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汽车制造业整体走势看好

2009-07-16李珊珊

数据 2009年6期
关键词:乘用车增加值比重

王 敏 李珊珊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北京汽车制造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顺势而为,实现了行业的平稳发展,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

● 编者按:

在各种利好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国内汽车市场在经历去年四季度的短暂下滑后,今年以来产销量迅速恢复增长,为我国经济的提稳回升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依靠汽车拉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本期特别报道《北京汽车制造业整体走势看好》、《徐和谊:北汽会成为汽车巨人》及封面故事《路风:相信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力量》三篇文章,将从汽车业的宏观、微观;整体、个别及自主品牌成长等多个角度阐释当前汽车业的发展态势。

2008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8%,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46.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因此,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加深的严峻形势下,振兴汽车制造业对于确保首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根据《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转折期谋取先机,通过兼并重组增强行业资本实力、加快新车型研发和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已成为北京汽车制造业目前最为紧迫的课题。

■ 危机影响下的北京汽车制造业

2008年以来,以6月和12月为转折点,北京汽车制造业依次经历了快速增长、深度回落和缓慢回升三个阶段(见下图)。

危机前夕——提前备产迎奥运

在奥运物流受限和国Ⅲ排放标准于7月1日实施的双重预期下,2008年上半年北京市汽车企业纷纷提前加量生产,汽车制造业出现快速增长。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8%,比一季度提高9.7个百分点。生产汽车46.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9.3%。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16.4万辆,增长60.1%;载货汽车25.2万辆,增长15%。

危机袭来——冲击下的深度回落

奥运盛会后,经济危机引发的购买力下降和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叠加影响逐渐在汽车终端市场显露端倪。进入2008年9月,北京汽车制造业未能迎来预期中的“金九银十”,全市销售新车3.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6.6个百分点。三季度实现增加值3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二季度为增长35.8%)。随后,汽车制造业更是一路急转直下,四季度实现增加值30.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5%,比三季度扩大6.1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指标也随之波动,2008年1—11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比1—5月回落11.1个百分点。

政策扶持——引导行业平稳过渡

2009年年初,由于燃油税启动、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免、以及政府投资拉动等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实施,汽车消费回暖。北京汽车行业同时受益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产能扩张完成,以及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北京现代的跃动、伊兰特分列全国2009年一季度轿车销量第三位和第七位,北汽福田的欧马可、欧曼(自卸车)等车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汽车制造业生产逐步向好。1—4月,全市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1月为下降27.2%)。生产汽车37万辆,增长21.7%,比一季度提高5.7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型乘用车14.5万辆,增长49.9%,占乘用车比重的87.5%,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由于国家重点支持小排量车型消费,1.6L以下(含1.6L)排量乘用车产量为13.2万辆,增长82.3%,占基本型乘用车比重的90.5%,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1.6L—2.5L排量乘用车1.3万辆,下降40.8%,占基本型乘用车比重的9.2%,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载货汽车19.5万辆,增长11.9%,占汽车比重的52.8%,下降4.6个百分点(见下表)。

■ 北京汽车制造业的隐忧

政策与市场,谁主沉浮

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表明,市场调节作为当代经济运行的圭臬,其主导作用毋庸置疑。目前,北京市汽车制造业产销逐渐向好的局面是在购置税减免、投资拉动等多重利好政策的强力助推下取得的。在宏观经济回暖、政策导向逐渐减弱以后,市场对汽车制造业的主宰作用将逐步显现,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因此,北京市汽车制造业应增强发展的危机意识,加快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以“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经营理念,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新车型的推广速度,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转折期谋取先机。

出口下行明显

2008年,北京市汽车制造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7%(上半年为增长35.7个百分点);占销售产值比重的4%,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与上半年基本持平。进入2009年,汽车制造业出口下行态势愈加明显。1—4月实现出口交货值8.1亿元,同比下降48.7%,仅占销售产值比重的2%。汽车制造业出口形势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容忽视。

结构调整一则喜来二则忧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北京市汽车厂商及时顺应市场需求,主动调整生产结构,呈现出了向低附加值车型倾斜的生产态势。其具体表现为:1.小排量乘用车产量上升。2009年汽车制造业月均生产小排量(排气量在1.6L以下)乘用车32915辆,比上年同期增加14863辆,占基本型乘用车的比重为90.5%,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2.载货汽车中轻卡比重上升,重卡中的高附加值车型牵引车比重下降。由于国家4万亿投资和汽车下乡等重大政策的拉动作用,工程自卸车和农用轻型卡车等低附加值车型的需求量迅速提升。1—4月生产载货汽车19.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1.9%,而增加值仅同比增长3.7%。因生产受车型调整影响,出现实物量提高、价值量下降的现象。3.企业呈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1—4月,北京市汽车制造业生产虽已回暖,实现增加值6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但企业效益却不容乐观,1—2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仅0.5%;利润总额下降7.3%。

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一喜两忧”逐渐凸显。一喜:人们的消费偏好逐渐趋于小排量、环保型乘用车,绿色节能的理念正深入人心;两忧:在政策导向逐渐让位于市场需求后,汽车制造业实现顺势而上并向高附加值车型调整存在难度;北京市汽车制造业存在的核心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或外埠采购,外方掌控产品开发、定价、采购的话语权等问题的解决尚需时日。

汽车先导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当R值(R值=车价/人均GDP)达到2—3时汽车普及率将迅速提高。2008年,北京人均GDP初步数为63029元/人,新车销售平均单价为172275元,R值约为2.7。从发展规律看,2009年在内生增长机制和刚性需求的作用下,我国汽车制造业特别是北京汽车制造业将区别于国际汽车市场,风景这边独好。由于北京市已步入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区间,汽车制造业整体向好的前景可以预期。但制约北京市汽车制造业发展的诸多瓶颈仍需关注。能否通过兼并重组增强行业资本实力,加快新车型推广和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提高包含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供应商体系、物流、营销网络在内的综合内功,是北京市汽车产业保持并争取市场份额的关键所

在。

链 接

经济型轿车:指价格在10万元左右,排量为1.6升以下的轿车。

乘用车:包括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乘用车(MPV)、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

载货汽车:是指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它可以牵引挂车。

猜你喜欢

乘用车增加值比重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一种简易实用的液体比重计对陶瓷砖喷釉工序的改善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