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坐忘论》的养生意义
2009-07-16李光富
李光富
在道教浩如烟海的养生理论力作中,我认为唐代高道司马承祯的《坐忘论》以其独到的见解,丰富的内涵,强有力的可操作性,成为我国道教养生术中的扛鼎之作。
道教养生术有许多方式,诸如心斋,保持内心清净;导引,即运行自己的元气以通经络;吐纳,即吐故纳新;辟谷,停用食物、只服食水果蔬菜;存想、守静等等。在这些名目繁多的养生术中,坐忘是首推的一种上乘功法,聚科学性、实用性、医疗性、防治性于一体,融导引、存思、守静、心斋于一体,所以为历代道教大师和道教徒所采用。所谓坐忘,就是静坐忘记世间的一切,忘掉事物及其来龙去脉,让耳朵、眼睛停止对事物的所有感知,甚至忘掉自身的存在,最后达到养生修炼者与大道的和谐统一。司马承祯说:“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非坐之义乎?”《坐忘论》意思是指,养生者必须要真正做到坐忘收心,主静去欲,不染尘埃,不着一物,超凡脱俗,止观禅定,泯灭一切认识活动,使心灵保持绝对的清静虚极,就能实现通过养生达到得道成仙、长生久视之目的:“神仙亦人也。在于修我虚气,勿论世俗所论者,遂我自然。”(司马承祯《天隐子·神仙》)
总的来说,我认为《坐忘论》对道教养生术的贡献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坚定信念是搞好养生的基础。
在世界上要做成功一件事情,首要的是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有了信心或信仰,就有了精神动力和前进的方向。养生也是一样。《坐忘论》把“信敬”作为修道养生的第一要务,作为根本大计提出来,为修道养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如有人闻坐忘之法,信是修道之要,敬仰尊重,决定无疑者,加之勤行,得道必矣”(矬忘论·信敬第一》)。只有坚信坐忘之法,并且加上个人的勤奋实践,就一定能够悟道得道,修炼成功。如果缺乏信心,或者信心不足,就一定会出现:“谓信道之心不足者,乃有不信之祸及之,何道之可望乎?”后来修炼养生者也有同感:“信与不信,性命生死即与此分,吉凶悔吝即于此别,可不畏乎?”(清·王建章、刘一民《修道五十关信道》)。只有坚定不移的信仰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坚持坐忘不动摇,做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就一定能够掌握坐忘的要领,把好养生修炼的火候,全身阴阳平衡,五行相生,强化生命的能力,提升生命的境界,延长生命的运动过程,最终实现得道成仙、长生久视的终极目标。
二、斩断尘缘,消除杂念是搞好养生的保证。
什么是斩断尘缘?《坐忘论》在断缘第二章中明确提出:“断缘者,谓断有为俗事之缘也。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恬简日就,尘累日簿。迹弥远俗,心弥近道,主神至圣,孰不由此乎?”司马承祯还列举了一些尘缘未了,修炼难成的事例。如迎来送往,逞能呈强,假意修道,情希升迁;灯红酒绿,攀附权贵等。这些尘俗杂念如不割舍忘掉,禁受不了外物的诱惑,就犯了道教养生术中的“神不守舍”的大忌。即使勉强坐忘,其结果不但达不到养生修炼的结果,甚至会走火入魔,伤害身心。所以,司马承祯倡导的坐忘养身之法,实际上就是要人们从精神上摆脱世俗间万事万物的束缚,凝精聚神,让修炼养生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须知,仕途宦海、富贵荣华、金银财帛、锦衣玉食、绫罗绸缎等身外之物,消磨体能,耗散精神,劳心费神,只会损折身心,夭折寿限,怎能够修炼养生?修炼养生之人,绝不可把有限的精力消耗在无穷无尽的缘业链条之中。即使无法断除之事,也不能陷得太远太深。即使从世俗百姓的眼光看来,堆金积玉,买不得生死;财多累多,利多害多,于身心何益,于健康何益?修炼者对万事万物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正如《坐忘论》中所说:“我但不唱,彼自不和,彼虽有唱,我不和之,用缘渐断,新缘莫结,醴交势合,自致日疏,无事安闲,方可修道。”
三、收心静性是搞好修炼养生的关键。
《坐忘论》对“收心”做了较大篇幅的论述,从正反两个方面讲解了收心静性对修炼养生的重要意义。《坐忘论》指出:“所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往无所有,不着一物,自虚物心乃合道。”意思是说,修炼养生从一开始就要安下心来静坐,把心收回到自己的意识之中,不要被客观物欲所累赘,只有真正进入了真正的虚无状态,那么你的心境才算做到符合道的要求,才会与道融为一体。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收心呢?他进一步地阐发了自己的观点:“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日虚心,心不逐外,名日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所有可视可听的事物或现象,都不要去理睬它,真正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如死灰槁木。这样,外界的是非善恶,进入不到自己的头脑意识之中,只有心安而虚,大道才会进入你的心中。司马承祯忠告说:“心法如眼也。纤毫如眼,眼则不安;小事关心,心必动乱。既有功病,难入定门。是故修道之要,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承祯对修炼养生之人提出收心的具体要求是,要做到无视无听,无思无想,无欲无念,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即心)真正处于一种物我两忘的虚灵状态,坚持做到“什么也不想”。这样才能达到精气神和谐合一,没有烦躁,没有苦恼,没有悲苦,从而达到阴阳协调,延年益寿的养生要求。
