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呼唤“全纳性”的幼儿教师

2009-07-08徐莎莎陈迎春

科教导刊 2009年26期
关键词:全纳幼儿教师儿童

徐莎莎 陈迎春

摘要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和正常儿童一起游戏和学习。加强参与,减少排斥,注重公平,平等。学前全纳教育作为全纳教育起点,该教育模式能否成功的实施,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能否培养出“全纳性”的幼儿教师,本文就此对“全纳教育”视角下幼儿教师的培养加以阐述。

关键词全纳教育幼儿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

1 全纳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思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20世纪末形成热潮。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大会”,发表了《萨拉卡曼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主张普通学校应该接纳所有学生,而不考虑其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他条件。这里的所有学生既包括了正常孩子,也包括了残疾儿童和处境困难的孩子等等。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加强参与,减少排斥,注重公平,平等。”全纳学校要求接纳所有儿童,它关注的是普通教育领域内的所有儿童,要求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满足每个儿童的独特的个性与需要。

2 学前全纳教育

在我国只有少数的发达城市和地区开始了全纳教育的试点工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是多种的,比如全纳幼儿园在环境设置发面,需要有较高的要求。对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幼儿,我们要为他们设计专门的教具,对班级的布置也要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需要。许多幼儿园由于其资金的短缺和场地的限制,所以都难于实施。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普通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能力不足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全纳幼儿园需要的幼儿教师是既懂普通幼儿又懂特殊幼儿的“全纳性的幼儿教师”。学前全纳教育是否能够顺利实施以及实施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笔者认为实施学前全纳教育,教师须具备以下素质:

2.1全纳的幼儿观

全纳的幼儿观就是要求教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这种“接纳所有儿童”的观念,它是幼儿教师全纳素养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它意味着教师没有歧视,没有差异的对待每一个孩子,真诚的欢迎每一个幼儿,满足每个幼儿的不同需求。

但是在生活中,在大多数幼儿教师的观念里,她们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还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据周念丽(2006)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幼儿教师对学前全纳教育的必要性和有益性持认同态度,但却难以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高达94%的教师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可以在普通幼儿园就读”给与了否定的回答,65%的教师明确的表示不愿意接受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因为在大多数教师的观念里,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是“麻烦”的,是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的。事实证明,教师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特殊幼儿的进入并不会占用教师教师过多的精力,更不会影响教学进度。我们要做的就是必须改变教师们传统的观念,代之以全纳的幼儿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的接纳特殊儿童,只有这样,教师的爱才真正是平等的,公平的,没有歧视的爱。

2.2全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学前全纳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和操作者的教师,就需要其不仅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全纳教育的技能与能力。精深的专业知识就要求全纳的幼儿教师既要掌握普通教育知识又要懂得特殊教育的知识。学前全纳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幼儿教师既懂普教,又懂特教。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全纳教育中担起自己的责任,促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之间成功的互动。特殊儿童,残疾儿童是全纳教育重点关注的对象,因而这些知识也是一个全纳性幼儿教师必须的,所以我们必须针对教师的薄弱方面,通过在职或职前培训等方式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使之更好地为学前全纳教育服务。

2.3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的能力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个基本素质,这将关系到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否有效的展开。对于全纳性的幼儿园来说,教师教学工作的成功实施既需要特殊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同时更需要正常儿童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所以教师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研究表明,普通幼儿的家长对全纳教育是持积极态度的,他们认为全纳教育有助于他们的孩子接纳差异性,这些差异不仅仅存在于普通孩子与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之间,而且是人人都有的差异。这样理解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接纳自己,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同情心。

猜你喜欢

全纳幼儿教师儿童
解析全纳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与提升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全纳教育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缺失及提升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国学前全纳教育师资培训刍议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