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古典诗歌与现代散文模块整合复习问题的探讨

2009-07-07

关键词:散文诗歌语文

左 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重,与此相关,高考试题的文学色彩进一步加浓,其中古典诗歌与现代散文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以江苏省2009年高考语文卷为例,现代散文阅读4题23分,古诗鉴赏10分,两项约占试卷总分值的21%。而每年这两项的得分率又普遍较低。所以,提高高三现代散文与古典诗歌复习的有效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认为,这两种体裁在高考考查中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可以采用整合复习的模式。

一、整合复习的必要性

(一)减负增效的需要

今年6月份,江苏省“两部两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指出“有些地方和学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违规补课多、考试多、作业多、学生睡眠少等现象比较突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制约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规定“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2小时以内”,要求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根据这一精神,今后高三年级的复习时间将减少,以往我们在高二暑期、双休日补课,以及“早晨时间前移、晚自习时间后延”等违规行为将不复存在。这样,寻求经济、高效复习方式对适应教育发展形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些整合复习的方式。

(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5年起,江苏省实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确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其中诗歌与散文为一个系列,要求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一组合也要求我们采取整合的教学方式。

(三)传统文化继承的需要

学者原野牧夫说:“有人在散文中写到炊烟,很可能也就是写现实里的‘炊烟,而在诗歌里面,炊烟就代表一种生活,一种象征意义。”王珂在其《诗体学散论——中外诗体生成流变研究》中指出:虽然《诗经》的四言诗体在中国诗体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也产生了很多优秀之作,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人的情感的丰富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诗的功能及容量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四言诗便因为诗体的单薄和容量的狭小,很难适应现实的表情达意的需要。《诗经》后,不仅出现了五言诗,还出现诗体的“散文化”倾向——“楚辞”的创作。诗体的解放及“楚辞”的出现与中国散文的出现相关。随着文字的产生、丰富及物质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的进步带来了文化工具及书写方式的改进,人类的文体由最单一的诗向其他文体扩展,散文便产生了。由此可见,诗歌与散文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学习古典诗歌,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对现代散文学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整合复习的实践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诗歌与散文”选修系列中指出:“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基于以上所谈的必要性,我们在实际复习中应该对此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其具有一定的实际可操作性,以真正做到利于课堂教学,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利于考试,从而开辟实惠的课堂教学时空。

现代散文与古典诗歌的考试,在选材上其实很多是写景、状物与抒情的结合。基于此,我们从以下几点谈两者整合的实践性。

(一)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或情景

散文与诗歌是以写情为指归的,但情感总是附着在某个客观对象上,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特征。

例如,2007年安徽卷阅读许俊文的《乡村的风》,第14题就从形象角度设题:

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我们能感受到有这样几幅鲜明的图画:“风拂炊烟图”、“风吹莲荡图”、“风摇树木图”。

再以诗歌鉴赏为例,200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这样设题:诗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也是考查景象描写。

(二)包含着怎样的寓意或情感

抒情,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但是散文、诗歌的抒情比起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来,情意更浓郁。

就散文来看,2009年全国卷阅读雷抒雁《彩色的荒漠》第17题“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诗歌我们还以2009年高考江苏试题为例,设题为“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这里显然考查形象描写中体现的情感。

进行情感分析时,要从诗、文的整体人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例如2007年辽宁卷阅读臧克家的《炉火》,第21题是这样设计的,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炉火”带给入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诗歌鉴赏中,也应该从总体把握诗歌的情感趋向。同是边塞诗,有的反映思乡之情,有的体现苦乐不均,而有的则显示一种昂扬的斗志,有的反映边塞奇异的风光。同时写柳的,有的是分别时的缠绵,也有的对柳絮扬花的轻狂表示不满。

(三)体现怎样的行文思路或是结构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阅读散文和诗歌,要善于把握文章的脉络。

例如2007年四川试卷阅读赵丽宏的《焰火的变奏》,第16题“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通读全文我们就可以知道布局谋篇的特点: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

2005年高考北京卷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以选择题的形式设题“词的上篇写梦境,下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其考查的能力点也是有关诗歌结构的。

(四)注意关键词、句在诗文中的作用

散文、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能开拓意旨,成为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焦点。因此,自然就成为阅读中命题的热点。

例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I,阅读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5题要求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结合全文,这两句话的含义分别是:(1)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2)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同样诗歌中的关键词对理解其内容也有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高考湖北卷宋诗张先《题西溪无相院》中设题“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诗句,并加以说明”。显然,‘影对理解这首诗的内容起到关键作用。

(五)分析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诗歌、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等等。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

例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杨闻宇的《日月行色》,第17题是这样设计的: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高考诗歌中这类题型更是比比皆是。以200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为例,第一问“这首词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考查的是表达技巧中的修辞手法。

总之,在高三语文复习中,我们要树立新课改理念,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减负增效这一目的,强化模块的整合,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散文诗歌语文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七月诗歌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