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释“垝垣”

2009-07-15康振栋

现代语文 2009年5期
关键词:思想内容高墙诗经

摘 要:《诗经·卫风·氓》中的“垝垣”,有的古人释为“毁坏或倒坍的墙”,今人也有沿袭此说者。其实,古代“垝”“危”可通,均有高义;“垝”还指高处,也指垣墙或像墙的东西。从语言文字和全诗的思想内容来看,《氓》篇中的“垝垣”当指高墙。

关键词:《诗经·卫风·氓》 文字训诂 思想内容 “垝垣” “高墙”

《诗经·卫风·氓》(以下简称《氓》)是《诗经》中的名篇,也是先秦文学的奇葩。诗中“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一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释“垝”为“毁坏,倒塌”[1];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写的高中《语文》第一册将“垝垣”释为“倒坍的墙壁”[2];《诗经》毛传曰:“垝,毁也。”[3]笔者讲授此诗时,有些学生对教材的注释感到不解:为什么那位女子偏要登上一堵毁坏、倒坍的墙,去远望她的心上人呢?反复推敲,遂感教材的释义甚可怀疑。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撰成拙文,敬候读者方家赐教。

一、从语言文字角度看“垝垣”的意义

理解“垝垣”的意义,关键在于“垝”字。古汉语中“垝”“危”可通,其例甚多。“垝”从“危”得声,“危”字上古为疑母歌韵字[ŋǐwa];“垝”字上古为见母歌韵字[kǐwa]。[4]“危”为《广韵》疑母支韵字;“垝”为《广韵》见母纸韵字。古代二字声、韵极相近,故可以相通。如《公羊传·哀公六年》:“皆色然而骇。”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色,本又作垝,又或作危。”《庄子·缮性》:“危然处其所。”《经典释文》:“危,崔本作垝。”《韩非子·十过》:“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陈奇猷集释:“垝 、危字通。《论衡·感虚篇》仍作‘廊门之危。”

“危”有高义。汉许慎《说文解字·危部》:“危,在高而惧也。”《庄子·盗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危冠”是古代的一种高帽子。《经典释文》解释说:“危,高也。子路好勇,冠似雄鸡形。”“危”的高义,辞书大多已收,故不详述。

“垝”字,《说文·土部》:“垝,毁垣也。从土危声。《诗》曰:‘乘彼垝垣。”《说文》认为“垝”是形声字。其实,“垝”是形声兼会意字,“危”声中有义。“危”有高义,“垝”也有高义,“垝”还可指高处或顶端,如《韩非子·十过》:“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廊门之垝”就是廊门的顶端。王先慎集解引卢文弨曰:“‘垝与《礼记·丧大记》‘中屋履危之‘危同。”《礼记·丧大记》:“皆升自东荣,中屋履危。”孔颖达疏:“履危者,践履屋栋上高危之处而复也。”《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鹊起登吴山,凤翔陵楚甸。”唐李善注:“《庄子》曰:‘鹊上城之垝,巢于高榆之颠。司马彪注:‘垝,最高危限之处也。”《史记·魏世家》:“痤因上屋骑危,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市,不如以生痤市。”“危”通“垝”,指屋脊。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峻垝”即高峻。“垝”还指高墙,如《史记·律书》:“危,垝也。言阳气之垝,故曰危。”该句说:“危”就是“垝”,这是说危宿就像高墙,阳气也会被它围堵,故名“危宿”。宋杨简《慈湖诗传》解释《氓》诗说:“‘我登垝垣,以望复关,复关,子所居也,垝垣,垣之髙危者。初望不见,泣涕涟涟,后见复关,载笑载言,明已心在于子,情深如此。”[5]明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解释“垝垣”,也引《庄子》“鹊上城之垝”为例,认为“垝垣”就是高墙。

“垝垣”作高墙讲,后世也不乏其例。如唐薛渔思《河东记·李知微》:“知微侧立屏气,伺其所为。东复有垝垣数雉,旁通一穴。”“雉”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可知例中“垝垣”应是高墙。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蛛之结网也,布丝引经,捷急上下,其始为甚难。……门槛及花梢竹间,则不终日,必为人与风所败。唯闲屋垝垣,人迹罕至,乃可久久而享其安。”这里的“垝垣”显然是高墙。若是毁坏的墙,岂“可久久而享其安”?宋郭彖《睽车志》卷五:“褰衣揭水,攀垝垣以入。”句中“垝垣”也是高墙,故须“攀”之。《明史》卷三○三:“郭氏,长治宋体道妻。崇祯十五年,任国琦作乱,同居诸妇皆罗跪,呼郭不出,独匿垝垣。”“独匿垝垣”谓独自躲藏在高大的墙里(保全性命),绝不是藏在毁坏、倒坍的墙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皮》:“无何,至斋门,门内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踰垝垣,则室门已闭。”例中王生家的“垝垣”也是高墙。

