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009-07-06郑新立

财经界·上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消费率居民消费

郑新立

在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长受阻的情况下,实现扩大内需的方针,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对于化危机为机遇、把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保持下去,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消费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今年实现“保8”的目标,而且关系到今后一个时期能不能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关系到“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不能落到实处,也关系到科学发展观能不能落到实处。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社会生产过程的终点和起点,人类正是为了实现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愿望,才产生了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现在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人类许多消费的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如果说在农业社会,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受制于供给能力增长,那么当我们学会了用现代的机器大工业来制造各类产品之后,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制约消费水平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已经转变为广大人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

3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我国人民的劳动热情,形成了强大的现代生产能力,而当前广大居民的现实消费需求明显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其中第一个转变就是要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长受阻的情况下,实现扩大内需的方针,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对于化危机为机遇、把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保持下去,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一、居民消费率过低是当前国民经济中很不协调的因素

我们的居民消费率在2007年已经降到了35.4%,2008年比35.4%还要低,降到了改革30年来的最低点。2007年生产了30万亿GDP,老百姓消费才占1/3多一点,这个比例确实太低了,不仅跟我们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相比低了17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也相差了30个百分点。在宏观经济的各个参数里面,这是最不协调的一个参数,所以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居民消费率过低,给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一个负面影响是,它使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不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步提高,降低了国民经济的宏观效益。消费是衡量宏观经济效应的重要指标,由于我们改革开放前的30年片面理解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应有提高。我们在80年代初期改变了政策,对轻化工业实现六个优先,调整了过高的投资率,所以在80年代是效益最好的时候,到1985年,居民消费率达到了52%,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从2003年起,伴随着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出现了连年下滑的趋势,2007年甚至比改革初期的1978年还分别低了13个和14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率过低的第二个负面影响是,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引起生产能力的过剩。与消费率降低相对应的,就是投资率过高或者储蓄率过高,所以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特别是最近几年钢铁、水泥、房地产这些行业投资增长得比较快。现在我们形成了6.5亿吨的钢铁的生产能力,全世界一共有多少生产能力呢?一共有13亿吨,中国正好占了50%,2007年我们生产了5亿吨钢,粗钢,还有1.5亿吨的生产能力在那儿闲着,大量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也是闲置,开工率不足,降低了国民经济的效率。

消费率过低的第三个负面影响是政府消费支出比重不断增加,助长了奢侈、浪费,在最终消费支出当中,政府占比,在80年代是21.60/0,90年代是24.2%,2001年到2006年上升到26.8%,2007年上升到27.3%,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政府开支比重过大,进一步压低了居民的消费需求,造成目前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原因有多方面,我们要进行综合的、历史的分析才能找到症结所在

第一个原因,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不同步,这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根本原因。过去30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没有能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到同步提高,因此广大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就不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同步增长,这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低的一个根本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口袋里面没有钱,看到东西买不成,有消费欲望也白搭。

第二个原因,城乡和地区个人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制约着广大中低收入群体购买力的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30年来不断下降,在农村人均纯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30%。30年来,农村人口下降的比例充其量是转移出来2亿多人,现在还有7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只购买了1/5的商品,城镇人口购买了4/5的商品。如果对各地区域乡居民收入进行对比,东部最高,其次是东北,再其次是中部,再其次是西部,西部的农民人均收入与东部相比是0.59:1。

居民收入增长慢的另一个原因,我分析是外资企业通过各种手段转移了大部分利润,使职工收入和国家税收处于较低水平。外资对我们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工业增加值里面占30%,在出口里面占58%,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里边占88%。我比较了两个企业,一个是华为,一个是另外一家外资企业,就销售额来看,华为年销售额700亿,另一个公司是它的2倍达到1400亿元人民币,华为一年交了50亿的税,外资企业一年只交1个亿的税,职工人数华为是6万人,外资企业是20万人,月工资华为是6千块钱左右,新去的大学生一年到那儿能拿到4、5千,而外资企业一个月收入1千块钱左右。看得出来,外资企业对我们经济增长贡献很大,在某种意义上出口GDP也算到我们国内,但真正赚的利润大部分在外商的口袋里。

