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大支柱鼎足立

2009-07-14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9年5期
关键词:体制监管政府

传统质量管理科学,正面临着众多全新质量现象的挑战。于是,便有了质量宏观管理理念的提出。

质量宏观管理的内容是什么?在质量的宏观管理中,政府的职能和角色应该如何定位?就此,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程虹教授。

质量宏观管理的三大支柱

“微观质量管理研究个别质量现象,主要是企业(或其他单一组织)对个别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相对于微观质量管理而言,质量宏观管理研究一个区域内的总体质量现象,主要内容是政府和社会对总体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在网上,程虹对记者的采访进行了回答。

程虹于2008年在武大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创性地提出了“质量宏观管理”的研究领域,并就质量宏观管理的科学范式、基本原理、模型体系、指数测评和质监体制改革,进行了基础性、战略性和应用性的系统研究。

程虹认为,质量宏观管理体制由三个体系共同构成:市场质量监管体系、社会质量监管体系和政府质量监管体系。

所谓市场质量监管,就是依靠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主要是指一些市场中的营利性机构,对质量进行的监管。社会质量监管,就是指一些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从事的对质量监管的行为。政府质量监管,就是指由政府成立的专业质量机构,对质量进行的监管行为。

程虹说,这三大体系构成了质量宏观管理的三大支柱。无论是市场监管主体的发育,还是社会质量监管的推进,都有赖于政府的制度安排和积极引导。特别是在极少数关键质量安全领域,政府的质量监管更是起着直接的主导作用。因而,质量宏观管理体制就是:以市场质量监管为主体,社会质量监管为基础,政府质量监管为主导。

一个真正有效的质量宏观管理体制,是与以上三个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密切相关的。比如,新闻媒体在质量监管中最大的作用是提供质量问题的线索,然后市场主体基于这一线索进行专业性的检测,政府主体对这一有专业检验结果的质量问题作出最后的处罚。

程虹提出,质量宏观管理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促进区域内总体质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总体质量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安全的基础,更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核心。

总体质量发展主要取决于三大要素:第一,完善的质量领域的法律、标准、监管、信息和市场制度;第二,充分投入的质量检测、认证、计量、统计和工程技术;第三,以道德追求和信用自律为核心的公民质量文化。在以上三大要素基础上,诸如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受教育人口的比重,以及稳定的政府管理等因素,也都对总体质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质量宏观管理水平的测量

目前,在对经济发展衡量中,多是数量指标,如GDP等。单一的GDP发展指标,已经广为人们所诟病,其主要理由是GDP不能完整地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别是对福利的影响。人们既需要反映经济发展的GDP等数量指标,又需要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指标。为此,学术界开发了诸如社会发展指数等不同的衡量指标,力求弥补GDP衡量的部分缺陷。

在美国广为应用衡量经济质量的指标是顾客满意度指数,试图通过基于顾客的满意来反映产品的质量程度,从而判断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2009年1月,程虹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对“质量宏观管理”进行计量的专业论文一《我国区域总体质量指数模型体系与测评研究》。在这篇论文中,程虹提出了对既定范围的质量发展水平的衡量的TQI指数。TQI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区域质量发展的现状,不同领域质量发展的差异,从而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发展对策。

程虹认为,随着竞争的不断升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在区域竞争过程中,既要衡量区域竞争的数量,又要衡量区域竞争的质量。离开了TQI的衡量,必然陷入对区域整体质量发展的模糊性判断,导致对策和决策失灵。

政府质量监管体系的过渡性

质量宏观管理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如何定位,程虹结合国内外情况进行了战略性的理论研究。

程虹认为,政府质量监管最重要的职能,是为质量宏观管理体制的建立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这就是政府质量监管发挥主导功能的含义所在。特别是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市场、社会和政府自身这三个质量监管主体,确定相对清晰的监管领域,以及不同的监管职能。

政府的质量监管主要集中在极少数的关键质量安全领域,要配备完整的机构、人员、经费和高水平的检测实验室,确保涉及人的底线的质量安全。政府有限的监管资源,必须投入到有限的关键领域,才能达到有效监管的目标。

政府还可以通过政府质量奖的设立,严格的司法功能的发挥,对质量检验检测的购买等方法,建立起对微观质量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对于我国现有质量宏观管理体制,程虹认为其主要特征是“过渡性”,也就是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过渡。这种“过渡性”的特征,是我国现有质量监管体制的最基本国情。“过渡性”的质量监管体制,对于近些年来“中国制造”的崛起,也就是对提升我国总体质量的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的制度性激励和监管功能。同时,“过渡性”的质量监管体制,也面临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众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全球化条件下的质量宏观管理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特别是传统贸易格局的变化,各国政府日益重视质量标准的作用,有些甚至将其作为非贸易壁垒的基本手段。同时伴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方式的变革,各国政府也将标准的竞争提升到国家产业战略的高度,借助对标准的垄断获得国家的竞争能力。

“全球化条件下的不同国家间的标准竞争战略,是质量宏观管理研究的重要对象。”程虹说。

全球产业链的建立,尤其是模块化生产模式的普及,众多关键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都是在不同的国家或区域,由不同的生产主体协同完成。程虹认为,在质量宏观管理的研究中,需要建立起面对全球产业链,各国质量监管的协同体制。政府间的国际贸易和经济组织,非政府的国际经济组织,越来越多地建立对产品或服务质量,具有国际法效力的协议和制度。研究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之间,不同或相同的质量公共政策与管理制度,也是质量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不同国家在质量监管上的充分交流,对具有本国质量监管特点的认同,充分借鉴各自在质量监管上的经验,将有益于全球化条件下的质量宏观管理发展。

猜你喜欢

体制监管政府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监管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