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伞兵的飞天摇篮

2009-07-13李国文李洪斌朱谦礼

新华月报·下 2009年8期
关键词:空降兵新兵连队

李国文 李洪斌 朱谦礼

空降兵,是一支重要的战略突击力量,享有“空中神鹰、陆上猛虎、水中蛟龙”之美誉。具有光荣传统的空降兵某师,多年担负我军空降兵部队新兵训练和干部培训任务,先后为各部队输送了近10万名空降专业人才,被誉为——

长征路上第一仗、平型关大捷第一枪、五分钟登城第一例、渡江作战第一船、出国作战第一功、九八抗洪第一险!这支被原国防部长秦基伟上将誉为“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部队,涌现出了特等功臣马绍孔、一级战斗英雄崔建国等1万多名功臣模范。经过500多次战役战斗洗礼和和平建设时期各类重大任务锤炼的该师官兵,人人都是最杰出的战士,悬挂在他们腰间的“伞刀”依旧刀锋锐利……

无论是谁,如果他属于空降兵的战斗序列,那么他就肯定是一名能打硬仗、打恶仗的“杰出战士”——

上演“九班神话”

“英雄九班”是一个善于突击、屡建奇功、英雄辈出的战斗集体。在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中,全班经过英勇搏击、顽强作战,率先将军党委授予的“打过长江去”的大旗插上长江南岸的香山主峰。

这是一场全空降兵系统参加的实兵演习。师领导决定由“红三连”担任“尖刀连”,夺取代号为4号高地的敌纵深要点,为主力部队大规模空降扫清障碍。而此时的“英雄九班”,则是由一支临时抽调的炊事员、通信员、公务员、打字员等勤杂人员组成的“杂牌部队”,他们能否作为“尖刀班”完成全连的主攻突击任务,续写辉煌,上级指挥员的心里也不托底。

盛夏,大别山麓薄雾蒙蒙。黎明时分,在对“敌后”空降场实施猛烈的火力打击后,数架运输机借着夜色,冒着“残敌”零星反空降炮火的袭扰,准时抵达预定空域。

“跳!”连长刘利华第一个带头从舱门凌空跃出。随即,100余朵伞花相继绽放,排成一条错落有致的曲线,飘落在方圆约1平方公里地带。空降场水网稻田密布,并杂有高大林木,九班班长李振伟操纵降落伞避开障碍物,越过池塘水渠,在一片菜地成功着陆。

“砰,砰!”两颗信号弹划破长空。“快,改变集结方向!”官兵们立即解脱装具、携带武器,调头向南边的山坳跑去,快速脱离空降场。不到十分钟,九班10名战士集结完毕。集结途中,李振伟打开电台,在第一时间与连长刘利华取得联系,领受了任务:由于敌人改变了兵力部署,前往4号高地的路线有变,“尖刀班”为全连开路,马上出发!

为了节省时间,“尖刀班”采取隐蔽接敌的方式快速前进。他们安全通过染毒区域,成功躲避了“敌”武装直升机的巡逻侦察。但是,一辆“敌”装甲车还是发现了他们,子弹像雨点般袭来……“全体卧倒,干掉他!”李振伟一声令下,战士浦江波操起反坦克火箭,瞄准,射击,一举将其击毁。

经过半个小时的急行军,“尖刀班”抵达了4号高地前沿。狡猾的“敌人”在这短短100米的距离内,设置了地雷、壕沟、铁丝网等多层障碍,“尖刀班”必须在全连官兵抵达前,开辟出一条安全的进攻通道。三两分钟,爆破手刘江宁凭借一连串娴熟的战术动作,采取单兵连续爆破的方式清除了多个巨型障碍物;与此同时,工兵张凯利用专业扫雷爆破器,在雷区开辟出了一条5米宽的通道……

总攻即将开始,见势不妙的“敌人”集中火力封锁住了这条通道。“火力掩护!”随着连长刘利华一声令下,在全连火力对敌人实施压制的瞬间,班长李振伟带领“尖刀班”首先冲了过去。前三角、后三角、左梯形、右梯形,战士们不断转换攻击队形,交替掩护着向前推进,在连续夺取两个据点后,却被一个碉堡挡住了去路。

“前进受阻,请求炮火支援!”听到战友遇到了麻烦,连队炮兵立即瞄准目标开炮,三枚炮弹准确落在了暗堡上方。然而,枪声停了一会儿,又响了起来。“怎么办?敌人工事太坚固了!”就在这时,副班长燕达伟赶了过来,他匍匐着接近暗堡,运用喷火器举枪高射,将藏匿在掩体内的顽“敌”一举歼灭……五分钟后,全连发起了最后冲击,“英雄九班”第一个将红旗插上了4号高地!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英雄九班”的人员构成:班长李振伟,副班长燕达伟,连队炊事员刘江宁、冯浩,团部公务员浦江波,营部通信员张凯、邹飞,连部通信员刘志平……无论是谁,如果他属于空降兵的战斗序列,那么他就肯定是一名能打硬仗、打恶仗的“杰出战士”。