第四个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的工业化阶段,较高的投资率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我们的城市化率水平在不断提高,到2008年已经接近45%,大批的人口由农村转入城市,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要求一个较高的投资率,以上是我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负面影响和产生的原因所做的一个分析。

二、提高居民消费率是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提高居民消费率首先应当增加居民的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要进行大的调整,在初次分配当中要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降低资本所得的比重,改变目前的初次分配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局面。

在再分配当中要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降低国家和企业所得的较多收入,降低他们的收入比重,要着重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按照我们统计局的定义,家庭年收入6万元到20万元算成是中等收入者,20万元以上的算高收入者,那么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加在一起,到2020年能够占到我们城乡居民的50%以上,这样能够初步形成一个“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以后,这对拉动我们消费增长会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

我提一个设想,就是我们能不能够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率分别提高10个和1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55%和50%,接近改革以来最高水平的1985年的56%和52%,应当说这个目标通过努力,通过收入分配结构大的调整是可以做到的。实现了这个目标,我测算了一下,每年拿出大体有5万亿元的商品,原本用于投资和出口的转变为广大居民消费,就可以让我们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将5万亿的商品变成老百姓的消费,人民的生活水平会有明显的变化。我们实现了这样一个调整,就可以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个转变,就能够真正地把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到实处。

提高居民收入的重点还是要放在提高农民的收入上。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城镇居民的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差不太多,最近几年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已经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3倍多了,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如果以相同的速度提高的话,那么他们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绝对额会越来越大。就是说农民收入增长3.3个百分点的绝对额,才相当于城镇居民增长1个百分点的绝对额,而且目前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继续慢于城镇居收入的增长速度,所以怎么样把农民的收入提高得快一点,就成为我们增加居民收入的重中之重。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指出了尽快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向,这就是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现在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1/6,农业劳动力占了所有劳动力的43%,农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只有10%多。所以农民收入低,关键是劳动生产率低,没有创造出财富来,仅靠财政转移支付,靠支农作用,效果必然寥寥。所以根本来讲还是要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而这又受制于土地的经营规模。假设一个农民平均种5亩地,按照现在的家庭条件,在平原地区可以种几百亩甚至几千亩,但是没有那么多地可种,所以劳动的预期不高,怎么办?要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一个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一个就是在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下来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

第二个措施是扩大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2005年,我们城镇居民36.7%,用于改善住、行条件和医疗、教育、通信、休闲等服务性的支出已经占消费支出的60%以上。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下降到45.5%。整个来看中国居民的消费正在从温饱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过渡。马克思讲的消费的三种类型为:生存型、发展型、富裕型,所以在向发展型过渡时期用于教育、医疗、通信和休闲特别是住和行的消费的支出,将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

第三个措施是扩大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们消费信贷占整个信贷余额的比例是15%到20%,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消费信贷的比重可以提高到占整个贷款的30%左右,所以还有很大的空间。 以汽车消费来看,发达国家汽车消费80%都是靠消费信贷,中国现在只有8%,我听说前些年刚开始搞汽车贷款的时候,一部分人恶意逃避还贷,形成了一大堆不良资产,所以银行后来就收缩了汽车的消费贷款。那么,现在我们通过建立居民个人的征信体系,建立担保这种制度,我相信消费信贷会有一个较大增长的空间。

第四个措施是调整投资结构,改善消费环境。与韩国、日本、美国做比较,中国居民目前的消费结构用于食物的消费占比最高,在这样一个消费阶段,我国的消费热点或者说增长点是要增加居民住、行的消费,即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出行条件,作为增加消费的重点。

第五个措施是整顿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良好的秩序和服务质量是扩大消费的前提条件,要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防止价格欺诈行为,让人民放心大胆的消費。三鹿事件使牛奶的消费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到现在为止,我们奶的生产量才恢复到最高水平的80%左右,前几天看一些材料,有些地方还在宰杀奶牛。国外的牛奶大量进口,因为新西兰跟我们签订了自由贸易合同,新西兰的牛奶因此可以大量地占领中国的市场。

第六个措施是合理引导消费预期,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要鼓励节能型消费、无害型消费、发展型消费、文明型消费,避免炫耀型消费、跟风型消费与奢侈型消费。

