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学排名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009-07-08董中昱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8期
关键词:办学评估评价

董中昱

摘要大学排名是高等教育的一种评估手段,它的特点在于评价主体的非官方性、过程的开放性和结果的数字性。本文指出通过研究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该从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形成合理的高教层级结构、形成各高校自己的办学特色等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大学排名高等教育高教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99-02

当前,大学排名作为一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和手段,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对待大学排名,如何看待大学排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待大学排名的态度不仅影响到高等教育的管理与改革,更影响到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

一、大学排名的特点

(一)评价主体的非官方性

大学排名的评价主体,是指那些从事大学排名活动的机构、组织或个人。纵观国内外大学排名,大都由非官方评价机构发起、组织、公布,这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所以非官方性是大学排名的主要特点之一。非官方评价机构主持大学排名有如下优点:

首先,社会参与高等教育评估,不仅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增加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提高社会影响力。其次,非官方机构参与高教评估,可以更好的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由于非官方机构位置中立,和高校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可以避免官方发布大学排名对高等教育产生的误导性。第三,大学排名的非官方特性有助于高校办学的多样化,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官方主持高等教育评估的弊端之一在于指导性较强,由于掌握教育资源的分配,所以各高校都要围着官方评估转,以尽力使本校的利益最大化,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第四,能够使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趋于科学、合理。必须看到,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质量指标体系还很不成熟,没有一套比较科学、并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评价体系。只有不断的摸索才能使评价体系能够反应我国实际,而这种探索由非官方机构来做更为合适。

(二)评价过程的开放性

评价过程的开放性是指大学排名的编制者必须公开大学排名所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及其数据来源。开放性首先是保证排名结果的公开、公正的必要手段。开放性赋予了社会监督的权力,只有透明、公开的体系才能被外界,尤其是公众所认可。其次,大学排名的开放型为社会任何阶层的个体参与高等教育的评价提供了可能,保证了社会的参与度。社会中的任何力量,包括高校、媒体、公众以及研究人员都可以对大学排名发表意见和看法,不仅提高了社会对高等教育评估的关注度,而且提高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成熟度。虽然有些排名其信度和效度有待落实,但不容置疑的是,这些参与为高等教育的评价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同时,也在事实上拓展了高等教育评价的影响范围。

(三)评价结果的数字性

大学排名榜单按照编制者预设的指标,以数字形式为大学排出顺序,每一所大学都能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位次,学校优劣一目了然。评价结果的数字化特性是大学排名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最能吸引公众注意力的特性。数字性的结果对各个高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地位,很明显,排名在前会享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社会地位也会相对提高;其次是对高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例如生源的争夺、社会资助的多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等;第三,高校的发展策略和管理模式也会相应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数字化的结果在使高校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会给高校的管理层带来一定的压力,学校在排名中的名次变化会让管理层反思既往的管理行为,进而做出更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改变。

二、大学排名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一)大学排名对探索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具有特殊意义

在市场经济时期,如何与国际接轨,缩小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差距,尽快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发展之路,始终是我国高校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大学排名做了有益的尝试。不仅因为大学排名相对客观的反映了各高校的发展状况、发展轨迹,而且其指标体系本身就隐含了对高校发展规律的看法。同时,大学排名不仅仅是数字的简单组合。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各个高校历年来的排名高低,以及各高校在各项数据指标的发展变化,我们就可以勾勒出一所高校在近几年内的发展之路,通常就可以暴露出学校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每年一次的大学排名所形成的排名轨迹,就可以动态地反映特定学校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的探索高校的发展规律。

(二)大学排名对高等学校加强自评具有激励作用,提高了高校内部评估的能动性

大学排名的主要评估对象是高等学校的办学状况和教学、科研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办学实际。无论现在各高校对大学排名是否认可,但是大学排名对各高校的刺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如果各学校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因为排名低就把大学排名一棍子打死,或是排名高就奉为金科玉律,而是以大学排名为参照,通过和其他学校的横向对比,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加强学校的内部评估,提高办学质量。这样做的结果将对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强调了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助于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大学排名中直接引入了就业率或社会评价的指标,将毕业生的素质问题作为评价大学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如日本的大学排名就是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为主,这就使得各高校充分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尽力将其反映在办学思想中,以杜绝“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这样不仅对学校排名的提高有好处,而且使学生素质得到了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四)反映了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政府和高校决策提供帮助。

高等教育评估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评估发现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高校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依据。虽然目前对大学排名中的指标体系研究尚未成熟,其数据也有不准确之处,(下转第322页)(上接第299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它毕竟是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有些也正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启示

(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该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

建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向以政府为主导,从办学到评估的各个环节均由政府组织,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远离社会,一度被称为“象牙塔”,高等教育的神秘与官方色彩使许多社会力量望而却步。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会忽略高等教育,大学排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其出现之日起,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虽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但仍然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其中,固然有其的自身特点所带来的特殊魅力,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超常关注也是造成的这一影响的重要原因,它说明社会对于高校的关注从未减少过。从教育学的角度说,高等教育培养社会未来人才,是预期社会化的重要一环,既然服务于社会,当然就应该加深二者的联系和互动,使高等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角度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并不丰富,在对高等人才需求日盛的今天,现有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也亟需社会力量的参与。因此,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首先应该转变思想,从政府办高校转变为社会办教育,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参与的办学环境,提高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适当参与办学的门槛,在高等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估体系上下功夫,严格监管,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高等教育的特殊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高教系统,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参与不仅不会降低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反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就是私立高校。

(二)高等教育分布体系应该符合社会需要

大学排名揭示了一个事实:高等教育有层次和类别之分。排名就体现了这一特点,这说明了高等教育并不是“人人平等”,而是有一定的层级结构,教育社会学将其称之为“教育分层”。

那么,如何形成合理的高教层级结构呢?就是要从社会需要出发。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说,稳定的社会结构是橄榄型的,大量的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石,而社会精英是稀缺和有限的。高校的层级结构也应该体现出这一特点。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出发,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不都是高精尖的高级人才,大量的、基础的、专业性的人才是社会发展主要的柱石。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高级的工程师,也需要学有专长的操作工人。所以,高等教育不应该仅仅把眼光放在培养“天之骄子”上,也要注重各种人才的培养。合理的高等教育层级结构应该是以大量的高职高专以及各类专业院校为基础,以教学型普通高校为支撑,以教学研究型重点高校为骨干,以少量的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为标杆,各级院校分别发挥作用,满足社会所需。

(三)高等院校应该准确定位,坚持特色,寻找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从大学排名我们可以看出,不同高校的起点并不相同,拥有的各种资源和优势也千差万别。因此,高校的发展之路,并不一定必须以世界或中国一流大学为目标,不同的学校在高等教育中的位置各不相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各高校之间具有不同的类型特色,如不同地区之间的区域特色,由历史带来的文化特色,或是由特长专业引起的专业特色等。社会需要的各具特色的高校,才能满足各种各样的人才所需。所以,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个性,才能够使高校的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办学评估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评估依据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最终评估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