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离食品添加剂,回归天然食品

2009-07-09

家庭 2009年12期
关键词:增白剂矿物质饮用水

纪 燃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享受着五颜六色、滋味丰富的食物时,是否想过,这些满足我们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的美妙食品,是用了许多食品添加剂打造而成的。当我们的味蕾获得极大满足的同时,我们的身体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摧残。

面粉增白剂还能不能加

72岁的李老先生说,很怀念过去那种黄中带黑,虽然卖相不好,但是满口麦香的馒头,“90年代以后,馒头、包子都慢慢变成雪白的,也不再有过去的麦香,我再也不敢吃了,面条也尽量少吃”。

对于面粉增白剂的担忧,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虽然这种做法一直备受争议,但中国在普通面粉中添加增白剂已有20余年历史。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给出的研究数据显示,在添加了高剂量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中,烟酸、叶酸和维生素A的损失率分别在30%、50%和80%以上。而叶酸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从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来看,因为缺乏叶酸,中国每年有近4万名缺陷儿出生。医学专家指出,孕妇缺乏叶酸是诞下兔唇儿的主要原因之一。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还不仅仅如此,毒理学认为,这种东西会致癌,并促进癌细胞生长。

当添加增白剂成了面粉业的“潜规则”后,增白剂超标就成为小麦粉最主要的质量问题。2008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抽查99个面粉样品,12个超标。深圳海川食品研究所所长刘梅森博士曾对媒体指出,由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分解的苯甲酰、苯甲酸、苯酚等物质需在肝脏内解毒,因此肝功能衰竭的人和肝功能损伤患者食用含有超量增白剂的面粉显然是不宜的。即使是肝功能健全的人,长期食用含有超量增白剂的面粉,也会造成苯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头晕乏力等不适。

1997年,欧盟全面禁用增白剂。随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禁用。美国虽未明确禁用,但早在1941年起就规定80g的强化面粉不加过氧化苯甲酰。

目前,深圳面粉厂、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面粉企业都联合起来呼吁禁用面粉增白剂,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农业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均明确表态要禁用。

但以食品添加剂企业、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和小型面粉厂以及卫生部为主的反禁方,则以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允许使用、美国并没有限量使用为理由,坚决反对禁止使用。国际食品添加剂委员会主席、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曾对媒体坚称增白剂的无害性,认为按我国标准规定的过氧化苯甲酰使用量,不会造成人体健康危害。

两派声音相持不下的同时,我国在农业行业标准中已作出规定,绿色食品中不得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在营养强化面粉的卫生指标中也“不得检出”过氧化苯甲酰。这样一来,是吃添加了增白剂的面粉还是吃不含增白剂的面粉,消费者终于有了选择的余地。

粒粒橙口感为何爽甜

在所有饮料中,碳酸饮料应该是添加剂的集大成者。将各种食品添加剂加入无味的水中就调和成碳酸饮料,其中,可乐是最受欢迎的一种。由于可乐饮料含有咖啡因,营养专家告诫“不适合青少年长期饮用”。为了开辟新市场,不少饮料企业推出了果汁类、茶类、营养类的饮料产品,一时间,产品成分表里标注的添加剂让人目不暇接。不管什么饮料,几乎所有品种都无可避免地含有一种添加剂——防腐剂;饮料有不同的口味,橙子味、苹果味、葡萄味等等,这就涉及香精和甜味剂:不同口味的饮料有不同的颜色,这就涉及人工色素:有营养类饮料,说能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这涉及维生素添加剂;有功能类的饮料,称其成分与人体体液成分极为相似,这就涉及矿元素等添加剂;还有明胶、卡拉胶、黄原胶、果胶、琼脂、稳定剂……

粒粒橙是一种很受青睐的带果内的果汁饮料,由于饮料中的果肉口感筋道,让人感觉果肉无比新鲜。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口感来之不易。据食品专家介绍,这种加入饮料中的果肉要经过多种处理。行内人把原本天然的果肉称之为砂囊,砂囊在加入饮料之前需要经过硬化处理,以保证果肉的完整性。硬化处理的过程是:将砂囊和橙汁1:1混合后,加入0.2%~0.5%的氯化钙,保持40℃左右的温度30秒,使果明胶和钙离子发生反应,果粒硬化。果粒处理好以后,再加入蔗糖、柠檬酸、苯甲酸钠(防腐剂)、琼脂、维生素C等添加剂,然后进行碳酸化,灌装、杀菌,检验合格后,粒粒橙饮料就面市了。也就是说,我们喝进肚子里的果汁饮料往往不是单纯的果汁加水,还混合了近十种化学添加剂。

葡萄洒:不是不标注就没有添加剂

相信许多人都阅读过葡萄酒的酒标,几乎所有葡萄酒品牌无一例外地在原料一栏标注的是“葡萄”。然而,葡萄酒的原料真的就只有葡萄那么简单吗?