三、房市、车市、股市联动,持续、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和股票市场,现阶段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这三大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促进这三大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一个关键之处,所以要研究这三大市场的内在规律,完善促进三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把促进三大市场联动发展作为当前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战略重点。

(一)促进与保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

改善住房条件是广大城乡居民的迫切愿望,在居民消费意向的调查中,改善住房条件总是排在第一位,住宅的产业链条长,对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大。从2008年以来,城镇住宅价格涨幅下降,这是前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住房保障稳定若干政策意见,符合广大消费者的意愿,也是保证住宅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住宅业的发展必须以满足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为主要目标,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住有其居的要求,这就应当把城镇住房价格控制在与广大居民收入分配相适应的合理水平上,不能通过炒作来提高房价,制造泡沫。很多地方政府收入的50%左右来自批租土地的收入,所以房价越高,批租土地的收入就越多,批租土地的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因此助长地方政府来抬高房地产的价格。前年出台的国务院的文件就明确了稳定城镇住房价格责任的主体在地方政府,要强化地方政府在稳定城镇住房价格方面的责任。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吸取日本、香港的教训,日本和香港他们制造了房地产的泡沫,当这个泡沫形成的时候,各个方面收入都增加,经济发展又快,大家都很高兴,但是一旦这个泡沫破裂了,它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日本到现在的房价也只恢复到最高价格的50%左右,香港也在恢复,远远没有达到价格最高时候的水平,所以企图通过制造房地产泡沫来刺激经济发展,实际上是饮鸩止渴。

我们应当学习新加坡、德国等稳定住房价格、保障广大居民住房需求的成功经验。过去我在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的时候,有幸作为国务院住房领导改革小组的成员研究过这个问题,我曾到日本、新加坡、德国、荷兰专门做过房地产的考察,通过比较,我觉得我们绝不能走日本、香港的路,而要学习德国、荷兰的经验。德国的房价直到现在还跟战后50年代的水平差不多,而现在通过住宅的储蓄银行,当人口刚一出生的时候,就存一笔钱,每年存进去,政府给予奖励,是固定利率,然后到成人结婚的时候,需要买房子了,除了把你存的钱全部贷给你,另外还要给你增加一倍的贷款,住宅储蓄银行的资金相当于德国买房子的资金的1/3,德国人就是通过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稳定,进而保持了德国整个市场的稳定,从而保持了整个经济的稳定,而且据他们介绍,德国的住房问题在欧洲是解决得最好的,住房水平也是比较好的。荷兰是把住宅的贷款和住宅保险结合起来,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已经运行了100多年,也是稳定住房的价格,这些国家住宅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通过房地产价格的稳定来促进整个经济的稳定。所以国务院出台的这个政策,用以稳定城镇住房价格的目标是正确的。

当前,搞活房地产市场,重点是应当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廉租房的供给,也就是说保障型住房的建设,在这一次扩大内需中间,用政府国债的投入在3年的时间内,要建设近1000万套保障型住房,这对拉动城市的住宅建设和建材工业的发展,活跃房地产市场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改革开放30年了,这一部分人还住在棚户里面,他们的住宅没有得到改善,有一部分游牧民也需要定居,所以通过建设1000万套保障型住房使这部分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这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举措。

另外,就是要搞活二手房市场,扩大住宅的租赁市场,现在我们经改革后的住房已成为个人的私有财产,但是这些住房进入市场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障碍,我们可以通过搞活二手房市场,让年轻人收入比较低的先买旧房,然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再逐步扩大面积。另外要扩大住房的租赁市场,我想最终还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住宅市场,这方面目前还没有突破,今天我们不妨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城乡住宅市场分割大概就剩中国一个国家,城市人不可以到农村买房子,农民可以到城市买房子。韩国前些年实行一个政策,鼓励那些演员和城市高收入者到农村买房子,政府甚至给他们补贴,给予鼓励,为什么实行这个政策呢?因为他们到农村去了以后,把文明带到了农村。还有一个例子是德国,德国农村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只有1%到2%,但德国人62%住在农村,城里人住到乡村了以后,不仅把现代的生活方式、现代文明带到农村,而且他住到哪儿都会想办法把基础设施加以改善,把道路、供水、供电各个方面搞好,而且使高速公路,现代的轨道交通跟市区连接,使上班的距离也不会太远。同时,这些人住到农村以后,使生活的环境大大地改善了。

