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部培训中的学风问题与解决路径

2009-07-08廖显辉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8期
关键词:学风领导干部

廖显辉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学风。在当今的学习型时代,领导干部的学风究竟如何,本文从培训者的视角入手,通过深入调查分析,指出了其主流是好的,但仍不可忽视某些领导干部的不良学风,并剖析了其存在根源,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领导干部学风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46-02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学风。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延安发表《整顿党的作风》,明确提出:“现在我们的党校也要定这个规矩,看一个学生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怎样看中国问题,有看得清楚的,有看不清楚的,有会看的,有不会看的,这样来分优劣,分好坏。”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初提出八个方面良好作风建设,第一就是学风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又提出:“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际共运史和我党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学风正,则事业兴;学风不正,则事业必败。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角度看,从学习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这是我们时刻在思考,始终在努力的,但我们却困惑于其中的跨越,甚至经常感到有一道沟壑存在。因此,探讨学风问题上的症结及其出路,已经成为干部教育培训中亟需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干部培训中存在的学风问题分析

应当承认,当前领导干部队伍学风的主流是好的。十年前,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从我们事业的发展来看,我们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否认这个主流,就不能说明,为什么邓小平理论能够日益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产生巨大力量。”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也与时俱进地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从干部学风角度看,这毫无置疑是主流。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受一些错误思想观点的影响和支配,在领导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良学风,有的还比较严重。从调查了解的情况分析归纳,当前干部队伍不良学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不学”论。借口工作忙,把学习当作额外负担,认为经验已足,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不需要学习,搞经验主义。典型有四:一是有的领导干部轻视理论,凭经验办事,认为学理论是虚的,干才是实的,以干代学,干即是学;二是有的领导干部陷入事务主义,总是借口工作忙,把学理论当作是工作之外的苦差事,却整天迎来送往,灯红酒绿,在不必要的应酬上消磨时光;三是由于不学理论不懂理论,“三拍”式干部还时有发生;四是认识和处理问题,就事论事,上升不到理论高度,更谈不上运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其二,“空学”论。为学而学,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搞形式主义。典型有四:一是嘴巴喊得多,真正扎扎实实学的少,“相逢尽道读书好,灯下可曾见几人?”。二是有学习制度,但没有落实,或只求形式不求效果,制度只是应付检查,交差了事,理论素质并无多大提高;三是装点门面,重“理论包装”,轻“理论武装”。学几句时髦语言和口号,没有掌握理论的精髓和实质;四是所学理论不会、不能运用,不注重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与实际“两张皮”。

其三,“浅学”论。浅学辄止,急功近利,奢望立竿见影,搞实用主义。典型有三:一是缺少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浅学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二是学理论照本宣科,照抄照搬,缺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方法。主要是没能把握所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又不能结合本地实际对症分析,缺乏学习的针对性。三是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并不缺乏学习热情,也能够引经据典、研文析辞,但总是断章取义、择其所需,甚至移花接木,这种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态度,使他们学会了不少低俗的处世哲学和公关本领,精通了避重就轻、明哲保身的艺术、技巧,这样的“学习”及其后果,与我们要求加强领导干部学习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

其四,“滥学”论。有些干部不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而是热衷于旁门左道,搞投机主义。典型有三:一是学习没计划,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抓到什么学什么,滥学一气;二是正理少、歪理多。学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而是《易经》、《相学》、《厚黑学》、《马屁经》等旁门左道和歪理邪说,投机钻营;三是不实事求是,怕担风险,虚报浮夸,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玩“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文字游戏。

领导干部队伍不良学风的存在,原因极其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只有号准脉搏,才能对症下药。分析表明,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第一,不懂得科学理论的极端重要性,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错位是学风不正的总根源。从表面层次看,有的领导干部不愿意学理论或学不好理论的原因通常有: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一种内在的渴求和自觉性,学习没有压力和动力。二是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不理解掌握理论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三是看不到或不懂得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认为可学可不学。

从深层次看,是因为有的领导干部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发生了错位。这是学风不正的最深刻的根源,也可以说是总根源。学风上的问题大体上表现为这么几种情况,即“懂不懂得”、“能不能够”、“愿不愿意”。不懂得是无知的问题,不能够是水平的问题,不愿意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第二,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科学,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上存在片面性是学风不正的直接原因。理论联系实际,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做好并不容易。实践中也容易出现片面性:一是把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为罗列现象,而不是理论与实践、坚持与发展、学习与运用的内在统一。二是认为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关系过于抽象,有的认为那是中央的事、理论家的事,是党代表大会的事,搞实际工作的同志则不需要。三是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第三,受党风政风中不良风气影响,尤其受社会大变革时期复杂环境和错误思潮的影响是学风不正的客观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复杂环境和错误思潮的严重影响,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出现不正,这也是不良学风出现的一个重要根源。调查表明,有少数领导干部出现信仰危机,理论兴趣趋于弱化,党的宗旨日益淡化,先锋模范作用逐渐退化,转而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狭隘功利主义,特别是一些地方在实践中唯GDP论英雄,更助长了这些人的实惠主义思想,进而轻视理论、懒于学习、疏于修养。

