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林高校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9-07-06何明俊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调研

【摘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农林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1、以班主任做好言传身教;2、以辅导员做好生活标杆;3、以学生党员作全员表率;4、以学业目标任务评鉴作为阶段性调整;5、以日新计划作为短期调整平台。

【关键词】学风建设;农林高校;调研

学风是学校文化传统、办学理念、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性要素,是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学分建设、培育优良学风既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客观需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次调研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林产化工、园林三个专业在校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每学期初对学生发放的“学生学业目标任务实施评鉴表”以及要求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撰写的“日新计划书”开展调研工作,期间有针对性的选取部分问题学生作为个别访谈的对象。最后发现被调查对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没有任何学习目标,对各门专业课学习的目的不加了解,完全忽视了自身的学习状况与校园外激烈的竞争环境之间的关系,安于庸庸碌碌的现状;还有一部分学生也没有搞清楚进入大学学习的真正意义,利用掌握的考试技巧甚至人情技巧获取较好的考试分数,以获得高额奖学金为最终目的,并没有对所学知识真正掌握,成为有“隐患”的好学生,这些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很可能在短期内就尝到失败的滋味。

2、学习态度不端正

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端正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课堂表现、课下作业以及对所学课程的认真程度上:部分学生没有利用好课堂上教师教授专业知识的学习机会,出现听课不认真,课堂上聊天、睡觉、应付其他课程作业等现象;课下作业抱着应付的态度,要么完成质量不高,不求甚解,要么直接拿其他同学已经完成好的简单抄袭,没有做到温故知新;临近考试本应该是对本门课程学习进行全面总结的时候,很多同学则更注重考试重点的复习,并通过各种渠道窥探任课教师的出题习惯以及往年试题,比起完全掌握所学知识更在意考试成绩的高低。

3、学习计划不科学

从收集上来的调研材料分析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计划即长远目标或指定的学习计划不尽科学,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没有有计划的将所学课程串联起来,对课程设置不理解,只求门门及格,不求系统掌握专业知识;一部分学生特别注重某几门课程的学习,如英语、计算机等应用型课程,忽视基础理论性课程以及思维训练型课程,如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在制定学习计划时甚至写到不惜代价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有部分学生则完全沉浸在理论学习中,“不闻天下事,只读圣贤书”,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消除对校园内外竞争环境的恐惧感,以自我为中心,做“纯粹的知识分子”。

4、课外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对学习成绩下滑的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课外时间安排不合理,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过分积极地参加校园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社团、艺术团等,高频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认为参加活动越多对自身能力提高越大,在学生组织中担任学生干部可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并没有理解参加校园活动的真正意义;一部分学生过早的坠入爱河,没有处理好学习与爱情的关系,将过多的课外时间甚至课内时间放在谈情说爱上,甚至将恋爱作为学习生活的主线,一切事情为爱情让路,如果感情受到挫折则学习受到极大影响;还有少部分学生沉迷网络,试图通过虚拟世界的成功弥补现实社会的缺憾,起初只是用课外时间上网,后来随着学习成绩的下滑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最后直接终日与网络为伴。

5、心理素质不过硬

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学生对挫折的处理上。很多学生在“日新计划”分析书中写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是由于学习基础较差,还有部分学生并没有做好学习成绩下滑的准备,对突如其来的学习困难不知道如何处理;沉迷于感情的学生在恋爱失败后不知道怎么走出失恋的阴影;当自己碰到不公正的现象时,不知道如何规避。

二、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这是产生不良学风的主要原因。大学学习的特点是学习的主动性和开放性,要求学生在这种主动性支配下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具备踏实的学习作风。而一些学生往往不具备这种主动性。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没有规划、处于迷惘状态,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学生对学习品质锤炼不够,是产生不良学风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些学生自制力较差,严于律己、刻苦钻研精神欠缺,缺乏追求真理、勇于拼搏的精神和严谨踏实、勤奋努力地意志。学生学习心态错位和心理失衡,是产生不良学风的又一重要因素[1]。不少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渴望成功,自我评价高,期望值高,但缺乏刻苦钻研、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精神,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克服”从众心理“的毅力。

2、教师的间接影响

部分教师的行为也对学院的学风建设起到了负面影响:过分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对教学工作处于应付状态,投入教学工作的精力不足。不仅自己不认真,对学生的旷课、迟到、作弊等不良现象也听之任之,有的教师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不是努力钻研,而是走捷径,抄袭别人的科研成果。有的教师自身能力有限,不注重因材施教和知识创新与传授的能力培养,无法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风不正,自然对学风建设带来消极营影响。

3、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近年来,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竞争意识增强。农林高校作为培养林业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基地,要想在竞争残酷的用人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培养出适应当前林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人才,立足国情办学,围绕行业办专业,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凝聚专业优势和特色,否则,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学无所用,课程设置单一化,陈旧化,务必使学生产生厌学、迷茫的心理,也影响良好学风的形成。

4、社会风气的不良渗透

在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已不再是“一方净土”,社会上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涌进校园。除了正面的影响以外,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物质至上、享乐主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等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尤其是农村学生影响极大,不少学生因此而产生浮躁、好高骛远甚至厌学情绪[2]。另外,社会上一些非法传销和中介组织,抓住一些家庭

经济贫困的农村学生急功近利、急需缓解经济压力的心理,吸引或诱骗学生参与非法活动;一些网吧、游戏厅受利益的驱使,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和自制力差的特点,引诱学生长期陷进去打游戏和登录成人网站。这些都对学风建设产生了极大地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

1、以班主任做好言传身教

班主任是学生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担任班主任的老师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较高的科研水平,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班主任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最直接、最基础的实施者,是高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中坚力量,也是联系任课教师的纽带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3]。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班级每一个成员的健康成长。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工作,应定期对班主任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班主任的任职水平。

2、以辅导员做好生活标杆

搭建秘书—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一体化平台,要求所有专兼职辅导员必须在学生宿舍居住以及时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要求专兼职辅导员在生活上成为学生生活的榜样,在作息时间、学习态度、宿舍卫生等方面走在全体学生的前列,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3、以学生党员作全员表率

制定详细的“学生党员量化考核管理规定”,在党性修养、组织纪律、专业学习、社会工作、日常行为规范、群众基础六个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党员。定期召开学生优秀党员表彰大会,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带动全体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并以此带动全院学生的学习、工作热情。

4、以学业目标任务评鉴作为阶段性调整

通过填写“学生学业目标任务实施评鉴表”,及时了解学生一学期以来的思想动态以及学习态度的改善情况,对总结不到位的学生和思想有偏差的学生要及时和班主任沟通,辅导员要及时与其谈话,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学生思想上产生的困惑。

5、以日新计划作为短期调整平台

为了弥补每学期总结一次学习情况的不足,还应执行旨在提高学生自立、自强能力的“日新计划”,此计划主要是调整学生短期的学习目标及学习状态。通过该计划希望促使学生能够养成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学习思路、不断总结过去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宋明江.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8).

[2]沈爱琴.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7(3).

[3]吴颖梅.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J].求实,2004(4).

【作者简介】

何明俊(1972-)男,四川南充人,管理学硕士。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党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关于民办独立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