行内人都知道,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使用二氧化硫已经成为保证葡萄酒质量不可取代的重要手段。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抗氧化、抑菌并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此外,它还可以加速色素、矿物质及有机酸的溶解,保护芳香物质,防止过氧化味的形成,从而明显改善葡萄酒的风味。但二氧化硫加入过量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必须严格控制用量。

笔者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看到,允许添加到葡萄酒当中的食品添加剂有十来种,苯甲酸及其钠盐、果胶、二氧化硫、山梨酸及其钾盐等,主要功能是防腐、漂白、着色、抗氧化等等。但绝大部分国产葡萄酒标注了原料、生产厂家、规格、地址等详细的信息,对添加剂的说明却是空白的。

今年年初,广东省经贸委等部门对广州市部分超市及批发企业酒类商品进行抽检时,就有葡萄酒品牌被抽检出超量使用防腐剂和超范围使用甜味剂。据了解,葡萄酒中添加的防腐剂主要为山梨酸或山梨酸钾,山梨酸钾在一般食品中添加量只要不超过限量要求是安全的,但如果超标严重,长期服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和肝脏的健康。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在发酵酒中不得添加人工合成的甜味剂。而劣质洋葡萄酒中却常常查出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等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摄入过量会对人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好在我国对葡萄酒添加剂的使用也在不断收紧,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葡萄酒新国标,增加了柠檬酸、铜、甲醇、防腐剂限量及净含量的要求,还规定所有葡萄酒中均不得添加合成的着色剂、甜味剂、香精、增稠剂。一位资深的葡萄酒业专家表示,目前国家规定允许添加到葡萄酒当中的添加剂是与国际接轨的,也是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所必需的。

水中添加矿物质,能被人体吸收吗

在人们对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司空见惯后,矿物质水又崭露头角。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吉林省人大代表柏广新提交议案——《关于禁止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建议》,将矿物质水推到了被质疑的焦点中。

柏广新代表提出了反对矿物质水的三大理由。

一是从营养角度讲,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完全没有必要。他认为,在饮用水中添加人工矿物质类的食品添加剂,其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厂家商业宣传的需要。从含量上看,添加的矿物质一般不超过三种,这与人体需要的21种矿物质相差甚远。且这些添加剂绝大部分是人工合成,并不能很好地被人体所吸收。目前,没有研究证明这种添加对消费者的健康有帮助。

二是从食品安全角度看,饮用水中添加人工矿物质难保终生饮用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的安全定义是“终生饮用安全”,是指按人的平均寿命70年,以每年每天饮用两升水计算,因饮水而患病的风险要低于百万分之一。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和人工矿物质,是否有益于人类健康、能否保证食品安全,均未经充分而长期的监测和风险评估。国际食品法规定了营养素添加的基本原则,即添加后不能引起新的不平衡。目前市场上饮用水中添加的人工矿物质由于添加种类单一,会带来新的不平衡,长期饮用的风险评估无法预知。而“矿物质水”的名称也有很大的误导性,广大消费者无法从名称上分辨与“天然矿泉水”的差别,是一种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

三是从国际立法惯例看,发达国家禁止或非常谨慎地对待在饮用水中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因为长期饮用的安全性无从保障。

猜你喜欢

增白剂矿物质饮用水
喝矿物质水还是纯净水?
“减塑”水站
世界一半学校缺少干净饮用水
家里到处都是“荧光增白剂”,为什么不用怕?!
揭露动物营养中微量矿物质的误区
卫生巾检出荧光增白剂有致癌风险
荧光增白剂对食品包装安全性的影响
新国标定稿 “矿物质水”要更名
矿物质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