APP下载

新时期统计文化建设的五个节点

2009-07-16孙书振

数据 2009年6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建设文化

孙书振 郭 永

统计文化建设是以统计文化底蕴作支撑,利用先进的价值理念、共同愿景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新型统计队伍、发挥统计文化的塑造和提升作用的实践活动。加强新时期统计文化建设对于进一步推进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促进统计人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新时期统计文化建设,应强调将文化建设与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塑造统计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笔者以为,要紧紧抓住五个节点,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

■ 紧紧抓住五个环节,提高新时期统计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作为一项建设,统计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要着眼发展,突出重点,注重实际,讲求实效。

——科学制定统计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

各级统计部门应制定统计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包括实现目标、推进步骤、开展途径等,并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规划是努力的方向,近期目标是推进的动力,发展规划要以近期目标为基础,以发展规划为指导,循序渐进,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分期达标,不断促进统计文化建设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升华。

制定统计文化建设发展规划,首先要建立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之上,使规划突出本系统特点,符合本系统实际,防止千篇一律,大而化之。要方便把握遵循,使规划成为拿起来就能照着去做的执行计划,行动规划。二要注重倾听大多数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吸收统计调查对象参与,使统计文化建设的目标有群众智慧,活动有群众基础,执行起来能激发“兴奋点”,强化“着力点”。

——构建统计文化价值体系

构建统计文化价值体系,对统计人而言,能塑造人格、提升修养、展示形象,形成统计人共同的愿景,增强统计文化的认同感,提高统计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统计部门而言,能统一思想,整合意见,规范行为,是发挥统计文化塑造和提升作用的基础。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全系统开展统计文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理念的大讨论,形成了“忠诚统计,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乐见其成”的统计文化价值理念,并逐渐形成价值体系,在促进统计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区亦应形成具有本地域特色的统计文化价值体系,将较为松散和自发状态的个体理念、局部活动转化为全系统文化建设的财富。统计文化价值体系应包括文化品牌、核心价值观、统计精神、职业道德、共同愿景和行为规范等。

——创建统计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实践表明,推进统计文化建设必须确定有效的载体,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又要创新统计文化建设的抓手。新时期统计文化建设载体应以创新学习型、和谐型、服务型机关为主要载体,以思想教育、学习培训、网络交流、主题实践、公益活动为抓手,搭建统计文化建设的平台,加大开展活动的频率和工作力度。比如,编制《统计文化手册》及记录相关活动的光盘、视频等,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和发展统计文化建设的成果。

——建立促进和保障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文化如水,润心无声。要使统计文化建设有目标、有步骤地健康发展,必须加大引导力度。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促进机制。具体要做到“三个开展”:一是开展对统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以爱岗敬业、实事求是、依法统计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宣传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二是开展对统计文化建设成果的宣传和引导。对统计核心价值理念、统计人行为规范、统计文化建设成果进行宣传,提高统计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开展对统计产品形象的宣传,展示统计部门为各级政府、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成果。展示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统计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扩大统计文化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发展统计文化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文化保障体系。要本着先易后难,把握重点,逐渐完善的原则,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统计文化建设必须寓无形于有形之中,渗透到各项统计工作规范标准和行为准则中,使统计人通过从事的每一项工作、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能感受到统计文化的感召力;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以评促进,推进统计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打造统计文化的品牌

统计文化品牌是一种文化象征,最能体现文化的渗透力。统计文化建设要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打造统计文化的品牌,展示统计人自信、敬业、乐观、进取的形象。通过培养典型人物,挖掘统计文化精品,整合文化资源,广泛向社会宣传,使社会各界加深对统计文化的认知。打造统计文化品牌要借鉴各地区、各部门成功的经验,提升统计形象的感召力、辐射力。

■ 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提升新时期统计文化建设水平

加强统计文化建设,是提高统计人文化修养和品质的“催化剂”,是凝聚人心、增强合力的“粘合剂”,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握好四个关系。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统计文化是随着统计活动而产生的,统计发展的精品积淀在统计文化中,推进统计文化建设需要继承优秀的统计精神,在统计工作服务于科学发展的转型中,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动力。要挖掘宝贵的文化资源,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着眼于统计事业的发展,总结提炼具有统计工作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新文化。这样统计文化才能与时代同步,与事业发展相得益彰。

——行业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

融合是文化的一种天然属性,文化能够穿越时空,深入人们的心灵,把不同地域、不同行业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处理好统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就是将统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统计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合交融,其力无穷。统计文化建设首先要体现统计的特征,同时要结合各地区的统计工作情况、人文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以及历史文化的影响,体现统计文化的区域性。

——引导和渗透的关系

引导是通过宣传教育,将统计文化内化于每一个个体思想的过程。渗透,是指文化的潜移性,是在无声无息中感染人的文化心理和思想意识的过程,直接影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因此,要正确处理引导和渗透的关系,实现统计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统一,推动全社会接纳统计文化的精髓,使统计文化在理性的传播中不断升华。

——统计文化建设与统计业务建设的关系

统计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统计中心工作这条主线,服务于统计科学发展,渗透到统计业务建设中。统计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要与统计事业的发展有效结合,使统计文化建设成果内化为精神,转化为动力,进化为生产力,促进统计人整体素质的提高,软实力的增强,为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寒露
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例谈——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为例
谁远谁近?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本 期 导 读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