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

2009-07-06王雪娟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形成机理西部产业集群

【摘要】本文首先对西部产业集群的概况和基本类型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西部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的集聚条件是产业集群的外部形成条件;由竞争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的集群优势,使企业产生了集聚欲望,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动力;在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同时具备的前提下,政府利用自身的角色优势,通过“自下而上”地培育或者“自上而下”地规划最终使产业集群形成。

【关键词】西部;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一、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概况

1、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概况

在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不断壮大的时候,在西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初具产业集群特征的雏形:云南的昆明及周边地区所形成的与花卉高度相关的中小企业集聚;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旅游线路上出现的旅游产品企业集聚;云南的烟草产业集群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产业集群区;四川德阳的装备机械产业区、六盘水—攀枝花的煤炭—冶金工业基地;新疆的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的石油化工基地;陕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苹果产业集群;成都—重庆—贵州的制药业走廊基本已经呈现雏形,出现了中小企业自然集聚而形成的制药企业生产体系和原材料供应体系;重庆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四川泸州、贵州怀仁等地所形成的小酒厂集聚,在酿酒技术、原材料基础建设与供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实力;内蒙古的牛奶产业集群。

2、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主要类型的分析

(1)农村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主要是依靠当地创业家精神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以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群为典型代表。

(2)高新科技产业集群。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西部出现了由大学、科研机构等知识机构孕育形成的高新科技产业集群,陕西高新科技产业集群是它的典型代表。

(3)由大型企业繁衍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一般是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繁殖和衍生出许多与之相关配套的企业和机构。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是典型代表。

二、西部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要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分析产业集群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其次分析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哪些重要机理在起关键作用。

1、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包括:

(1)自然条件。产业集群不是随意形成的,它往往与独特的自然条件分不开。这些自然条件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和接近消费市场和原材料集贸市场等。例如云南具有举世闻名的西双版纳、石林、丽江古城等风景名胜,因此聚集了大量的旅游企业,形成了云南旅游产业集群。

(2)市场需求条件。市场需求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强大推动力。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产业集群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空间,并带来了创新压力,企业为了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不断创新,从而保持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一般情况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都有着最挑剔的需求群体,这是它们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3)要素供给条件。生产要素包括简单生产要素、复杂生产要素和特色生产要素。简单生产要素指非常容易购买到的非稀有自然资源、一般生产设备、标准化的生产技术、没有特长的简单劳动力。复杂生产要素包括稀有的自然资源、高科技的先进生产设备、简单的生产技术、有特殊技能的熟练工人以及各方面的专家和技术工程师,在全球化背景下也比较容易得到。特色生产要素指本地产业文化、制度环境、企业家精神、创新氛围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它具有非流动性、非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一般很难得到,除此以外,特色生产要素能够吸引和培养简单生产要素和复杂生产要素,是产业集群最宝贵的资源。

(4)开放的经济环境。实践证明,经济开放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的地区,产业集群的特征比较明显,而开放程度低、市场竞争弱的地区,产业集群现象就比较少,即使是完全依赖资源的产业集群也很难出现。

(5)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本。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本表现为信任、协作、规范等行为特征,以信任为核心,它能够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运行良好的产业集群往往存在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这种共同的社会文化使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容易沟通、协调、交流和达成一致,从而大大减少了交易费用,加强了集群内企业的相互依赖关系,使企业间深度的劳动分工容易得以实现,也使得产业集群内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社会潜入性。在相互信任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企业间以及企业与中介组织等辅助性机构间容易建立信任协作关系网络,而这种深深植根于本土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网络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模仿的宝贵资源。

综上所述,以上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政府可以通过优化这些形成条件来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

2、西部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对于西部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我们从对其形成方式的分析入手。

(1)西部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一般有三类:一是自发形成;二是“自下而上”地培育和发展;三是“自上而下”地规划与发展。

对于我国西部来说,利用政府推动产业集群形成是唯一的选择。根据区域成长阶段理论,西部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待开发阶段,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缺乏东部起飞时那么好的商业环境,由市场自发形成产业集群不现实。因此西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要特别强调政府的作用,通过第二、三种形成方式促进产业集群的产生,等条件适宜时,再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企业的能动性。

(2)西部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是众多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的结果,克鲁格曼认为规模报酬递增效用促进产业集群最终形成,波特用钻石模型解释了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王缉慈认为除了初始偶然因素外,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供应商的存在、接近最终市场等因素导致产业集群的产生。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形成条件共同作用形成的。产业集群外部形成条件已分析过,在此不再赘述。

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首先表现在产业集群对企业的吸引力上。这一吸引力重点体现在产业集群与单个企业相比较所具有的集群优势上,即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组织优势。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创新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形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而组织优势指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既具有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又不失小企业的灵活性,这对处于日益激烈竞争环境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产业集群的集群

优势诱使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集聚欲望,这种集聚欲望就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动力机制。

总之,本文认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为:产业集群的集聚条件是产业集群的外部形成条件;由竞争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的集群优势,使企业产生了集聚欲望,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动力;在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同时具备的前提下,政府利用自身的角色优势,通过“自下而上”地培育或者“自上而下”地规划最终使产业集群形成。

【参考文献】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李琼.发挥集群效应与培植重庆特色产业集群[J].经纪人学报,2005.(1).

[5]谢方,王礼力.西部产业集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

[6]曹雷.高新产业集群发展与知识创新[N].光明日报,2009.1.31.

[7]张明龙等.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王雪娟(1979-),本科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生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猜你喜欢

形成机理西部产业集群
彭阳县陈沟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西部在粟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基于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的西部国际型物流枢纽城市选择问题研究
企业形成机理与政治关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