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2009-07-13莫振达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办学

[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却隐藏着就业质量相对较低的隐患。提高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家长、社会的需要。因此,阐述高职毕业学生就业质量的概念及其内容,对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提出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几点新探索。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探索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56-02

当前,在就业相对严峻的形势下,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是,高职毕业生高就业率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即就业质量相对较低。这种状况既影响高职毕业生的生活和工作,也影响企业人员的稳定和技术改造工作,高职毕业生的社会声誉也会下降,最终会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对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概念及内容

(一)就业质量概念

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高职生就业质量指的是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就业的优劣程度。即在就业过程中,高职毕业生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报酬或收入情况的优劣程度。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容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薪酬。这是衡量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最直接的指标,也是最核心的指标,就业质量的核心问题就是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二是工作时间。指劳动者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在一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按正常的工作时间上下班是得到良好休息的保证。三是工作环境。包括工作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物理环境表现为工作是在干净、明亮、宽敞、安静、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下,还是在阴暗、潮湿、窄小、通风条件差、空气污浊、喧闹、危险的环境下:而人文环境则表现为工作所在地同事之间关系是否和谐、是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还是尔虞我诈。当然,工作环境很少完全表现为优越的一面或恶劣的一面,一般都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四是工作稳定性。用人单位与高职毕业生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签订了劳动合同,是长期合同还是短期合同,高职毕业生的工作连续性是否能够得到保证,这些都是工作稳定性的表现。保持工作稳定性是劳动者的基本需求之一,丧失工作意味着收入中止。五是专业对口度。指高职毕业生从事其所学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工作。还是从事完全不相干专业的或不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如果专业对口度低则表示高职毕业生进入陌生专业领域或进入低层次领域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对高职毕业生人力资源的闲置。特别是进入低层次领域的高职毕业生,由于专业知识、技能、人力资本的闲置并且得不到有效补充.导致他们很难再进入高层次就业领域。因此,专业对口度也是就业质量的内容之一。

二、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的原因分析

当前,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归纳起来,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就业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当前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的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莫过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美日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陷入衰退,失业率大幅攀升。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减缓,企业的用工需求出现下滑,现有的岗位流失严重。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随之而更加严峻。

(二)学校层面的因素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高职院校只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市场适销对路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才能确保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提高。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1.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的不合理

要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就要注意根据市场的需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改善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需求,保证毕业生就业后能“学以致用”,并有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专业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是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前提。但是,一些高职院校没有与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调研机制,对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这样势必会造成专业设置的盲目和专业结构的不合理、不科学,也就为学生的就业埋下隐患。

课程作为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职院校应以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坚持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基础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程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互沟通与衔接,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但是,有些高职院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混乱,教材使用陈旧,课程设置理论知识偏重,实践课程缺乏等等,这些同样影响学生技能的掌握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2.实习基地建设欠缺

很多高职院校缺少校外实习基地。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都未能按质按量地完成,一些教学、生产实习变成了观摩实习,不能进行实际操作,实习时间也大打折扣。校内实训场所也难以满足不断壮大的学生的需求,且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影响了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锻炼和提高。

3.全程的就业指导水平有待提高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全程就业指导就是对学生从入学一年级开始至毕业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为学生就业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择业技巧,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升其就业质量。近年来,虽然教育部门也逐步重视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要求对在校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很多高职院校也开设了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和创业课程,开展了就业咨询、就业指导等工作。但是,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就业师资队伍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比较年轻,职称水平不高,更重要的是缺乏就业、创业的实际经验,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工作经历,在创业指导方面,更是没有创业经历,有些教师就是照本宣科,就业指导工作很难有针对性。

(三)学生个人的原因

首先,有些毕业生缺乏良好的就业观念,固守旧的择业观念。如有的大学生找份工作只是为了面子。其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很多毕业生都是怀着不切实际的“梦想”去找工作,忽略了现实的残酷性。第三,不少大学生虽然是怀着正确的就业心态,从薪水、福利、企业文化、个人能力、爱好等各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密,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对自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未考虑到就业单位及其职位是否有利于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原因。

三、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根据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的原因分析,在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保民生、保稳定、保就业的形势下,笔者以为,要努力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校必须负起使命,从自身出发,不断探索新的办学形式,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确保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一)不断探索校际合作的新形式

校际合作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校际合作办学,从而实现学校、学生、社会和家长的多赢。笔者认为,校际合作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形式:一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办学,既可以充分利用本科院校成熟的师资条件、课程体系等软件环境和完善的办学硬件设施,还能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这样,学生可以享受到教学质量、实习实训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实惠。在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合作办学是资源共享,节约办学经费,提升办学档次,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办法。二是高职院校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办学。也就是与企业委托培训性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合作办学。当前,很多企业为了解决自身所需的某方面专门人才的问题,往往委托某一培训机构或成立专门的技能培训机构培训员工。企业员工正式上岗前,必须到培训机构接受较长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学员考核合格后,可以正式受聘于合作企业,到合作企业正式上岗。这样,企业既能解决校企专业差异,按需培训员工,又能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和加深对人才的了解。通过在培训机构培训后在企业上岗的毕业生待遇往往较高,工作环境较好,工作的稳定性也较高。但是,高职院校与此类机构的合作,必须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所修学分的完成,确保顺利毕业。同时,学生参加培训,还应该是自愿参加的原则。三是高职院校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大学比较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学生的培养形式,加强师资培训,互派学生留学,教师互相支持等方面的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四是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打破竞争的隔阂,高职院校之间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

(二)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要到企业当中去进行实习,并且毕业生最终也是被输送到一线企业当中去就业。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好坏,对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质量的提高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一要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减少毕业学生实习的盲目性,避免应付式实习,让学生到合作企业相应的岗位上进行实战演练,真正提高他们的技能,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二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快企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力度。订单式培养的方式是合作双赢的形式,企业能够从学校找到自身所需的人才,学校也可以顺利将毕业生推向就业岗位,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三要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除了可以进行实习实训和企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之外,还可以加强校企间其他合作,如企业可以派人员到学校学习和培训,利用学校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企业宣传等,学校可以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加企业工作经验。还可以邀请企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或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定期到学校开设讲座,指导学生实习,进行就业指导等等。总之,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对于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技能锻炼,增加工作经验,增进学生的就业意识,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将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真正以就业为导向,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完善服务

高职院校各项工作应该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重点,围绕育人中心任务,灵活办学形式,为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提供完善的服务。一是设置灵活的课程体系。在三年的学制中,可以采取“2+1”、“2+0.5+0.5”或其他学制形式,只要能够保证学生修学分、学技能、找工作的学制形式,都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在课程体系上,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要灵活设置,并且要侧重和突出实训课程的教学。二是提供高质量的全程的就业指导。建立和健全就业指导课程的课程教学,充实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加大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实师资力量。继续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特别是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就业培训工作,增强他们为学生就业工作答疑解惑的水平和质量。三是畅通企业联系渠道,确保就业信息的有效和畅通,及时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毕业信息,从而使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陈瑞,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1).

[2]郭琳琳,大学生职业规划在学校的系统实践[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O).

[3]陈维厚,法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就业质量的视角[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8).

[4]侯志瑾等译、姚裕群,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周少斌,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职业教育研究,2008(03).

作者简介:

莫振达(1980-),广西贵港人,助教,现任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支部副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