二、从《氓》的思想内容看“垝垣”的意义

前人论训诂,讲究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联系全诗的思想内容,或许有助于深入认识“垝垣”的意义。主人公“乘垝”望远,这是极富表现力的动作。配一“垝”字,更显得神韵十足。“乘”谓攀登,说明“垝垣”之高;“望”是向远处看——登高才能望远。“垝”有高义,在高必险。女主人公不惧危险,登上高墙,望着远处情侣所在的地方,却望穿秋水,不见君来;“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这使人油然想起《诗经·王风·采葛》里“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情景,说明女主人公婚前与氓是真心相爱的。“乘”“垝”“望”等字,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主人公性格的天真烂漫和热情,其深情爱意浸润于字里行间。宋杨简《慈湖诗传》说:“言‘我登垝垣,以望复关,……垝垣,垣之髙危者。初望不见,泣涕涟涟,……明已心在于子,情深如此。”此论非常中肯。

氓和主人公婚前感情甚笃。两人青春年少时,“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且“信誓旦旦”表达爱意。毛传:“总角,结发也;晏晏,和柔也”。郑笺云:“我为童女未笄结发宴然之时,女与我言笑晏晏然而和柔;我其以信,相誓旦旦尔。言其恳惻款诚。”若不真心相爱,氓断不会以“贸丝”为名,来与“我”商量成家的事;主人公也不会“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并答应氓“秋以为期。……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两人结婚时正是秋天——“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毛传:“汤汤,水盛貌。帏裳,妇人之车也。”郑笺云:“桑之落矣,谓其时季秋也。复关以此时车来迎己。……我乃渡深水,至渐车童容,犹冒此难而往,又明已专心于女(按,“女”通“汝”)。”

正因为两人婚前真情相爱,所以婚后感情较为融洽:“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然而斗转星移,岁月流失,婚姻也出现了变故:“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笺云:“遂犹久也。……谓三岁之后,见遇浸薄,乃至于酷暴。”此处的“三岁”言其年久,未必是确数。最后二人分手了,婚变的原因是氓忘了旧情:“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这对女主人公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迫使她清醒地认识到男女在情爱上的不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并发自内心地告诫普天下的女子“无与士耽”。这是一位被深深伤害的多情女子寄予女性的一份特殊关怀,折射出理性的光辉和人格的高大。就此而言,写登高望远的细节,写出了真爱。有爱才会有恨,“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说文》:“怨,恚也。恚,恨也。”)爱愈深,情愈痴,受到的打击就越重,则恨之愈切。写其真爱,为写主人公婚变后的猛醒、性格的发展和成熟埋下了伏笔,也为抒情和主题的深化作了有力的铺垫。

话再说回来,“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寥寥数语,极富神韵。“乘”“垝”“望”“泣”“笑”“言”等字,则字字传神。清贺裳论《诗经》对唐诗的影响时说:“至元稹、杜牧、李商隐、韩偓,而上宫之迎、垝垣之望,不惟极意形容,兼亦直认无讳,真桑濮耳孙也。”[6]“垝垣之望”与“上宫之迎”可以相提并论。“上宫之迎”语出《诗经·国风·鄘风》的“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也是写恋人真情相爱时的情景,正与主人公“乘垝”远望的动作相若。若把“乘彼垝垣”释为登上毁坏(或倒坍)的墙去望复关,那么,“乘”“垝”“望”等字的神韵都要大打折扣了。

三、关于古训和辞书释义的辨正

毛传对《氓》中“垝”的解释是“垝,毁也。”《说文解字·土部》则曰:“垝,毁垣也,《诗》曰:‘乘彼垝垣。”《汉语大词典》将“垝1”的义项归纳为五:①毁坏;坍塌。参见“垝垣”。②坏损的墙(引例见下文)。③泛指墙(引例略)。④通“危”。最高之处(引例略)。⑤指高峻(例子略)。可以看出,毛传的释义跟《大词典》“垝”的义项①基本相同,《说文》的释义跟《汉语大词典》“垝”的义项②完全相同。

《汉语大词典》“垝”的义项1,即“毁坏;坍塌。参见‘垝垣”。该书将“垝垣”释为“坏墙”,且举出四例。首例即《氓》诗“垝垣”毛传的释义。《汉语大词典》“垝垣”其他例证都是唐以后的例子。实际上,除毛传释“垝”为毁外,《说文》则释“垝”为毁垣,举的例子也是《氓》诗的“垝垣”。《尔雅·释诂》曰:“亏、坏、圮、垝,毁也。”但没有举例。郭璞注曰:“《诗》曰:‘乘彼垝垣。”不难看出,毛传、《说文》和郭注对《氓》诗“垝”字的解释大同小异。但是,我们对近三千部国学文献的穷尽性调查显示:除了《氓》诗以外,从上古到隋唐数千年的文献中,没有发现“诡”字毁(或毁垣)义的其他例证。而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危”“垝”通假、“垝”有“高义”、作“高处”或“垣墙”讲,却用例甚多[7]。词义是从众多用例中抽象出来的。如果违背了社会性,误释词义就很难避免。

