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复习中的几种知识串联法
2009-07-14俞学凤
俞学凤
【摘 要】 针对新课程标准和高考政治学科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以及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本文结合笔者在高三政治复习中的思考与体会,谈谈如何将政治理论知识有效串联起来,以提高政治复习课的实效。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方法:中心词发散法、原理要求梳理法、生活情境引入法、热点问题分析法、经典试题演练法。
【关键词】 中心词发散 原理要求梳理 生活情境引入 热点问题分析 经典试题演练
相对于基础年级生动活泼的动态生成的政治课堂,高三政治理论复习课为了适应高考要求更侧重于理论的系统把握和综合运用,其课堂容量比基础年级多得多,不可能像基础年级政治课那样大量引入或编演生活情境而组织课堂讨论以生成知识、情感、价值观。因此,如何把有关理论知识以一种易被学生掌握且乐于接受的形式串联起来便显得特别重要。为保持高三政治理论复习课的新鲜感,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教师不得不思考如何把同样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每一次都能在惊喜中大有收获。以下几种形式是本人在政治课复习中常用的形式(以《经济与生活》为例),与同仁商讨。
一、中心词发散法
在政治课新授课和一轮复习时,课堂容量相对比较小,我们往往以框题为单位,学生应该比较好地掌握以中心词发散的方式来构建学科知识。如:《经济与生活》第一课第二框“多变的价格”中心词为“价格的变动”,本框知识可以简单构建为以下体系(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贯穿其中):
在政治知识系统复习中,我们需要以课或单元甚至以整本书为单位进行知识整合,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关键词整合框题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更多的知识围绕一两个中心词以一定的内在逻辑串联起来。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与聚合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更有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抓准试题材料中的关键词并迅速准确地联想到课本理论知识的能力。如:《经济与生活》一本书可以“生产”与“消费”为中心词层层设问拓展,如图所示:
以上图示可以视具体情况继续拓展,如:在讲稳定物价处可穿插价格的有关知识;在市场调节处可穿插价值规律的相关内容;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之统筹国内外经济处插入对外经济的相关内容;在增加收入处插入投资理财的相关内容……
采用这样的形式可以激发逐步提出与解决问题的欲望,更有一种欲罢不能之感。尽管是理论再现课,但因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而容易吸引学生、启迪学生。
二、原理要求梳理法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都知道若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论把握透彻,解决哲学题几乎是没什么问题的。具体学科在一定意义上其实也是原理和要求的统一,若能将之熟练掌握,其意义是可想而知的。如:
商品理论及要求:
原理: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要求:生产者要提高效率,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消费者要寻求物美价廉的商品。
货币理论及要求:
原理: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财富的象征。
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具体要求略)
价格理论及要求:
原理: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体内容略)
要求:我们要遵循价值规律。(具体要求略)
消费理论及要求:
原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具体内容略),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具体内容略)。
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具体要求略),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增加收入。
……
哲学原理、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群众史观、人生价值观)。我们亦可以将经济生活的原理、方法论进行类似的对应归类: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
原理要求法由于内容短小、精悍,因而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零散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又可使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自信轻松准确地提取对应知识加以解决。
三、生活情境引入法
人都是社会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任何人都会对活生生的生活感兴趣,尤其是有一定思想的高中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生活素材,是课堂的生命所在。演一场非专业的表演、说一段意味深长的相声、来两句逗人的幽默,讲述某人的发人深省的行为,展示几张典型的生活照片……生活情境的引入使紧张的学习气氛得以缓解,同时知识在不经意间得以生成、巩固和运用。
四、热点问题分析法
历年的政治高考命题都会围绕国内外的时政热点。热点应是政治复习的切入点、提升点,做好热点专题复习,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围绕国际、国内粮油价格上涨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经济与生活》以下知识的复习:(围绕原因、结果、对策,从国家、企业、公民角度)
1.价格变动的原因、影响
2.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消费水平
3.粮油价格上涨背景下的农业生产策略
4.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等
在“一题多问”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一题多解”、“一问多思”的做法。同时,可适时地针对课堂中发现的学生知识上的缺、漏、弱点及时拓展、补充、强化,从而达到“一而十,十而百”的惊人效果。
五、经典试题演练法
此方式是建立在前几种方式的基础上知识的一种解题实战,亦是查漏补缺,强化考点的常用方法,是对前几种方式的自习、巩固和提升。在分析试题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把握材料关键词、中心思想的能力、切入书本理论的能力,利用材料自主编题的能力。亦要自然融入解题指导,特别要采用合作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增强学有所用的成就感,减轻对高考试卷神秘、紧张心理,以赢得自然、轻松的高考心理,从而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以上几种方法虽各有其特点且形式多变,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围绕“九字真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五W”(how、what、why、who、where)以层层设问架设、步步深入拓展的形式串联课本理论,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于“九字真经”和“五W”始终作为一根红线在贯穿着,其操作实际上是简单而轻松的,意义更是不容怀疑的。因为,一旦学生能将课本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像查字典一样准确而轻松地捕捉到所需知识。很多人都说“高考赢在心态”,如果我们的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将政治课本理论清晰而系统地展现在头脑中,又何尝没有稳操胜券的优良心态而决胜政治高考?
(责编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