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之谜
2009-07-10阿碧
阿 碧
自从云南的“躲猫猫”事件以来,不断有嫌疑人或犯人猝死的案例被曝光。3月8日,丹凤县发生一起高中男生徐梗荣在公安局审讯时猝死事件。徐梗荣在审讯过程中突然出现脸色发黄、呼吸紧促、脉搏微弱、流口水等情况,送往丹凤县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3月27日凌晨,破坏电力设备的嫌疑人李文彦在九江市看守所猝死。4月14日,河北省上板城监狱中正在服刑的李志强猝死,死者的耳朵和鼻子往外冒血水,尸体的背部还有淤血现象。这些事件曝光之后,人们对猝死的关注度骤然升温。
猝死又称急性死亡,是指因为某种意外原因突然使人快速的死亡。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因猝死而丧失生命,占总死亡人数的15~30%。由于死者的死亡突然而且意外,死者家属往往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因此求助于司法机构,希望司法机构能给予一个公正的判断,确认死者是死于突发性疾病,还是死于一些单位或个人的过失或故意伤害。
对猝死者,尤其是对存有疑虑的猝死者,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司法鉴定,即时、准确地查明死亡原因。这既可以澄清事实,分清猝死的责任人,追究过错方的相关责任;又可以弄清楚某些猝死案例中是否有暴力、投毒等犯罪因素,避免冤案发生。由于某些疾病可发生猝死,从而被犯罪分子所利用,趁被害人患病服药之机,投毒暗害,或趁被害人无力挣扎之时,施加暴力致死,伪报猝死。通过检验,可弄清犯罪分子施用暴力的手段、方式,从而达到揭露犯罪的目的。有些猝死案例过程和结果都很清楚,分辨责任非常方便;但是,不少猝死案件迷雾重重,因此要弄清楚这些案例,则需要先进的法医技术和最新的科学理论。
需要解剖确认猝死原因
2009年4月15日晨,一名24岁的中国女性在乘坐从俄罗斯远东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往莫斯科的长途列车途中猝死。由于这名死者的症状表现为呼吸道疾病,俄罗斯警方怀疑这名女子携带有非典型性肺炎传染病的病毒。与这名女子同行的51名中国务工人员和2名俄罗斯列车员在列车途停基洛夫州车站时,被警方强制送往当地传染病医院隔离观察。而死者家属表示,猝死者的死因不明,不排除有人谋财害命,应该进行尸体解剖。然而,法医对这名女子的遗体进行解剖后发现,这名女性的死因与刑事案件无关,也并非死于起初怀疑的非典型性肺炎,而是死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引发的肺水肿和脑水肿。
在不少猝死案中,导致死亡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对在斗殴现场、公共营业场所和医院猝死的人来说,死因可能不止一个,这时就需要对尸体进行解剖,以确定哪些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哪些是导致猝死的次要原因。比如,在看守所嫌疑人的斗殴案件中,一个嫌疑人猝死,尸体解剖可以确认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殴打致死,殴打导致心血管疾病突发而死,或殴打导致意外撞击而死。对于一些从外表很难判明死因的猝死者,更需进行系统的解剖。解剖时,应采取脏器组织作组织学检查,必要时留取检材,作细菌培养或毒物分析。有些尸体虽经全面系统解剖、化验,往往仍不能查明死因,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向死者家属、亲友、同事及医疗单位了解生前情况、既往病史、死亡经过等。最后综合所有情况,对死亡原因作出判断。
根据法医的解剖经验,猝死尸体大多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分布于尸体的低下部位,并随死后经过时间的增加而加重,甚至在尸斑内有散在的青紫色出血点。死者的心脏及大血管内血液呈暗紫红色、流动状。一般无死后凝血块形成,右心一般呈扩张状态,静脉和各内脏器官淤血,特别是肺、肝、肾、脾等脏器更为显著。死者有点状出血症状,见于心和肺的浆膜、胸腺被膜、肾盂黏膜;有时也可见于咽或喉黏膜下、膈和肝被膜、眼结膜以及面部皮肤等。由于猝死者的心脏会产生剧烈收缩,致使心肌纤维发生断裂。此外,末梢动脉呈收缩状,管腔变小,内容空虚等,这种现象多见于肝、肾、脑、脾等内脏的末梢动脉。
对猝死者进行尸体解剖时,除注意检查有无损伤外,要观察各内脏的病变,并留取胃内容物、尿液、血液以及肝、肾、脑等器官作毒物化验;还应在无菌操作下,留取血液、肠、胃、脾或其他器官等作细菌学检查;在检查各脏器时,应及时取组织块固定,作组织学检查。由于猝死常缺乏临床检验资料,因此近年来开展了死后生化学检验,运用现代分析仪器,如显微电镜、荧光技术等,对血液、尿、脑脊液或其他体液及器官组织,作糖、酶、激素、离子、酸碱度等测定,对猝死的判定有时能起一定作用。
