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探究:热闹后的冷思考
2009-07-15程知文
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改形势下,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群言堂刷新了以教师意志为主宰的一言堂,课堂探究取代了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堂学习状况,可喜可贺;但课堂探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误区,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现归纳如下,以醒同仁。
一、学生独立钻研缺失
片面地理解探究学习,把探究看成讨论,用一味的讨论来组织教学活动。一些教师以为讨论是学生“探究学习”的最佳形式或唯一形式,于是,探究的问题出来(无论是由教师提出,还是由学生提出)以后,立即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说说讲讲,课堂热热闹闹。不容否认,讨论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能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可是,讨论的前提是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不经独立钻研而得的“见解”难免肤浅或片面,导致讨论在浅层面上滑行,难以取得应有的实效。并且,新课程的使命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课堂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阵地,从生命发展的高度来看,学生独立钻研过程缺失的课堂如果泛滥,必然导致独立思考能力的弱化甚至缺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学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可见,学生个人钻研、独立思考这一基础不容忽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强调探寻追究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拓展思维空间”。课堂探究,要求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创设探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探寻追究进而解决问题。整个探究的过程,可以是学生个人独立钻研,也可以是在此基础上的讨论和其他合作学习活动,总之,应该有学生独立钻研的过程和空间。
二、教师点拨质量不高
只追求学生活动的充分,忽视了教师点拨的质量。有些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探究,左一个“很好”,右一个“棒极了,掌声鼓励一下”,偶尔的点拨,充其量也只是概括一下学生发言的要点。比如,在“巧记字形,消灭错别字”的专题探究中,教师要求学生补充以下两组词语,并探究这些词语有何特点。
1.名门()族 奴颜()膝闲情逸()
2.惹()生非 化()为简弄巧成()
学生兴奋地补出了相关的字(望婢致是繁拙)以后,一片安静,一时琢磨不出这些词语到底有何特点。几秒钟后,有的学生脸上露出了有所领悟的表情,举起手来。渐渐地举手发言的学生多了。
生A:第2组,相对应位置上的字意思相反,“是”与“非”相反,“繁”与“简”相反,“巧”与“拙”相反。
生B:第1组,相对应位置上的字意思相同,只是把一个同义词语断开放在相应的位置上组成一个新的成语。如,“名望”“奴婢”“情致”本是一个同义复词,只是在新的成语中断开了。
生C:这两组词语中,都有一些字,处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但意思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相关,如,“门”和“族”,“颜”和“膝”,“闲”和“逸”;还有“生”“惹”,“化”“为”,“弄”“成”。
师:正如大家所说,这些词语中,相对应位置上的字意思相同、相反或相关。我们可以根据这种结构上的对称关系巧记字形,消灭错别字。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把3个学生的观点加以综合,概括成“结构上的对称关系”这一简洁、易记的规律,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概括式点拨。教师精心整合教学资源(分类呈现生活中容易写错的词语),巧妙设计学生活动(先补出容易写错的字,后探究特点),并及时归纳了学生在探究中得到的认识,发挥了对学习活动的组织作用,但忽视了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作用,因而,制约了课堂探究的升格。
如果教师在概括之后,能高屋建瓴地指点:“这是汉族人追求对称美的心理在构词造句上打下的烙印。”并顺势拨窍:“汉语的词句中有许多是相对应的。比方,含有‘明和‘暗的词句,能举出一些吗?”——不仅帮助学生从民族审美心理这一源头上掌握了词语“结构上对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审美能力,贯通了新知和旧知。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必能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联想到“柳暗花明”“明争暗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珠暗投”“明里来,暗里去”“明来暗往”“明察暗访”这些生活中常用的词语,乃至《红楼梦》中的“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领悟到这些词语都承载着中华文化,体现了追求对称美的民族心理。如此一来,把学生的课堂探究从字形书写提升到汉字文化的高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蕴含其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可见,教师点拨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探究升格的高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教师定位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探究中,教师绝不可:工于组织,疏于引导;只追求学生活动的充分,忽视自身点拨的质量。
三、探究阅读游离语文学习价值
课文本身往往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又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还具有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等多种信息,可以说,存在着许多教育价值。不少探究阅读游离了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而奔向了课文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学习余秋雨的《道士塔》。教师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探究“哪些人是敦煌文化的罪人?”学生提炼课文各部分内容要点后,很快发现王道士、清政府、外国侵略者三者都是罪人。这样完成对课文探究之后,再让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中国其他文化遗产流失现象并探究原因。
试问:为什么要学《道士塔》?是因为其社会历史认识价值吗?如果我们的确要探究文化遗产流失的原因,到历史课上去学也许更好,为什么非要通过语文课来学呢?许多人喜欢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更主要的不是其富有历史感,而是因为他用“诗化的语言”使历史与文化相结合,能够给人以新鲜感。因此,“诗化的语言”才是《道士塔》主要的语文学习价值,探究阅读应该品读、涵泳其诗化的语言蕴含的丰富内涵。例如,“塔”之于中国建筑,主要和佛教有关。敦煌是佛教艺术和文化的胜地,自然与佛塔相连。然而,在佛塔中却埋葬了一个道士,合理吗?作者以“道士塔”作为文章题目,有何隐喻?又如,“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真的“宁肯”吗?为什么要“狠狠心”?处处诱人反复咀嚼。国宝在腐败官员手中只能被糟践,被列强掳掠走后尚可“存放”于博物馆还不至于被毁灭,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落入列强之手更幸运;从保护民族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何等的悲哀。这其间的苦痛难以言状。课文几乎每一个语句都以情感“着色”,值得反复咀嚼。总之,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探究阅读应紧扣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表达能力,这才是“语文课”的探究阅读。
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春意盎然。在这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中,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应以“难免失误”而无视进入的误区。新课改是在前七次课改基础上的继续革新,它并没有否定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因而,学生深思慎取的独立钻研,教师画龙点睛的点拨,紧扣语文学习价值的探究阅读,当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程知文 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学 4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