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文学中古代狼形象的象征

2009-07-08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7期
关键词:图腾神话民族

田 珂

摘要作为一种动物形象,狼在古代的世界文学中有着多样化的象征。本文主要通过对古代文学中狼形象进行梳理,借此探讨世界文学中狼形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世界文学狼形象象征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308-01

动物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在人类远祖生活于丛林中时。“人在自己的发展中得到了其他实体的支

持,但这些实体不是高级的实体,不是天使,而是低级的实体,是动物。”①共同的生活场域使得人和狼的相遇不可避免,中外文学作品对此也多有刻画。

西方狼文化源远流长,狼的身影在古罗马神话中就已经出现。双胞胎兄弟罗慕路斯(Romulus)和雷慕斯(Remus),还在婴儿时就被篡位者扔进了台伯河里,生命垂危时为一只母狼所救。两人长大后推翻了篡位者的统治,并在母狼曾经喂养他们的地方建立了罗马城,狼也因此永留在了罗马城的城徽上。古埃及神话中在死亡世界里负责决定亡者最后归属的重要神祗,是狼头人身的阿奴比斯(Anubis),他同时还是掌管木乃伊制作的神灵。美洲印第安人与狼的关系尤为密切,一些族裔对它的感情甚至深厚到人狼不分。在他们的神话传说中,郊狼科蒂时而是狼时而是人,教给印第安人使用火、建造房屋、修筑拦鱼坝捕鱼等,是人类慈爱的父亲、忠诚的朋友。

北欧神话中同样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狼形象,主神奥丁(Odin)身边永远跟着的两只狼——格里和弗里吉;在天上不停追逐月亮和太阳的恶狼亥惕和斯科尔;以及让所有的神祗都惧怕的狼魔斐瑞(Fenrir)。神话中写到:

世界末日的来临,将经过三个冬季的战争。接着,大地又经历了三个极其严寒的冬季。一只狼吞了太阳,另一只吞了月亮,星星消失了,大地开始震动。这时被锁住的狼魔斐瑞重获自由,开始向众神宣战,他要吞下整个世界。

众神拼命进行抵抗,表现得很勇敢。但是没有用的。天神奥丁被狼魔吞掉了,众神被杀死了。②

中国西北方的古代游牧民族大多以狼为民族图腾(totem)。在突厥人心目中狼是勇士的化身,是善良美德的体现者。中国汉族的先祖炎黄二族均属于羌族,羌族作为典型的游牧民族也崇拜狼图腾。在游牧民族看来,狼出则成群、斗则协作,既凶猛又有策略,是有灵性的动物。中原汉民族对狼的情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由把白狼作为一种祥兽到所谓的“仇狼情结”,狼形象的塑造成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由此可见,在中西方历史的源头,都可见到狼的身影。对狼形象进行分类,约略可分为以下几类:

1.自由神及战神:狼崇尚自由,古今皆然。千百万年来,有一部分狼被驯化为狗。但人始终没有驯服所有的狼,还是有无数的恺撒(Caesar)③没有放弃自己的自由,宁愿冒着千辛万苦,出没丛林穷追群鹿,与野兽搏斗,做着祖先所做的事情。突厥民族在一千多年前的部落战争时期,尊奉狼为战神,部落首领的牙帐前迎风飘扬的是气派的狼头纛。有些少数民族尊称自己的首领为“狼祖”,希冀他能具有狼的力量。

2.人类伙伴:在一些民族的神话传说以及寓言童话中以人的保护者形象出现。人类在漫长的渔猎阶段曾有过与狼和谐相处的时光。甚至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因纽特人仍然相信狼有呼唤驯鹿的能力。

3.民族图腾:“图腾是作为与人类的‘族有神秘的血缘亲属关系而存在的,它发轫于原始的宗教与神话。”④动物图腾是人对动物、对自然生态的自觉敬畏与崇仰,是氏族人格化的象征。在中国,曾经活跃的草原民族大多有过以狼为图腾的历史。《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俗云: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国人皆以为神。单于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将以与天。乃于国北无人之地筑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请天自迎之。经三年,其母欲迎之,单于曰:‘不可,未彻之间耳。复一年,乃有一老狼昼夜守台嗥呼,因穿台下为空穴,经时不去。其小女曰:‘吾父处我于此,欲以与天,而今狼来,或是神物,天使之然。将下就之。其姊大惊曰:‘此是畜生,无乃辱父母也。妹不从,下为狼妻而产子,后遂滋繁成国。故其人好引声长歌,又似狼嗥。”⑤其中的狼被视为神物,成为神圣的象征。北美印第安人以狼为氏族名称的更是占了多数,狼的形象至今仍被保留在他们的图腾柱上。

4.人兽混合体:表现为神话中明显的一类——“变形”形象。奥维德(Ovid)《变形记》(Metamorphosis)中,阿耳卡狄亚国王吕卡翁(Lycaon),因向宙斯祭献人肉被变形为狼,从此狼就成了人类中食人肉者罪恶的象征。狼人是被降格的生物。西方文化认为,狼人被恶魔附身,是撒旦诱惑和邪恶本质的承载者之一。如果揭掉狼人身上的人皮,就只剩下了凶残的兽性。

5.恶狼:狼的自然本性之一是食肉性。但当这种自然属性被人们抽象出来并无限放大后,它们就被贴上了嗜血、凶残、贪婪等标签。“狼一直是所有野生生物中最具恶名的物种之一,它被人仇视,使人恐惧。”⑥《狼和小羊》,《小红帽》(LittleRedRidingHood)的寓言和童话故事传递给孩子们的信息是狼的狡诈残忍。《英汉辞海》中对狼的定义是:wolf,犬属(canis)的任何一种大型犬形哺乳动物,狡猾、贪婪,对牛、羊和猎手造成极大损害。并以此引申为“残暴贪婪或好破坏的人,无情而狡猾的人”。⑦汉语中频现的以狼为对照物的词汇如白眼狼、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凸显了汉民族对这一动物形象的憎恶。

从以上的分类中可以看出,正像神话传说等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狼形象并没有被固定化,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是丰富多彩的。狼形象,作为一种动物意象沉淀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它体现了我们潜意识中人类远古祖先的精神遗存。通过对狼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唤醒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记忆,从而达到向完整人性的复归。

猜你喜欢

图腾神话民族
东方神话
我们的民族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