恐惧容易导致猝死
美国研究人员表示,对某些“脆弱”的人来说,愤怒以及其他强烈的情绪冲动,可能会引发致命的心律失常。在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发生一星期后,纽约市民中因心脏病猝死的病例也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地震、战争,甚至输掉一场世界杯足球赛,都会增加人们猝死的概率。研究人员表示,当人们清楚地意识到肯定会遇难或丧命时,不少人在心理上会选择放弃求生。
在审讯、关押等司法过程中,为什么特别容易出现嫌疑人猝死的情况?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过于兴奋、悲伤、愤怒或恐惧等极端情绪都可能导致猝死。在司法过程中,嫌疑人往往处于一种极端的恐惧之中,他们往往不知道面对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样的惩罚。在这样一种心理作用下,外来的恐吓和殴打可能会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非常容易导致猝死。而在一些冤案中,嫌疑人会因为愤怒而猝死。美国耶鲁大学的雷切尔·朗佩特博士表示,愤怒会以特定的方式影响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从而导致猝死。
著名的俄罗斯神经病学家弗拉基米尔·别赫捷列夫也研究过这种精神性猝死的现象,他有一次会议上谈到过这么一件事:一个犯人已被判处死刑,人们决定用他来做一个试验。先将他的眼睛蒙上,告诉他,他的静脉管已被划开,他将慢慢地流尽鲜血。罪犯也感到他的鲜血在流淌,实际上那是研究人员往他的胳膊上浇温水。几分钟之后,这位犯人令人吃惊地咽气了。别赫捷列夫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精神性恐吓猝死的案例。
监所既是一个关押犯人或是嫌疑人并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的地方,又是一个国家、地区司法是否文明的窗口。保障罪犯或嫌疑人的合法生存权,是我国“人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对犯人教育、改造的成效。针对嫌疑人或罪犯精神脆弱的实际情况,国内外不少专家呼吁一定要“人性化”地对待嫌疑人和罪犯,不要对他们进行过度恐吓,更不要殴打他们,也要防范嫌疑人或罪犯相互之间的恐吓和殴打,以便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防止他们在看守所或监狱中猝死。
在一些案例中,犯罪分子对普通人造成的恐吓也容易导致受害人的猝死。2009年3月2日,美国阿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一名男子被控犯有一级谋杀罪,原因是他吓死了一位79岁的妇女。在一次银行抢劫案之后,20岁的犯罪嫌疑人拉里·怀特菲尔德试图逃避警察追捕,闯进玛丽·帕内尔家中并躲在那里。虽然怀特菲尔德并没有碰过帕内尔,但帕内尔还是因恐惧猝发心脏病而亡。检察官说,应该按照重罪谋杀规则来量刑,即无论当事人出于有意还是无意,如果其因犯下重罪或逃避重罪而造成他人死亡,就应被指控犯有谋杀罪。
法医专家马丁·塞穆尔斯称,人体有一种被称为“战斗或逃跑”的自然保护机制。该理论认为,在荒野中,动物们如果面临生命威胁,其应急保护系统将自动启动,此时将会不自主地出现心跳加速、瞳孔扩张、消化减慢等反应。而这一切的反应都是为了增加战斗或者逃跑的成功率。这个过程在原始人时期确实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应激反应的正面作用却越来越有限,反而可能会导致猝死。人类神经系统用肾上腺素把受到攻击或面临危险的信息传递到各种器官中,以触发应激反应。而一旦这种化学物质大量聚集时就会具有毒性,它们将破坏人体内脏,如心脏、肺、肝和肾。研究证明,几乎所有的猝死都是因心脏损坏引起的,除心脏外几乎没有其他器官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死亡,肾脏和肝脏等器官的衰竭所带来的疾病一般都是慢性病。比如,在夏洛特市的这个案例中,帕内尔在罪犯出现后产生应激反应,体内肾上腺素含量增多,从而破坏心脏,使得受害人因心脏衰竭而猝死。
病毒导致山村连环猝死案
在云南思茅的哀劳山区,有一个彝族的村寨石娅口村。这个村寨的人曾经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但是就在最近十几年间,这个村寨竟然变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许多人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猝死。一个村子里多人同时莫名其妙的离奇死亡,难道是有人投毒?