四、必须坚持“简事”的原则,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行不教之言,处无为之事”。
每一个人来到世上,必然会面对一些繁纷复杂的事物,修道养生者无一例外。问题是用什么心态,用什么原则对待、处理这些事物。这个原则就是“简事”。《坐忘论》说:“夫人之生也,必营于事物。事物万千,不独委于一人。”就是指的这种现象。每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处理不好,逞强好胜,多管杂事,陷于繁纷复杂的矛盾纠葛之中,势必会造成“事非当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毖于形神。身且不安,何情及道”?这里表述得非常清楚,如果是劳心伤神,五心不定,六神难安,也就根本谈不上修炼养生了。那么,应该怎样处理面对的各种事物呢?《坐忘论》告诉修炼养生者:“是以修道之人,要须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是故于生列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有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这两段话明确地指出,修炼养生之人须用简事的原则来处理各种事物。即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对那些并不重要并非急办的事情应该放弃或拒绝。即使关系到自己生活生存的非备不可的事物,只要满足基本需要就可以了,多余的部分都应该丢掉抛弃。修炼养生之要务在于清除妄念,清净无为,断绝一切
不必要的俗事,不染不着,万虑俱忘,便可真性怡然显露,修炼养生有成。
五、用冷静睿智的目光“真观”世界,这是《坐忘论》告诉养生修炼者如何保持身心清净的前提。
什么是“真观”?答曰:“夫观者,智士之先鉴,能人之善察,究倘采之祸福,祥动静之吉凶。得见机前,因之造适。深祈卫定,功务全生。自始至末,得无遗累乙理不违此,故谓之真观。”司马承祯在这里所说的“真观”,就是要以超凡脱俗的目光,明心见性,观察世界,俯瞰尘世,淡看人世,漠视物我,真正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什么横流物欲,什么花花世界,什么生离死别,在修道养生看来,不过是流雾浮云而已。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修炼养生要做到“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意思是说,修炼养生的结果是精神合一,排除杂念,心灵无任何瑕疵,“致虚极,守静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塞其兑,闭其户”,收敛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不受外界的侵袭干扰,使外界的困难灾殃无法逼迫,“酒色财气”不再干扰,内心烦恼就不会滋生,邪念就会断绝。从而邪气绝灭,正气回升,炼气化神,炼精化气,养德收心,静坐守窍,使身体精全气全神全,逐步实现坐忘着重的最高境界。
六、“泰定”是坐忘养生术的最根本要求。
“夫定者,尽俗之极地,致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故日泰定。”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心的稳定状态,这就是泰定。“泰定”的意义在于“宇泰定则发乎天光”。真正进入泰定状态,就能够焕发出内心潜具的光明,实现修神炼气和养气修命相结合。“泰定”是收心离境,无知无欲,无感无求,“形如枯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的虚无境界之保证,也是《坐忘论》对修炼养生者的根本要求。修炼到这种境界也就能“疾雷破山而不惊,白刃迫颈而不惧,视名利如过隙,知生死如溃痛”,“心虚而道集,可谓得道了”。
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泰定”呢?“定而不动,慧而不用,德而不恃”是其一,“古之修道者,以恬养智”。“有智不用,以安其恬,养而久之,自成道德”是其二。“视名利如过隙,视生死若溃痛”是其三。“用志不分,乃凝神也,心之虚妙,不可思也”是其四。概括起来说,要达到“泰定”境界,必须要身定心定不动摇,用恬静无为的心态来对待事物,掩盖智慧,不堕凡尘;看淡名利生死,修炼专一,不能分心分神等等;与天同心而无知,与道同身而无体,神不出身,与道同久。这就是《坐忘论》最后得出的修炼养生坚持坐忘的结论。
责任编辑乔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