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对偶?对举?
2009-07-15陈洁
陈 洁
《沁园春·长沙》是否采用了对比手法,人们对此争议很大。有教师认为采用了对比手法,并找出《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对本文的解读为证。《教师教学用书》在“鉴赏要点”中认为本文采用了对比手法:“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1]
笔者认为此处“颜色对比”“动作对比”的解读并不妥当。对比分为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对比两类。两体对比是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一体两面对比是把同一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把事物说得更透彻、更全面。[2]
这表明,对比手法实际上有两个内核,一是参与对比的事物或对比面必须是“对立”的,尤其在意义上是相反或相对的。二是对比中内含着人物鲜明的情感指向,在情感指向的标识下,比较只是一种手段,而真正的意图是要借助于参照点本身(对比物之一)的属性去凸显目标点(另一对比物)的属性。或为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两体对比);或为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一体两面对比)。
《沁园春·长沙》中“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两句虽描写了两组不同的事物,但“山”与“江”,“鹰”与“鱼”并非对立的“两体”,它们只是相异而已。另外,就寄托人物情感而言,诗人是想通过“山、林、江、舸、鹰、鱼”这组意象群共同营造一种充满自由、活力的宏大意境,并为下文抒豪情蓄势。在此,各事物属性中内含的人物情感指向都是一致的,即同抒豪情。其间,毛泽东并没有厚此薄彼之意。
“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两句,情感指向也是一致的,都是在赞誉同学们的才情美,只不过前者侧重于纵论国家大事,后者侧重于文章的激浊扬清,二者密切相连,互为补充,并无褒贬之分。
所以,我们认为以上几句并没有采用对比修辞,而是采用了对偶修辞。
对偶与对比不同在于“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内容上‘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形式上‘对称。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对称、字数相等”[3]。而从形式上看,①“(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②“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各句内部不仅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音节也整齐匀称。从意义上看,正如前文所述,①②两句是通过意象群来共同营造一种充满自由、活力的宏大意境,为抒豪情蓄势。③句是从纵论、撰文两方面来赞扬同学们才情美,这又刚好吻合了对偶中正对的特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以并列关系的复句为表现形式。”[4]因此,这三个语句采用的不仅是对偶,而且还属于对偶中的正对。
以上是就修辞学角度而言。
从语义角度来看,①②句从远望、近看、仰视、俯看等不同角度来选取意象,从而实现对下文“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列举。句③则是分别说明同学们“语言上”怎么样,“行动上”怎么样。这正体现了非强制对举的语义特点:“或者用来表示列举,或者用来表示分说。表示列举的,常常伴有囊括的语义隐含其中;表分说的,一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个事物。”另外,①②句中处于对举格式两部分的“山”“江”“鹰”“鱼”,语义互相补充,互相拼合,从而大大地增加了表层语义的信息量。诗文由远近相间,动静结合来叙写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竞相自由,生机勃勃的景象。句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并非仅限于表现同学们“口头纵论”“笔端为文”的才情美,句中实则还隐含着同学们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这种现象也正是对举中的“语义增殖”,亦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结构单位相互作用,扩大结构本身的表层语义信息量,增加语言信息量。”它“不是对举两部分表层语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语义的高度综合”。
从语用角度来看,①②句通过“红——碧”“击——翔”在色彩、力量上的相异来互相强调,互相凸显。句③则通过“指点——激扬,江山——文字”角度上的不同来互为强调,从而突显同学才华横溢,激情奔放。这也正吻合了“对举的语用功能则是通过对举中相异的词语来指示重点或焦点”这一特点。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用书》中所提及的“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三句,从修辞学角度看并非对比而为对偶,且为对偶中的正对;从语法学角度看则为对举。
注释: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教师教学用书(高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3][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陈洁 深圳市民治中学51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