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纽约品尝大苹果

2009-07-15

环球时报 2009-07-15
关键词:苹果园爵士乐赛马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 强

美国国庆节7月4日那天晚上,纽约曼哈顿照例燃放烟花,在繁星万点的烟花中,那个有“Big Apple”(大苹果)字样的粉红色苹果状烟花群,让人浮想联翩。纽约也叫“大苹果”,“大苹果”是纽约的Logo,“大苹果”在纽约无处不在:大苹果马戏团、大苹果学校、大苹果学院、大苹果旅游直升机、大苹果饭店……时代广场每年的迎新年的倒数仪式,也被人们称为“掉大苹果”,或者“苹果倒数”。 纽约人在提到大苹果的时候都会抬高声调,语气中充满自豪。

小苹果立大功

纽约为什么叫“大苹果”,而不是叫什么大香蕉,大木瓜呢?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纽约盛产苹果,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纽约州的确盛产苹果,但曾经不及加州驰名和外销多。有一年加州苹果歉收,外销告急,纽约苹果解了燃眉之急。纽约人引以为豪,故称纽约“大苹果”。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经济大衰退时,许多银行家失业潦倒,从市郊载着苹果到纽约市内街上叫卖。因苹果在危急时刻扮演的重要角色,市府力推该词代表纽约。

苹果今天依然在纽约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纽约州苹果产量仅次于华盛顿州,位列美国第二。在远离摩天大楼和摩肩接踵人潮的纽约市郊,苹果园是一道迷人的风景。每到秋收时节,郊外的苹果园便成了纽约客最为钟爱的户外活动场所之一。纽约上州农庄的苹果园非常著名,长岛也是不错的地方,记者就曾和家人一道去采摘过苹果。

“大苹果”象征着美国梦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苹果”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爵士乐流行时的爵士乐手的一句歌词有关:“成功树上苹果何其多,如果你挑中纽约市,你就挑到了最大的苹果”。另外,据说当时一群爵士乐师们到各地巡回演出,他们把所有要去的城镇,都描述成树上的苹果。出去演出赚钱,就像去摘苹果,纽约演出赚钱最多,自然是“大苹果”了。

真正将“大苹果”用来昵称纽约市、并让它开始为大众接受的,是一位纽约专栏作家约翰·菲茨杰拉德。约翰用“大苹果”命名赛马专栏,暗示赚大钱的赛马道,继而引申为资源丰富、成功机会大、投资回报率高的纽约市。就这样“大苹果”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成为“美国梦”的象征,纽约市成了许多人心中“最大的苹果”。

纽约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推出一系列以“大苹果”为主题的城市宣传活动,将“大苹果”作为代表纽约市的概念推销。纽约市被描述成一个富于机会的城市,犹如熟透的大苹果一样伸手可及。于是,“大苹果”作为纽约市的别称被确立下来了。

还有人甚至建了一个网站用来提供所有关于“大苹果”被使用的证据、告诉人们苹果和赛马的关联、苹果在早期美国社会中的特殊意义等。后来为了纪念把“大苹果”和纽约联系在一起的专栏作家,纽约市决定把他生前居住的54街和百老汇大道交叉口西南角,命名为“大苹果街角”。

五光十色的“大苹果”

纽约是国际经济、金融、艺术、传媒之都、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市还是众多世界级博物馆、画廊和演艺比赛场地的所在地,是西半球的文化及娱乐中心之一。纽约每天都有新的东西:新的资讯,各种活动,各种艺术展览。每天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和机会。新的餐厅,新的店,新的画廊,在纽约你不会觉得乏味。有人说,纽约,就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大苹果,你每咬它一口,味道都不一样。

记者曾送给去德国留学的侄子一枚镶有宝石的大苹果胸针,这个“大苹果”代表着机会、创意、希望、梦想,是许多留学生只身海外求学的原动力,而其中的豁达、开放、包容、多元,以及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这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纽约客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猜你喜欢

苹果园爵士乐赛马
“三方四圈”工作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Dad and daughter jazz duo父女爵士乐二人组
名马拍卖
巧算苹果
赛马奇案
翼城县北撖村苹果园经济效益分析
对苹果园郁闭指标的认识及改造途径探索
马照跑
Music
中国爵士乐的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