第四,学习制度不完善,用人机制不健全,培训学习使用相脱节是学风不正的关键原因。客观上讲,干部培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管理上建立起科学配套、规范有序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而目前的状况是,培训主管部门管什么,培训部门训什么,培训对象学什么,培训后怎么使用,职责不清,界定不明,还没有形成“管、训、学、用”相结合良性互动的科学工作机制,结果造成“管、训、学、用”相脱节。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造成用人机制上的缺陷,一些理论学得好,成绩比较突出者不一定受到重用,反而一些投机钻营者却往往谋得一己之利,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形成用人上的误导,相当程度上挫伤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制度方面,还没有建立起诸如《党政领导干部述学、考学、评学制度》、《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任职资格制度》等一系列考核评估制度体系,致使领导干部学习没有科学有效的制度激励与约束,从而没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导向。

二、解决干部学风问题的可操作思路

如何解决领导干部中的学风问题,在价值层面上,已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述说,笔者也查阅了大量相关的科研成果,就数量而言,不可谓不丰富,就说理来看,不可谓不透彻,相信在课堂上,肯定也有不少官员乃至专家学者、教授在灌输这些理论,但是从实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原因何在?我以为,这里的关键不在于说理是否透彻,而主要是看它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要解决当下的学风问题应更多地关注于工具层面,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本文从培训者的视角谈几点粗浅看法,权作抛砖。

第一,必须准确定位“理论联系实际”的主体角色及其责任划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一直认为教育培训者的工作和责任是主管“教”;而“学”的责任是在学员。因此,在考虑教学问题时,我们往往只是思考如何教好、教会,而教好的标准无非是讲授理论要能深入浅出、融会贯通、联系实际,能够准确传神地把理论内容“告知”给学员,使学员能够做到在课堂上理解和接受,并引发其对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做到这些就是好的教师。而学员如何在实践中理解,特别是如何联系自己的实际消化吸收,纳入对自己实际问题的思考,再进一步实现在实践中的应用,则需要学员在课堂学习之后自主完成,完成这一过程的责任主体是学员而不是教师。

第二,必须突破“先学后用”逻辑,设计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可能要对过去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重新思考和判断。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跳出原有思维的局限,破除先学习后应用的唯一模式,换一个视角思考问题。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完全有可能把在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拿到课堂,直接作为学习和研究的课题,补充相关知识,有效组织研讨,让学员在交流中经验分享。摆明问题现象,分析问题成因,找到解决方法和路径。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也是解决问题(应用、推进工作),从时间上看,学习和应用的过程合一了,打破了原来隐含的时间逻辑。

第三,必须遵循学习规律,推进教学互动。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如果运用学习理论分析干部学习,教学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十分重要。随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干部已有相当的理论基础,他们对理论有自己的理解,在实践中怎样运用理论,在不违反政治原则的前提下,他们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这就造成了我们希望干部学习的内容和他们实际接受和运用的理论可能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理论的学习决不是教育培训者的一厢情愿,不是说好的内容就一定能够为我们的干部所接受。培训固然有统一思想的作用,从政治上我们也要求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毕竟干部教育培训是执政党动员干部和群众的非常好的形式。但一定要辨证地认识这一功能,学习要对人的内心发生影响。这种变化非常微妙,也是极为细致的,来不得半点疏忽和草率。我们向来强调,领导干部学习要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这里面最关键的尤其是“真信”和“真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是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掌握知识,了解有关信息对干部的学习十分必要,但从理解的角度看,这只是学习的第一步。要完成从“倡导的理论”到“实践的理论”的转化,仅有这一步是不够的。考虑到学员都是在一定岗位上承担责任的领导干部,在理论教学中,除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信息类学习外,还应从干部当前面临的问题出发,设计对问题的研讨,可以考虑把一些还没有定论,但工作中棘手的难题拿到课堂上,放手让学员分析讨论。在经验交流和共享中,达到结合实际对理论的深刻理解,进而探索解决一些工作中的难题。干部学习的理论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成为他们在工作中真正管用的方法论。

第四,必须完善培训机制,形成学风导向。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强化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与约束,是增强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内在动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形成良好学风导向的有力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一是建立任职资格制度。结合各级各类干部的岗位职责,提出各级各类干部应具备的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求,并据此设置相应的课程,确定每项课程的学分;根据培训计划,确定每年必须完成的学分,并把是否完成学分作为是否称职的基本标准之一;对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学分的,采取停职再培训等强制性措施;学分的高低还应与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以此激发干部的学习热情。二是把干部教育培训与提拔任用结合起来。在对拟提拔任用干部进行资格预审时,要把其参加干部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重要条件之一,教育培训没有达到一定要求的,一般不予提拔任用。确有特殊情况的,在任用的同时,规定其补修学分的期限和学习内容。干部任前公示也应把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公示的内容之一,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坚决杜绝不培训就上岗、不培训就提拔的现象发生。三是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必须严格考核,加强管理,对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学习成绩、在校纪律、政治表现、思想品德等情况做出的鉴定,一并存入干部档案,作为干部考核、评先评优、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总之,通过培训机制的完善,最终形成良好的学风导向。

猜你喜欢

学风领导干部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