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管理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009-07-16王英让常志鹏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5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用

王英让 张 玲 常志鹏 张 甜

【摘要】教育技术管理已经在学校教育方面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在课程体系中发展比较缓慢,还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整合,势必要运用教育技术管理手段进行教学的管理。

【关键词】教育技术管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5—0129—04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AECT94定义对我国的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的教育技术学科开始从过去比较注重教学媒体应用研究的电化教育阶段,迈进了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全面研究的现代教育技术阶段。信息化的突如其来,很多东西是新生事物,如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技术应用等等,对应于教育技术管理的层面也有新的理论,思维和方法与其相适应,如新的管理理念,知识管理,信息管理,教学过程的管理,各种教学新技术的管理和评估等等。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管理的渗透也越来越明显。笔者从自身的实践出发,结合教育技术管理相关理论,初步探讨一下教育技术管理在高校课程中的相关应用。

一 教育技术管理概述

1 教育技术管理的定义

根据AECT94定义,教育技术的管理范畴包含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子领域。项目管理是指计划、监督和控制教学设计和开发项目,资源管理是计划、监督和控制资源支持系统和服务,传送系统管理包括计划、监督和控制组织教学材料分发的方法,信息管理包括计划、监督和控制信息的存储、转换或处理[1]。

2 教育技术管理领域界定

教育技术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资源管理、学习过程管理、教育技术事项管理三个方面。

学习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硬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机房、校园网及各种设备。软件资源是指学习材料和支持学习活动的工具性软件,现今各高校越来越重视软件的建设,不少学校建立专门的资源库或数据中心,不仅提高了本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规模,还带动了周边地区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习过程管理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学校综合信息管理和远程教学过程管理及系统管理。这一管理还应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价管理。

教育技术事项管理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开发项目管理、教育技术研究管理、教育技术管理评价。

二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简介

1 课程背景

宁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曾对宁夏大学掌握信息技术最好的理科教育专业进行了调查。其中,70%的学生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不正确,87%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仍然停留在“只会简单应用工具软件”上;只有13%的学生“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并且,绝大多数的师范生不清楚怎样把计算机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

基于这样的情况,为了使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学科教师的摇篮培养出更多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未来教师,自2003年以来,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的教师坚持每学期为全校的师范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

2 课程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 紧密结合最新国家课程标准,倡导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师范生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能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懂得如何恰当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学会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2]。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围绕信息化教学设计,以“问题设计”为教学核心、以“自主、交互、探究、体验式学习”为教学方式进行的。辅以教学资源(教案、课例、作品集,光盘、网站、交流活动、教师网络联盟)和人力资源(授课教师,辅导教师)互动,资源共享[3]。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共64课时,32课时理论,32课时上机,学生需要完成单元计划、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和网站制作等电子作品。课程采用过程评价,没有专门的考试。依据课程学习的评价量规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最终成绩合格可获得4个学分。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如案例教学、合作型学习、研究型学习、反思型学习、资源型学习、面向作品和过程的评价等方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及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育技术管理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践中,教育技术管理应用在很多方面。笔者针对应用比较多的两个方面进行详述。这两个方面包括学习资源的管理和学习过程的管理。

1 教育技术管理在课程资源方面的应用

(1) 硬件投资管理

针对该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配备一间多媒体教室、四间微格教学实验室、一间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室(网络机房)和一台教学专用的服务器。多媒体教室配备了全套的投影设备,四间微格教室为教学计划的实施环节提供了支持,网络机房配备45台计算机(配置情况:Intel(R) Pentium(R) 4 CPU 3.00GHz 2.99GHz,512MB的内存),围绕整个教学与学习而营造的硬件教学环境,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前提。

围绕《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投入的以上硬件设施,由宁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宁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明确要求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对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纪录;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教学专用服务器的使用情况和维修情况进行详细纪录。这样统一化的硬件管理,保证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正常实施。

(2) 网络学习平台管理

为了更好的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了让学习者得到更加有效的全面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2006年笔者设计、制作了课程的教师成长网站,取名为“宁夏大学教师成长网”(网址:http://222.23.219.50),并设立专用的服务器保证网络学习的顺利进行。

宁夏大学教师成长网的主要栏目包括Moodle课程中心、理论研究、资源中心、互动中心、教育博客、教师手记、在线视听等。Moodle课程中心是关于宁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的选修课程的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设置多个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在职教师培训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类别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学》、《教育传播学》、《学与教的心理学》、《Flash课件制作》等教师教学必用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支持的相关课程。

宁夏大学教师成长网由宁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站管理人员(一级管理员)、课程教师(二级管理员)、学生或助教(三级管理员)等三级管理人员共同管理和维护(这种形式,笔者称为三级梯队式)。三级梯队式的管理形式采用了教育技术管理的思想,体现了网站灵活性、资源共享等特点,调动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了资源的有效性。一级管理员负责整个网站的设计、开发;负责网站资源的统一分类、监督;负责把课程教师设置成网站的二级管理员。二级管理员主要负责自己的课程建设,除此之外,还负责网站的某一个具体栏目的建设。在课程建设方面,二级管理员负责整个课程的版面设计、资源开发、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活动设计、考核标准和方法制定等;在栏目建设方面,二级管理员负责在各自管理栏目建设方面所需资源的搜集、整理、添加、删除等。三级管理员是二级管理员便于课程管理而委派的,其主要职责是整理课程资源、负责学生分组、发布课程讨论主题。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资源管理上也是采用三级梯队式,课程内容以教学周形式进行,即管理主题以教学周进行设置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进行16周的教学,每一周进行的内容不同,需要完成的作业和任务也不同。比如第三周进行教师演示文稿的设计和制作,第九周进行网站的设计和制作。管理者需要根据每周主题的不同,设置与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及相关的教学资源。