《汉语大词典》释“垝垣”为“坏墙”,举例除《氓》诗外,次例的“垝垣”的确是“坏墙”,但该例很特殊(分析见下文)。第三、四两例,“垝垣”均谓“高墙”(例见上文)。

《汉语大词典》“垝”的义项②,即“坏损的墙”,共引两例。首例是《管子·霸形》:“此其后,楚人攻宋、郑,烧焫熯焚郑地,使城坏者不得复筑也,屋之烧者不得复葺也。……要宋田,夹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东山之西,水深灭垝,四百里而后可田也。”文中的“垝”不是坏损的墙,而是在河两岸(低洼处)筑起的挡水的高堤,似墙而厚,故曰“垝”。黎翔凤《管子校注》曰:“房注训‘垝为败墙,引诗‘乘彼垝垣为证,非是。《尔雅·释宫》:‘垝谓之坫。累土所筑之堤,黄梅称‘垝。”[8]黎说是。《汉语大词典》次例即《鹖冠子·王鈇》:“邱第之业,域不出著,居不连垝。”陆佃曰:“毁墙曰垝。”俞樾则说:“以毁墙释‘垝字,则何取乎?既毁之墙,而言之乎?陆说皆非也。”俞说是。古代平民家的垣墙多以泥土筑成,故“垝”从土。吴世拱曰:“垝,土垒垣以外隔也。”[9]吴说是。“居不连垝”谓自家居第之垣墙不与别家连接,即各自分居。“垝”即垣墙,释为“坏墙”显然不妥。

在上古和中古汉语里,“垝”无“毁坏”义,它也不指毁坏或坍塌的墙。唐代以后,“垝垣”已经变成文言词,口语里已极少使用了,但文人作品中却仍有一些用例。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唐代以后的文献中发现了“垝垣”作“坏墙”讲的例子,但数量很少,可以穷尽列举。如南唐徐铉《宣州泾县文宣王新庙记》:“既莅事,乃被儒服,谒先师,辟荆榛,历垝垣,以造於茅茨之间,仰瞻俯观,喟然而叹。”徐铉《袁州宜春县重造紫微观碑文》:“保大中,自所居华林山馆南游此乡,望佳气之郁葱,蹑垝垣之靡迤。慨然叹息,誓志终完。”徐铉《池州重建紫极宫碑铭》:“戊午岁,太守陈公始临此郡,历垝垣而叹息,步遗址而顾瞻。”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崇远犹忆往岁赴恩门)请承乏丹阳,因得追寻往迹,而祜之故居垝垣废址,依然东郭长河之隅。”末例就是《汉语大词典》将“垝垣”释为“坏墙”的次例。细揣文义,上述数例,“垝垣”均谓毁坏或坍塌的墙。但这是近代汉语的例子,其语境均与《氓》诗不同,时代也相去甚远,不能证明《氓》诗的“垝垣”也是坏墙或倒塌的墙。

汉语史自上古至中古的漫长时期,“垝垣”没有“坏墙”(或坍塌的墙)的意思,但《诗经》时代以后,时隔十几个世纪,却有少数人使用了该义。究其原因,恐怕跟毛传、《说文》有关。古代有影响的传注或字书,其中的误释有时会被后人继承下来。例如徐铉是文字学家,他校订过《说文》,受《说文》的影响是完全可能的。上段所引四例,有三例出自徐铉之手,另外一例出自跟他同时的文士之手,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

古训或古代字书的错误导致后人误用词语或词义,这在汉语史上并不罕见。这种误用的词义,辞书是否应该收入,很值得讨论。如果这类用法用例多、且持续时间长,说明它已具备了稳定性,已被社会接受,大型辞书可以收入;但是,如果这种意义仅在狭小地区为极少数人使用,且持续时间短,说明它还不是稳定的意义,辞书可以不收,这应该是大型辞书整理、收入义项的原则之一。

综上所述,上古汉语的“垝”可以单用,也可以构成双音词“垝垣”。单用“垝”字,可作形容词,意思是“高”;也可作名词,指垣墙、或像墙的东西(如河堤等),还指高处或顶端(如屋脊、城墙之上等)。唐代以后,“垝垣”已经演变成了文言词,口语里极少使用了,但文人作品里仍有用例,反映了《诗经》对后世文学语言的巨大影响。

注 释: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第481页,中华书局1999年版。

[2]语文教材编写组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91页,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三卷第23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垝”“危”二字上古所属的声母、韵部及其拟音,依郭锡良著《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1986年版。

[5]参见宋杨简《慈湖诗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

[6]参见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之《载酒园诗话》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7]参阅中国基本典籍电子文库《国学宝典》,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8年版。

[8]参见黎翔凤《管子校注》第459-460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9]参见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第216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语文教材编写组.高中《语文》第一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学勤.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康振栋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基础部 511442)

猜你喜欢

思想内容高墙诗经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挖墙角
春风册
浅论李安电影中民族文化的表现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巧用《诗经》解难题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
《诗经》掇药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