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队伍建设

2009-07-13余德淼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1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大学生

余德淼

[摘要]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因此,应明确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定位,建设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为社会主义祖国培育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72-01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居于特殊的地位。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

一、辅导员角色定位

1.教育者。首先,辅导员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导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辅导员要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上对学生进行帮助。学生以学为主,辅导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讲座,座谈,面对面谈话等形式,使大学生确立专业思想,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奋斗的宏伟目标,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再则,辅导员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力。

2.管理者。与其他管理不同,作为管理学生的辅导员,首先是制定不同的计划。辅导员在各个阶段都要根据学生工作的现状,资源以及外部环境制定本阶段学生工作计划,包括党团发展计划,学风建设计划,文明教育计划等。其次是组织协调。由于辅导员都面临的是成百的学生,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充分完成学生工作目标任务的。再次是实施领导。由于学生干部本身也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辅导员作为这支学生工作队伍的领导者,适当的指挥,监督和激励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及时和学生干部交流工作经验,检查工作效果,督促和指导工作,观察年级风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3.指导者。高校的学习以自学为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更为关键。具体来说,辅导员要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过渡。高校一年级学生从中学到高校的“第一个过渡”,学生从“依赖性”强的中学生活进入到“独立性”强的高校生活,各方面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在学习方法上不适应。

4.咨询者。为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辅导员必须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提高正确解读,矫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广大辅导员要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手段,通过组织各种有益活动如访谈会、学习促进会、特困生帮扶活动等集体活动,有目的地帮助大学生溶入集体生活当中,溶入社会生活当中,确立正确的生活理念,帮助他们塑造健康心理。

5.服务者。因为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要求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接触比学校其他人员和大学生的接触更广泛和深入,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以自身的工作投入和服务,培养明天为人民服务的人才,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辅导员理所当然的成为学生的服务者。

6.资源获取者。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群体也在逐步扩大,根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比例10%-15%,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因此,贫困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帮助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辅导员应该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种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辅导员还是各种资源的获取者。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2006年7月23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相关问题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坚实的保障。高校应该进一步树立“德育首位”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本着“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切实爱护,保障待遇”的原则,采取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建设一支忠于职守,辛勤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二)建立健全的选聘制度。在辅导员的选聘工作中,要严把入口关,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对他们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道德品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和创新精神、语言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要考虑他们的学历、年龄和性别,真正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

(三)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在2006年7月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清的问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已经使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偏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因此,要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对辅导员工作准确定位,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政治辅导员有效制定和调整自己的工作目标,集中精力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还可以让其他职能部门了解辅导员的工作性质,防止出现辅导员“婆婆”太多的情况,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

(四)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学校应该像培养业务学术骨干那样花大力气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辅导员,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辅导员培养培训规划,逐步建立起自学、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在职进修、挂职锻炼、学习考察、选拔优秀辅导员定向攻读学位等多层次、多形式相结合的培养培训体系,为他们提供交流学习、锻炼的空间和途径,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培训要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

(五)建立可行的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标准应该明确具体,切实可行,考核体系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学生及单位的评价有机结合,学生反馈与组织考察相结合,其中应该特别强调学生参与考核,因为他们的评价意见最能反映辅导员工作的优劣。评价体系必须与辅导员的工作特点相适应,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考评,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工作的高效创新。

(六)提高辅导员待遇。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待遇普遍较低,学校应该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倾斜,为辅导员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做到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队伍的稳定性。

解决出路问题,是保持辅导员队伍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也是这支队伍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要鼓励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愿意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骨干进修和深造,立足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这应该是辅导员的主要出路。同时,实现正常的转岗分流,对表现突出的要重点培养,并推荐到学校和院(系)党政部门任职,把善于钻研教学业务的优秀辅导员分流到教学岗位和科研岗位上,院校党政机关、院(系)补充党政干部要优先从辅导员队伍中考核选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N].人民日报,2004-10-15.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N].中国青年报,2006-08-01.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大雁的飞行队伍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还剩多少人?
“有为”也应“有位”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