随着教育技术管理理念的不断渗透,教学网站的日益成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得以顺利实施。基于互联网络,分布于不同校区的教师可以就教师团队的职责同步或异步展开工作;不同校区、不同班级的学生可以方便地与老师、学生交流,共同改进教学、学习中的不足;可以共享与评价其他同学的优秀教学设计或学习成果。以网络为纽带,各种学习资源可以非线性地整合,可以交互式地利用,可以动态地更新。已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作品为教学网站提供了新的资源,为后续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再设计的素材。另外,该网站与在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网站连接,在职教师的优秀作品,也是未来教师学习、模仿、创新的原始素材。

(3) 教师团队管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连续三年名列美国畅销金榜)中提出了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4]。这五项修炼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个教师团队的必读之作、必修之课。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对课程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教学设计经验,有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高度的责任心。一名教师不可能同时且“等量”地具备上述各项能力,所谓“人自为战”方式已然无法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必须以有组织的方式实施教学运作。在实践中,笔者把课程的建设作为一个项目,项目的管理与发展依赖于教师团队。

张玲教授作为项目的管理者,直接参与项目培训,全面了解项目运作过程,同时也是研究者。作为管理者可以高效地处理培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的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条件,合理地安排教学人员,可以指导督察,总结经验,促进教改;作为项目的培训者和研究者能对培训系统进行有效地设计,及时掌握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可以使培训效果显著,培训效率提高。

教师团队在资源管理上实行模块负责制。按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把教学内容划分若干模块,比如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模块、学习支架模块、演示文稿技术模块、网站制作技术模块等。每个模块设有一名专门负责的教师。模块的专门负责教师在这一模块是最擅长,他负责教授和指导其他教师和学生学习该模块的相关理论或技术。如:网站技术模块有专门负责的教师,他负责培训其他教师学习网站技术和教授学生运用网站技术完成相关作品;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模块也有相应的责任人,他负责培训其他教师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教授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单元设计。但是,专门负责技术模块的教师和专门负责理论模块的教师并不是各自孤立,而是相辅相成,精诚合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不断发展,每一位教师在技术和理论两方面都在不断进步。

在整个学期的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团队制定和完善了规范的工作流程。每周三早晨8:00~12:00作为固定的研讨和教学观摩时间,由张玲教授主持。该项工作进行纪录备案,写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档案中。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陈述一周的课程进行情况;阐述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反馈学生博客中呈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共享教学经验;研讨教学主题。为了使团队成员可以更为方便的随时交流,并建立了专用QQ群和博客群。

2 教育技术管理在课程学习过程方面的应用

(1) 教学过程的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宁夏大学教务处密切相连,学生的相关信息由教务处直接提供,注册网站的信息使用实名信息,这样便于教师对学生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面授使用的多媒体资源都放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学生可以登陆宁夏大学教师成长网,选择所需资源进行学习;主题的学习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从网上搜索资料、整理、加工信息,进行小组成果演示、互评、演讲和辩论等活动;整个单元的设计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学生的学习活动性质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学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此任务来举一反三;学生搜集和创建的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进行共享,作品通过网络平台传送给学科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通过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网络—学生这三种形式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仅保证学习能有效地接受信息,并且能够及时地处理信息、反馈信息,使得教学能够不断得到优化。

例如,课程中的框架问题正体现了这一特点。教师把一个大的系统的问题即基本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老师把一个个问题分配给学生去解决,这种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框架问题的设计前,教师设置一个与框架问题有关的任务:利用课余时间,熟读《灰姑娘》教学案例,以小组为单位,把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分成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三类问题,并加以说明。在整个框架问题单元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需要学生从宁夏大学教师成长网上下载;学生可以面对面或者异步讨论如何对框架问题进行分类;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共享交流。

(2) 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价管理

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价形式比较单一,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反馈和评价形式相对多了一些。其反馈形式主要有面对面的课堂反馈、基于博客的反馈、基于QQ的反馈、基于讨论区的反馈等。例如在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这一主题时,教师设计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不断反馈讨论信息;在互联网上,学生围绕这一问题,通过QQ群、讨论区等工具则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把讨论的结果以博客的形式发布出去。这些反馈形式,结合教育技术管理的理念,围绕学习主题,旨在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评价形式主要有基于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基于网上学习过程的评价、基于评价工具的评价、基于学习态度的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的出现与新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改变单一枯燥的评价形式势在必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团队参考多种评价标准,制定并实施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该标准包括以下内容:考勤,课堂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作品完成情况,网络学习情况。每项内容在整个考核体系中占到一定的比重,又从与其相关的几个方面细化,同时制定评价的不同等级,力求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比如,2005级学生张*,整个学期没有请假、旷课、迟到现象,课堂表现活跃,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作品完成尚可,但在网络学习方面表现较差,所以按照《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各内容的评定为:考勤评定为优、课堂活动评定为优、小组合作学习评定为优、作品评定为及格、网络学习评定为差,但其综合评定为良。

通过对多样化的反馈和评定的管理,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四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在课程的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应对一些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尚显薄弱。笔者认为,建立一个课程体系,必要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已经在学校教育方面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在课程体系中发展比较缓慢,还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信息化条件下的课程整合,势必要运用教育技术管理手段进行教学的管理。由此可见,在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进程中,教育技术管理的应用会越来月明显。

参考文献

[1] 唐定伦.浅谈现代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EB/OL].

[2] 张玲等.让未来的教师成为教育上的"魔术师"[J].电化教育研究,2003,(9):1-2.

[3] 张玲,和汇.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与资源促进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5,(6):1-2.

[4]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3-4.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用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