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芳千秋“三绝碑”

2009-07-13张此吾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6期
关键词:包公武则天家训

张此吾

石碑,是我国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历代的碑刻艺术,为我们留下了以西安碑林为代表的大型石质书库和神州大地无以计数的精美碑石。这些石刻因碑文意蕴深刻,书体多变、气魄宏伟而得到考古学家、书法家和金石家的推崇。其中“廉政碑”、“家训碑”和“无字碑”颇耐人寻味,被人们美誉为“神州三绝碑”。

廉政碑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朱元璋

贫苦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并对中央和地方进行了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廉政爱民”的美德,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人们津津乐道的朱元璋与四菜一汤,就是明太祖一个发人深思的小故事。皇后生日那天,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祝贺,朱元璋令宫女上菜。当第一个萝卜菜上席后,朱元璋说道:“愿众卿吃了这道菜,百姓都说官府进了城,坏事不出门。”第二个菜上席后朱元璋说:“小小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得人心。愿你们吃了这个菜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然后又上了两大碗青菜,朱元璋高兴地请大家快吃并说:“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臣相。给民作主、为民办事要不图利禄,像两碗青菜一样清清白白。”最后,宫女们上了一大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深情地说:“小葱豆腐清又白,公正严明如日月,寅是寅来卯是卯,吾朝江山不改色”。宴席后,明太祖朱元璋对众卿下旨:“凡今后请客办宴,多者不能超过四菜一汤,谁若违犯定严惩不怠!”

现陕西蒲城碑林中就珍藏有一块著名的朱元璋“廉政碑”。史料载,此通碑刻中的碑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四句话是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即皇帝位,定南京为国都后给自己立的信条,告诫众卿要廉洁爱民的诫令,被后人赞誉为“廉政碑”。

家训碑

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

北宋时期的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包拯少年家贫,勤奋刻苦攻读后中进士。后又任知县、知府、监察御使等职。由于他不畏权贵、执法严明、严惩邪恶、铁面无私、关心民苦、廉洁清正,被黎民百姓尊为“包青天”,而成为人们心中期望和敬仰的“清官”的代名词。

包公一生清正,反贪倡廉大义凛然,他为官后专门议论朝廷得失、大臣不当,甚至直犯皇上的奏议传至今日的就有200篇,收入史料《包孝肃公奏议集》的有171篇。包青天有句名言:“贪者,民之贼也!”可见他对那些仗势枉法的贪官是何等的深恶痛绝。端州是我国名砚“端砚”的盛产地,谁在端州任官谁都不忘搞上几方端砚,这是难得的文房珍宝。可是包公在端州离任后,百姓称道“不持一砚归”,赞颂他两袖清风,清廉俭朴。现合肥包公祠井亭内井房竖有一碑,上刻“廉泉”二字。特别是包公堂屋内东壁有一石碑上书刻:“后世子孙任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就是一直受人尊敬的著名“家训碑”。

无字碑

君子虽殒,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

——武则天

在陕西乾县梁山有一座唐太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墓前有一巨大石碑,因不着一字没有碑文,久而久之人们都叫它“武则天无字碑”。

正因为此碑四周刻有精美龙纹线描,而碑石中又不刻一字,这非同寻常的帝王无字碑也就愈是充满神秘色彩。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统治中国半个世纪,但她一生行将结束时对高宗充分赞扬肯定,对自己则不表一字,给后人留下一句名言:“君子虽殒,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其实,武则天做皇帝,重农桑、薄赋税、禁浮奢、广言路、创殿试、开武举、选人才;注重地方官员正直清廉,有效地保卫边防;在明经进士科举中,规定文章诗赋为考试内容,因而大臣中多是诗文能手、文风鼎盛、诗歌繁荣,为后来唐盛时代高度发展的文化和诗人辈出的文化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唐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

千秋一女皇的武则天敢于在众多帝王将相都生前立碑,找御用文人在碑石上“歌德”以求“不朽”时给自己立一个无字碑,仅这一点也充分显示了武则天的非凡气度和政治家的胆识。

猜你喜欢

包公武则天家训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包公吃鱼
“女包公”
“女包公”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包公与魔镜
国学经典系列·《朱子家训》(六)
悠悠千载无字碑
雕塑《武则天》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