无论是谁,他在“红色传统”如此强烈的精神冲击下,都会以最快速度融入这个团队——

塑造“空降兵”性格

没有付出汗水,奇迹永远不会发生。这次“英雄九班”再次续写神话,也只用了30天时间:浦江波五公里武装越野掉了队,大家就用绳子拴在一起练;张凯吃不了苦想换班,全班人就和他一起立《军令状》;刘江宁第一次进行近距离TNT实爆,硬着头皮上紧张得直发抖……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对‘九班现象不理解,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将我们这支‘杂牌军凝聚成‘合金钢的。其实很简单,我们每天去荣誉室,到荣誉中去积蓄‘九班力量!”回忆往昔,九班老班长、现任一排代理排长的李振伟说:“为了九班的荣誉,我们倒也要往前倒!除了体力,我们更需要精神!”

刚进入军营的数千名新兵——经历丰富或者简单、想法复杂或者单纯、身体强壮或者单薄、反应机敏或者迟钝。除了令行禁止、整齐划一等军人的基本素质训练外,作为空降兵,最重要的是完成他们思想上的转变。对此,该师政委陈国强认为,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利用部队“红色传统”中饱含的精神信念,去潜移默化地塑造战士们一种特有的“空降兵”性格——为荣誉而战,倒也要往前倒!

“红三连”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连队,曾经涌现过特等功臣马绍孔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新兵到了“红三连”的第一天,连队便组织他们进行了入伍后的首次重要活动——参观连队荣誉室、了解连史和英雄们的战斗故事,并教唱连歌,进行光荣传统教育。这让新兵们感到,能够来这个英雄的连队当兵,是一件很光荣很自豪的事情。

31次战斗经历,460名英模事迹,由大刀、梭镖、棉衣等物证链接起来的82年辉煌历史,构成了“红三连”特有的荣誉。它透过一面面锦旗、一个个奖杯、一块块牌匾,释放出巨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吸引力,几乎无人能够抵御住如此强大的精神冲击。对于这些荣誉的认同,每个新兵都在心底默默地达成了一个共同契约——把自己归属于这个团队。

在“红三连”,从灯箱、板报、橱窗的设计,到俱乐部、宿舍、食堂的装潢,都凸现荣誉的物化形象,他们用“红色传统”播撒出的荣誉种子,像蒲公英一样飞进官兵心田。新战士张畅说:“营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时时都能让我回顾起那烽火连天的光荣岁月,随处可见的伞兵标志、宣传画,还有老兵的伞靴、伞刀等等,都在给我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空降兵都是历史光荣、勇猛善战的,而我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无论刚入伍的新兵心有多高、志有多远,这时候他们将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当好“红三连”的兵!当天晚上,指导员陈柯便带领大家一起大声宣誓:我是三连一员,我是红军传人……我们要继承光荣传统,发扬红军精神,任务敢争,困难敢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为荣誉而战,为连旗增辉。

为了空降兵的荣誉而战,为了连队的荣誉而战,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战!当一个人思想转变之后,他的改变是惊人的。新战士小高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从小受溺爱长大体质较差,刚到部队时,训练的苦累远远超出他的想象,常常偷偷抹眼泪。然而,在三个月后的新兵5公里越野训练考核中,他竟然奇迹般地跑出了24分钟的成绩,刚过终点就晕倒在地。躺在病床上的他对战友说:“自己只有为连队争光的义务,没有给连队抹黑的权利,为了连队的荣誉,倒也要往前倒!”

三个月的入伍训练,使得新兵们从一名地方青年转变为一名合格军人,虽然他们在身体上、技能上离一名空降兵还有一定差距,但其维护集体利益和团队荣誉的责任意识却十分强烈,具备了空降兵特有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他们在思想上形成了空降兵的雏形。从空降兵生产流程来说,他们已经从“毛坯”加工成了“半成品”。

无论是谁,他经过如此科学、严格的训练,都能通过“生死考验”,成为一名真正的空降兵——

蓄积“纵身一跳”的勇气

许多职业,都是要考核上岗的,而对于空降兵来说,这种考核的方式未免残酷——从800米高空扑向大地。有人说,空降兵的生命只能用秒来计算,在这个高度,以自由落体速度坠落到地面,只需要19.2秒。所以,胆小鬼是当不了空降兵的,这是勇敢者的事业。

然而,一名普通军人与一名伞兵质的区别正在于此,只有完成这不寻常的“第一跳”, 新兵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空降兵。那么,这纵身一跳的勇气从哪里来?为了练胆量,有的新战士半夜里拿着打火机去坟地抄墓碑,但这只是一种很极端的做法。该师师长温峥则认为:跳伞的勇气应该来源于科学,来源于组织,来源于自己!