这些案例引起了云南省景东县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景东县卫生局的医学专家和公安局的法医组的调查队进驻石娅口村。然而就在他们到达石娅口村的时候,发现又有人以同样的一种方式死亡。由于一时没有确定死亡原因,石娅口村陷入了一片恐慌。人们纷纷传言石娅口村发生了瘟疫。
由于连续死亡的人太过集中,调查组怀疑他们的猝死又可能与一般的猝死原因不同。于是他们一方面进行紧急调查,同时邀请了国家卫生部门和司法部门的相关专家进行联合会诊。相关的专家做了尸体解剖,把脑、心、肺、肝、肠这些不同组织都送到云南省克山病研究所,通过检验,认为可能是由于柯萨奇b组病毒的感染而造成病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病毒是一种在自然界比较常见的病毒,最容易隐藏在动物身上。石娅口村村民的猝死主要发生在七八月份,是雨水季节。根据这些判断,调查组在雨季冲下山的水源当中,终于找到了柯萨奇病毒。经过法医们的仔细研究,石娅口村的连环猝死案终于真相大白,一些投毒嫌疑人也被证明是清白的,人们避开了被污染的水源,猝死的阴影从此不再笼罩在这个偏远的山村。
继续探究猝死的原因
在不少案例中,由于猝死的原因不明,其诊断和病因学的研究均十分困难。因此,猝死的诊断依然是法医学尸体检验实践中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一些与猝死有关的新研究不断出现,有望用于法医学实践。比如说,英国医学研究人员将在两年内逐渐完善“脑组织库”的各种样本,从而对神经性原因导致的猝死进行分析研究。
这家“脑组织库”是世界第一家,建在英国爱丁堡西部综合医院。这家医院的珍妮·贝尔教授表示:“我们要利用大脑样本对猝死的原因进行研究,从中我们能够有机会观察到疾病的全过程。”这一项目得到了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资助。项目小组计划从爱丁堡每年约1000具经过尸检的尸体中提取脑组织样本。所有样本都被保存在西部综合医院,供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进行研究。贝尔教授说,他们将从不同年龄、不同死因的人体中提取样本,同时也会收集一些其他器官的样本。“脑组织库”项目能否建成,依赖于有多少死者的亲属愿意提供样本。一项民意调查表明,多数英国人表示支持研究人员通过“脑组织库”从事医学研究。
来自美国、德国等国家的40多名研究人员在猝死的研究上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些研究人员发现,有10种基因突变会干扰心脏跳动的节奏和规律,这种心律异常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病,甚至引发猝死。他们研究了近1.6万名志愿者的基因组和心电图,分析了每个基因组上约250万个位点,结果发现有10种基因突变会造成心脏收缩时间出现混乱。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丹·阿金博士说,有一些心脏病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并不高,也不肥胖,因此分析其基因状况可能有助于了解其心脏病成因。但是研究人员也指出,这10种基因中的某一个发生突变不一定导致心律失常的风险加大。接下来,专家们将致力于分析上述10种基因变异能在多大程度上引发猝死。■
编辑:孙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