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009-07-08邓晓辉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8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邓晓辉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指南。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317-01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青年一代,寄托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基础工程,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希望工程。

一、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价值选择多元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民众的思想领域也出现了多元化的选择。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现象也在不断的影响和冲击着校园内的当代大学生。官场上的权钱交易、市场中的失信行为、学校里的文凭买等消极现象的频繁出现对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冲击。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又难以对所有问题做出明确解释,使得学生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上存在着模糊认识,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或悖离。受此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思想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影响

当前形势下高校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愈来愈紧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部分学生功利思想严重,倾向于实用主义的选择。热衷于考研、考证,用收入的多少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排斥思想政治的教育。二是缺乏团队意识。在校大学生大部分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宽松的社会环境,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得一些学生身上带有鲜明的“独生一代”的特征。一些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不热爱集体,不关心他人。只讲权利不尽义务,只求索取不谈奉献,表现出自私、冷漠和独往独来等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希望成功塑造当代大学生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这一任务相差不小的距离。

二、“以人为本”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是核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同样要以教育对象即学生的发展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这一精神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过于陈旧,没能正确分析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发展需求,忽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有效引导。同时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断下降。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首先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以唤起教育对象的主体自觉为目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应更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注重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注重发挥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转折期,要完成:“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律、管理上自治”等一系列的自我适应的事件。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必然会在生活、学习、成长各方面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更可能导致其引发心理上的矛盾状态。思想政治教育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灵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和尊严,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挚与坦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其根本原因都在于没有真正把握好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

所谓“全面”发展:首先要正确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工作,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工作。各类课程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体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当注重深入发掘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教育方式要全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信息等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优秀校园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体育、艺术等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所谓“协调”发展,首先要重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上做到协调,并通过目标的协调,达到教育方法的协调和教育管理体系的协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教育环境也已由过去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于社会的大环境,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相协调。从青年学生在校现实活动与未来生存方式的有机联系中开展教育工作。从大学生的德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职业社会化的塑造和建构来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支主干队伍(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和德育辅导员)通力配合、密切协作,充分重视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达到良性互动的效果。

所谓“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要尽量消除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长远规划,过于关注短期行为的效果,热衷于营造“轰动效应”,而忽视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恶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环境,导致在一些同学中产生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