咱們提出来的城乡一体化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居住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市场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我想,能不能还有一个城乡住宅市场一体化,作为第七个一体化,咱们可以就这样一个问题来探讨、研究,现在好多地方实际上已经有所突破。

(二)扩大轿车消费

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标志着已经开始进人轿车消费大众化的时代。轿车进人家庭是中国人多少代的梦想,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到2009年l、2月份,我们国家的汽车销售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09年全年汽车产销将双双突破1千万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圆了轿车梦,实在令人高兴。

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国内汽车销售量增速下降,应当说这是经历了连续几年井喷式的增长以后的一个短暂休整,随着各项鼓励汽车信贷以及各项利好措施的出台,汽车销量的增量开始加快。汽车生产的利润占整个汽车产业的利润只有10%,零部件的供应占到20%,销售占20%,整个汽车的服务占到50%,就是包括汽车的修理、加油、美容、保险、信贷等,汽车对整个社会的拉动作用,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非常大,发达国家大概每6个就业人口里面就有1个人在汽车行业就业。所以可以说没有汽车就没有现代化,过去长期有人讲,汽车不适合中国,中国人应当骑自行车,我看你要骑自行车的话,GDP怎么能搞到一万美元?

鼓励汽车消费,第一个是扩大汽车消费信贷。前些年我们银行汽车信贷的呆坏帐大量增加,因此汽车贷款萎缩,应当通过建立一个汽车贷款的信用体系,来为扩大汽车信贷创造条件。

第二个是改善汽车的使用环境。城市的发展规划应当考虑轿车进入家庭的精心化,新建商业区应当考虑停车场的建设,国外的停车场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我国一些大城市应该及早引进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外地下停车场还有空中停车场建设的技术已经很发达了,所以我们要及早把城市的发展,住宅建设和轿车进入家庭统筹加以考虑。要减少对汽车消费不合理的收费,降低汽车使用成本。

第三是鼓励购买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中小排量的汽车。我们最近出台的汽车消费政策有了明确的规定,特别值得高兴的是,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现在中国跟国外比,我们是很先进的,并不落后,深圳比亚迪搞了一个铁电池,申请了国际专利,一次充电可以行驶300公里,充电15分钟就可以达到负荷80%以上,白天使用,晚上利用低价电来充电,电动汽车对城市没有任何污染,可以说是零排放,很有发展前途。

第四个是延长汽车的产业链,充分发挥汽车产业对就业和消费的带动作用。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要从销售、维修、金融、保险、燃料、零部件、停车、洗车各个环节来发展上下游产业,为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创造条件,扩大经济社会效益。

(三)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财产性收入,证券市场尤其是股市的行情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房市和车市,这跟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一样。台湾地区股市一上升,消费马上就上来了,股市一下跌,消费也下来了。所以要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时间不长,发育不充分,许多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管理上缺乏经验,所以股市出现大的波动是难以避免的。

为了保证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加大技术性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改善对股市的宏观调控,近几年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度建设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成效,在对股市的宏观调控上还需要进一步把握规律,提高调控水平。一般来讲,可以通过对股市供求总量的调控来实现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当股市处在上升期的时候,为了避免过热,应当适当增加供给,当股市处在下行期,为避免跌幅过大,应适当增加需求,这一次大的波动好多经济学家做了分析,我觉得分析也非常对,主要还是供求结构出现了变化。我们国家股票市场处在发展期,要进行总量的调控,认为政府对股市就是要不管,不干预,这个说法是不负责任的。要强化对股市的监管,要把对股市总量调控同行政干预区别开来,总量的调控不一定就是行政干预,要把这种调控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要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行为,促进股市的规范发展,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时时推出创业板市场,培育壮大证券投资机构。

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要实现专家理财和理性投资,壮大证券投资机构,使我国的资本市场真正发挥出对企业的评价优选功能,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同时使广大投资者能够分享到企业发展成果,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要通过资本市场的稳定和繁荣来支撑房市、车市持续繁荣,努力使房地产市场和汽车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长久不衰的支柱产业。

猜你喜欢

消费率居民消费
国内消费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经济动态效率视角下的省际最优消费率研究
新消费ABC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基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中国居民消费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