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抗战防御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2009-07-08王晓妹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7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抗日抗战

王晓妹

摘要抗日战争初期为了发动全国人民积极抗日,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略防御阶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在这一时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促进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也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320-01

我国史学界历来把八年抗日战争划分为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在抗日战争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动员了广大社会资源抗日,既为抗战后期提供了思想保证,也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1937年7月-1938年10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结束了中国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民族统一路线。而此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向社会各界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深入地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革命军人进行党的抗日主张的教育。

(一)深入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卢沟桥事变次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和扩大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动员一切力量,实现全民族抗战。1937年9月,国共合作的达成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但这一统一战线还是不够巩固和广泛,许多人对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充分,因此继续进行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进行了在统一战线中其领导权的宣传教育。从1937年8月党的洛川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的确认到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企图放弃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和领导权,再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克服了王明右倾机会主义,重申了党的正确主张。学习和贯彻全会精神,树立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和领导权思想,是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二)宣传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而中国共产党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进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宣传教育,就是要使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认清国民党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的实质是维护少数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不愿看到人民力量的生长。另外要使人们认识到,实行片面抗战还是全面抗战,是关系到抗战成功的大局。然而只有全面的民族抗战才能战胜日寇。正是通过这种教育,我党我军才对党中央的领导充满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自觉地肩负起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的历史重任。

(三)红军改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是根据新的形势做出的正确选择。当时红军的改编换装在许多干部和战士中引起很大反响,表现出许多模糊认识。有人误认为接受改编是向国民党投降,也有人觉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就与国民党军队没有根本区别。党对于这种思想认识问题做了大量解释说明工作。在改编过程中,各级军政领导都深入群众,反复向干部战士宣讲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立场,说明民族解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由于及时地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较好地统一了广大指战员的思想认识,保证了改编的顺利完成。

(四)提高对抗日游击战争战略地位的认识,顺利实现我军的战略转变

游击战是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最好形式。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战略思想。充分认识和发挥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也是我党抗日主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回答党内外对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方针的疑义,提高全党全军对游击战战略地位的认识,1938年5月,毛泽东及时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在该书中,他从抗日战争的性质和特点上深刻而精辟地阐明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问题。由于我党及时提出和解决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问题,及时而有力地进行了这一军事战略思想的宣传教育,我军得以顺利完成战略转变,在抗日战争中如鱼得水,不断发展壮大,为克服国民党投降危险,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五)树立持久战思想,坚定抗战信心

抗战爆发后,关于抗战的前途问题成为各阶层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当时有两种影响较大的错误观点,一种是“中国亡国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针对党内外存在的两种抗战思想,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并作了大量解释、批评的思想政治工作。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在这篇著作中,有力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和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思想,对抗战军队和人民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新时期在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下,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当学习党在防御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稳定发展。

首先,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从解决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入手,注重提高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提高他们领导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其次,要丝毫不放松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和发动广大领导干部和党员都来作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影响自己周围的群众。

最后,要在社会上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日英烈马威龙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抗战音画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爷爷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