——相信科学。战术训练场上,成百上千的新战士正在进行跳伞地面训练,在平台上练习离机动作、在吊环上练习着陆要领……升空跳伞前,新兵还要经过17天的严格训练,这期间,他们要经历折叠降落伞、操纵降落伞、佩挂战斗装置等多个课目的上千次地面练习。

微耸双肩,弓背,上身呈60度倾斜,跳!在该师某团跳伞模拟器训练中心,新战士们排成一排,从20米的空中一个接着一个跳下,真实感受离机、开伞、着陆的全过程,锤炼过硬心理素质和跳伞技术。每个新兵都要进行至少8次模拟训练。据该团团长周勇介绍,模拟器的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训练模式,使得训练更加科学合理,官兵“三肿三消上云霄”的现象没有了,训练效益也大大提高,伞兵地面训练周期比以前整整缩短了3天。

从伞兵-2到伞兵-6,再从伞兵-6到伞兵-9,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跳伞装备的性能更加优越,可靠性也大大增加:降落伞抗风操纵性明显增强,水平移动速度从1米/秒提高到了3米/秒;稳定伞的设计,可以在4秒钟内将人由加速运动转变为匀速运动,最大限度减小开伞瞬间对人体的冲击力;多节、延时技术的运用使得开伞更加安全,而一根伞绳承受的重量就达到了150公斤……

“以前落在房顶、挂在树上、掉进池塘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如今即便遇到较强的侧风也能够轻松修正。”有过300次跳伞经历的该师空降空投科参谋邹吉华,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十年前坐的是‘拖拉机,现在坐的是‘桑塔纳,既舒适又安全! ”

——相信组织。相信组织就是相信教员,作为跳伞训练的组织者,伞训教员被官兵们誉为“生命的托付者”。因此,不管是从思想、心理、技术等方面,伞训教员的综合素质都必须是一流的。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跳伞高手,培养的过程可谓是“百里挑一”。首先要经过部队严格的选拔推荐,然后连续两次进入师以上单位组织的伞训教员集训队学习,考核通过后才能领到上岗证书。

“穿伞绳的长度为25厘米,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剩余伞绳的长度为50厘米,误差不能超过1厘米!”训练场上,伞训教员们手拿尺子,对新兵叠伞中的六个关键步骤进行严格检查。面对苛刻要求,许多新战士无法接受,但也被迫一次一次的重复返工。“无论在地面练习,还是在空中投放,跳伞训练的每个过程,教员都必须当‘黑脸包公。”该师空降空投科科长李海波说:“在跳伞这个问题上,标准低就是犯错误!”例如,跳伞离机时要求上身呈60度倾斜,太大容易后仰、太小容易身体翻滚,均会导致降落伞不能正常打开。

细节决定生命,跳伞中的每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危及安全。因此,伞训教员还必须“心细如发”,不光要提醒战士们注意容易忽视、漏忘的环节,还有责任帮助他们找到致命错误、把好最后一关。去年初,一名新战士在穿第一把伞绳时走向发生了错误,原本1-2-3的顺序被颠倒成了1-3-2,幸好被教员及时发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4个人的力量都拉不开这具降落伞,在空中根本无法打开。”教员许凯说:“宁可错把关,不可错投放。从叠伞到背伞,从登机到离机,我们都要对每位战士进行10多次检查把关,官兵们把生命托付给了我们,我们就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相信自己。降落伞的设计有安全隐患吗?现在的伞降方法是否合理呢?自己按照规范步骤叠的伞有问题吗?自己的跳伞技术是否合格?官兵们通过涵盖空气学、动力学等7大类知识的跳伞基本理论学习,每天5公里越野、300米蛙跳、300个俯卧撑的体能锻炼,上千次的离机、着陆动作地面训练,这一系列“不自信”的相关问题,都找到了肯定的答案。

但是,空中一旦出现特情自己如何处置?能否解决好这个导致官兵“不自信”的最核心问题,是决定跳伞成败的关键。该师某团参谋长路敦宝,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他将自己的跳伞经验总结成“顺口溜”,新战士们很容易接受:“离机后,数五秒,万一特情拉环找;伞长条,往下掉,一拉二推三收手……”

在跳伞地面训练中,该师将空中特情处置作为最重要的内容突出出来,专门集中力量编写了《新兵跳伞训练疑难问题解答手册》,对主伞不开、两伞相插、遇高大障碍物等空中特情进行梳理,介绍特情发生现象、出现原因和处置方法。他们还邀请“八一”跳伞队队员、某研究所工程师以及本单位成功处置特情的官兵进行讲解示范,提高新兵处置空中特情的能力,有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全面扎实的训练,新兵们已经具备了一名空降兵的基本素质,能不能完成“第一跳”只是时间问题,只要给机会升空,他们就会成为真正的空降兵!

接下来的日子,新兵们将被根据自身特点,分配到侦察、炮兵、通信、防化、工兵等各个部队,接受更加专业、严格的锤炼。通过单兵战术综合训练、空降战术综合演练和执行重大演习任务等,练胆量、壮体魄、强技能,成为最勇猛、最顽强、最睿智、最有胆魄的“杰出战士”……(压题图片赵启洪摄影)

猜你喜欢

空降兵新兵连队
军中有戏言
立正!新兵们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南疆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连队经济发展调研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浅析后进连队主官的五种心态
新兵跳伞
女空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