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县级财政监督工作

2009-07-13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1期
关键词:财政监督财政管理财会人员

王 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构建,财政监督是经济监督的一种形式,也是财政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如何更好地服务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各级财政监督机构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县级财政监督虽是层级最低但肩负重任的一级财政监督,如何实践好这一课题?本文试从县级财政监督的现状来探讨如何加强县级财政监督工作。

一、县级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监督方式单一。长期以来由于受财政监督职责权限等因素的影响,财政监督工作主要针对财经领域的某些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检查治理,监督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也不尽规范。从方式止看,表现为专项和突击性检查多,经常监督少;从监督环节上看,表现为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从监督内容看,表现为对公共收入检查多,对公共支出监督少。由于财政监督往往偏重于事后监督,使很多违法违纪问题都在既成事实后才被发现,从而造成财政、税收等经济领域的违法违纪现象屡查屡犯。

(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县级财政监督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措施,真正符合构建公共财政要求,围绕财政管理总体目标而建立和完善的财政收入监督机制、财政支出监督机制以及财政内部监督机制、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会计监督机制仍很不完善,致使财政监督工作的对象、范围、重点、方式以及要达到的目标不甚明确,导致监督效率不高。

(三)财政的内部监督较为薄弱。近年来一些县级财政部门内部管理松懈,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财政系统违纪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这与财政内部监督不健全,缺乏约束机制有很大关系。

(四)财政监督和其他经济监督协调不够。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各检查部门在检查计划上不能相互衔接,工作信息上不能相互共享,检查结论上不能相互利用,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的浪费,使得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降低。

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专业监督力量薄弱。县级财政专职监督干部不仅数量少,变动频繁,且结构不合理,人员大多来源于局机关后勤、人事等非业务部门,对财政监督业务不够熟悉,在写作、归纳、提炼监督检查工作成果的能力方面偏弱,文化层次和技术职称偏低,年龄偏高,整个监督检查工作队伍的全面素质偏低。由于财政监督力量薄弱,致使一些单位在违纪风险、违纪成本与违纪“收益”之间权衡得失,认为查着了是你的,查不着是我的,抱着一种侥幸心理,是边查边犯,屡查屡犯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财政监督从检查对象安排、实施检查及结果处理等牵动着各个环节和各方面的利益,因各种原因最终是将宝剑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监督处罚不力,财政资金使用低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构建,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监督的范围不断拓展。但是,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财政监督特别是县级财政监督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和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有效提高,亟待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和解决。

(二)工作设施不够先进。目前,审计部门的财务检查是由国家审计署研制开发的应用软件,制成工作模板在全系统免费安装使用,工作中均用手提电脑开展检查,检查结果不但准确,且效率极高。“人巧不如家伙妙”,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加强,若干年以前那种最原始的手工摘录、加减、汇总方法,去检查现代电子帐务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县级财政监督部门落后的工作设施和技术是制约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发展的原因之一,能安装有检查软件的手提电脑全面应用于财政监督工作还有一定时日,采用最原始的手段去监督最现代的电子科技成果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三、加强县级财政监督工作的思路

(一)提高认识,营造财政监督的良好氛围。当前一些县级财政部门对财政监督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财政监督缺乏正确的定位。县级财政应该充分认识到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财政改革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越重要,应想方设法营造财政监督的良好氛围,鼎力支持财政监督人员依法积极、大胆、主动地开展各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

(二)创新监督机制。一是由重事后监督为主转变到全过程监督。通过对预算收入解缴收付、征管、入库、退库全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由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日常监督,通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财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真正形成监督与管理并重,日常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格局。三是由对外监督转变到内外并重的监督。通过对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可以促进财政政策、法规、制度正确贯彻落实,强化自我约束,规范财政行为。四是由监督检查转变到监督服务上来,变单纯的监督检查为监督服务,寓服务于监督之中。

(三)加大财政内部管理的监督力度。财政机关是财政分配的重要职能部门,因此也是财政监督的重点。加强对财政内部监督管理是整个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加强对财政内部各股室贯彻执行财政法律法规以及财政政策、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的监督,监督财政内部各股室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规定,有无超越权限、违反程序等违法违纪行为。二是要加强财政机关内部指标分配、资金调度的监督,监督财政部门预算调整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报经有关权力机关审批,监督财政资金的调度、拨款是否按预算级次、按预算计划、按工作进度,分清轻重缓急,及时到位。通过对财政部门的内部监督,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质量,树立财政机关良好的形象,增强财政监督的权威性。

(四)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全面贯彻《会计法》,加大会计管理工作秩序的规范和整顿力度,重点以落实“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为突破口,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监督和督促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做到诚信为本,不做假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要维护财会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地查处打击报复财会人员行为,把“处理事和处理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护财会人员的合法权益,赢得广大财会人员对财政监督的理解和支持,推进财政监督工作的深入。

(五)加大财政监督执法力度。特别是要对违纪事项的处理与对责任人的处理结合起来,该收缴的收缴,该罚款的罚款,对那些违纪问题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人必须依法移送有关部门,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切实做到违法必纠,执法必严,切实提高财政监督权威性和财经法纪的严肃性。

(六)加强部门协调,规范监督行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目标是一致的,但监督检查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各有特点,出现交叉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也多,因此,今后财政监督工作要在监督对象、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方法上与其他监督机关互相协调,达到沟通信息,消除信息堡垒,信息资源共享,进行分类监督和避免重复检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财政监督工作任务。

猜你喜欢

财政监督财政管理财会人员
优化乡镇财政管理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智能财务发展对财会人员的影响探究
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财政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试析如何拓宽电力企业财会队伍建设途径
财政管理困境与路径探析
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地方财政监督的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