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典型的认知

2009-07-07辛正宇

教师·上 2009年6期
关键词:认知中学语文

辛正宇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拥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而文学形象,尤其是文学形象构成的典型,无疑是这些作品中最能够打动人的地方。认知文学典型及典型化,是中学生理应了解的文学理论常识,是进一步赏析文学典型以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学典型;认知

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有如银河繁星,璀璨生辉,令人目不暇接。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章更是从中采撷的菁华,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名符其实的精品中的精品,经典中的经典。这些文学作品对学生思想和文化素质所起的作用,不仅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也是语文教材中其他文章难以达到的。而文学作品中最能动人之处,莫过于它所展示的形象,尤其是人物的典型形象。因此,引导学生认知文学典型,认知文学典型是怎样

由语言塑造的,是中学语文教师从事文学作品教学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一、引导学生感知文学典型

什么是文学的典型?有一种说法:典型就是“熟悉的陌生人”。

别里科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高中语文”)第二册第4课)中塑造的文学典型。即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也要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裹起棉大衣,把脸藏在衣领里,用棉花堵住耳朵孔,才敢外出行走。即使是闷热得透不过气的夏夜,他也要关紧门窗放严帐子,蒙上棉被才敢睡觉。他的口头禅是:“啊,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现实生活中,哪会有这种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人呢?对于这样一个文学典型,当然让人感到陌生。但是,看看我们的周围吧!当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在起步阶段,农村刚刚开始实行联产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当深圳被划为特区成为对外的一扇窗口的时候;当中国的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出现大量下岗分流人员的时候;甚至于在高速公路联网、铁路提速、电脑上网普及、股市红火的时候……从一些人内心发出的“啊,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的惊呼声中,不是可以看到一张张多么熟悉的别里科夫式的面孔吗?因此,说“陌生”,是指“这一个”别里科夫而言。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你的确很难找到和“这一个”别里科夫的癖好、习惯、气质、个性完全相同的人;说“熟悉”,是指“这一类”别里科夫式的人们而言。因为他们尽管情态相异、个性各别,却有着共同的特征:保守、固执,头脑僵化、害怕任何新的事物。既陌生,又熟悉;既是不可重复的鲜明个性,又是被许多人重复过一千次、一万次的普通共性。文学典型,就是这样一种“熟悉的陌生人”。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典型既是一个人,又是很多人,就是说,是这样的一种人物描写:在他身上包括了很多人,包括了那体现同一概念的一整个范畴的人们。”典型是通过个别来达到个别和一般的新的统一。这就是我们通过中学语文教材来认知的典型。

二、引导学生了解典型的产生

高尔基在《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一文中写道:“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从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的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等抽取出来,再把他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

鲁迅把作家创造典型的方法归纳为两点:一是专用一个人;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专用一个人,就是在创作中以某个人作为基础。但鲁迅反对把以这个人为基础创造的艺术形象与这个人本身等同起来。鲁迅说:“这就是所谓人生有限,而艺术却较为永久的罢。”因为,在艺术作品中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原型创造的形象,同样是经过了选择,经过了去糟取精,经过了典型化了的。只不过这种典型化,不是概括、综合,而是选择、提炼。作者通过选择、提炼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较重大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所以它的存在能“较为永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这种典型化的方法和高尔基所言几乎一致,只是范围更广泛了些。

先看“专用一个人”来塑造典型,“阿长”就是鲁迅先生“专用一个人”来塑造的。阿长是鲁迅童年生活中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曾几次被鲁迅写入作品中。到《阿长与<山海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6课)中,又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来写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写出了她身上的消极、落后,也写出了她的善良、真诚。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显然是经过鲁迅先生精心选择、提炼了的。鲁迅写阿长,不仅局限在幼儿保姆这个范围内来表现她的性格美,而且把这种性格美同愚昧落后相掺杂,这种典型化,沙里淘金似的让她闪烁出性格美的光辉。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则是最常用的典型化的方法,文学作品中大多数典型是用这种方法塑造的。其实,作家在实际创作中,往往是将多种方法综合在一起,创造出“熟悉的陌生人”。《陈奂生上城》(高中语文第四册第3课)中的陈奂生就是如此。高晓声说:“像陈奂生这样的人,是我多年在农村见到的一种农民类型,可以从很多农民身上看到他的某些影子,甚至在个别农民身上完整地体现出来。”《阿Q正传》(高中语文第五册第9课)中的阿Q也是这样,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原型作依据的,但他不是这个人物的写真,而是进行了广泛的概括,刻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三、引导学生解读典型的真实性

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后,遭来最大的非议是:阿Q竟然得到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作者在执笔之初,并未预料到阿Q会有“大团圆”这种可悲的结局。但当他一章章写下去时,终于意识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中,阿Q终究不可能甩掉“精神胜利法”的包袱,作者尽管希望阿Q甩掉“精神胜利法”的包袱而“生”,而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却决定了他只能背负着“精神胜利法”的包袱而“死”,除了“大团圆”,再无第二种结局的可能。这便体现了典型化中的真实性。像《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见于高中语文第四册第5课“林黛玉进贾府”),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极符合出场者的特定身份和性格,但如果把写王熙凤出场前的那种手法,生搬硬套到号称“二木头”的贾迎春身上,让贾迎春在出场前也象王熙凤那样先喊一声“我来迟了”,岂不成了背谬人物性格的笑话?典型化中的真实性便大打折扣了。

再看看鲁迅小说《祝福》(高中语文第二册第1课)中的祥林嫂,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典型。这一典型的真实性不但在于她是有生活原型的,是鲁迅少年时上坟见过的一个因儿子被狼咬死而哭瞎了眼睛的妇女,更在于鲁迅通过她剖析出封建的“四权”——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像凶恶的饿狼一样吞噬着中国劳动妇女的生命。祥林嫂的典型形象并不是那位哭泣妇女的翻版,她展示了千千万万深受“四权”迫害的中国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所以她是“真实的”。

可见,真实性是典型化的基础,典型化中所表现的是更高、更深刻的真实性。

今天,新一轮课程改革又在三湘大地吹拂起一阵春风。以高中语文而论,不但在必修模块中继续保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在选修课程中设计了“诗歌与散文”系列和“小说与戏剧”系列,随着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呼唤,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必将进一步强化。引导学生认知文学典型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能推卸的使命。

猜你喜欢

认知中学语文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四美赏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