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地理教学复习策略探究

2009-07-05资金成

科教导刊 2009年35期
关键词:高三定位区域

资金成

摘要本文对高三地理教学复习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理教学复习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目前的文综高考,其基本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表现为以探究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亲身体验过或在各种媒体中有所感知的、易产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复习中,教师就要正确处理好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初中与高中、案例与教材、案例与案例之间的关系,既要落实区域分布知识,又要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在传统的复习模式中,大部分老师按复习资料上的结构、顺序对某个区域进行讲授。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存在看很大差距。尽管老师也尽力处理好高、初中地理关系,讲得很详细全面,学生听得也明白,但下课就忘,到高三几乎都快忘光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三地理复习不妨作出新的尝试: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按专题的形式对初中区域知识与高中系统地理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对区域分布知识加强识图记图能力的训练,并在课前、课中,通过师生、生生进行检查。对系统地理进行疏理、归纳,对易混的概念进行分析、对比,对高、初中有机结合的知识用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1 把握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考查学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而整体把握依赖于知识体系的建立。在复习过程中,探寻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都是在学生掌握了主干性知识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复习模式将零乱的初高中知识有机也整合,将有效的知识体系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逻辑结构,为今后长期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传统复习将这部分内容放在总复习阶段,但由于基础薄弱,加之时间紧,学生此时大脑已接近“饱和”,所以再好的总结,对于学生也如“过眼烟云”,收效不大。

2 加强区域空间定位训练,让学生心中有图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往往是以区域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区域图是表现地理事物空间结构和分布的地图,是地理原理应用的基础。解答区域图类试题最关键的就是进行地理空间定位。常见的空间定位方法有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区域轮廓定位法、地理景观定位法等。然后根据有关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传统的复习模式也相当重视图的训练,节节有挂图,人人有小地图册,也进行填图训练,也告诫学生每天坚持10分钟识图练习,但能坚持下来的学生了了无几,即便记住了,大部分也是短时记忆,有的甚至是瞬时记忆。到总复习时还是因为图的“门槛高”,把一大批学生“拒之千里之外”。为把好识图这一关,教师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严把检查关,在领着识图后每节课检查,课下检查,科代表检查,对从高二到高三的每节课,直到每个人每个内容被检查,即每个学生必须全部熟练掌握所授每项区域分布内容,这样学生从宏观上就掌握了区域知识。接下来第二步再进行填图训练,从微观上掌握各区域的轮廓、经纬度,最后让学生达到心中有图,并且烂熟于心。这样就能和周边知识进行“完美链接、组合”,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

3 用专题分析,训练规范答题

文综考试综合题大多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题的难度不是很大,但采分点是很严格的,旨在考查学生描述、概括、分析、思维、判断、综合能力。好多学生自感考得不错,但分数并不高,问题就出在答题不规范,分析问题思路定势,不能多角度分析问题,采分点回答不准确。传统的复习方法,由于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对怎样答题是个盲区,往往是临到上考场才传授,即使早传授也缺乏训练。要知道一种能力的形成,不是靠老师告诉你几句话就能达到的。我们需要通过专题式的对位置的描述、位置的评价、特征的描述、成因的分析、影响因素的剖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进行规范要求,并对每个区采用案例进行训练,使学生在学新知中积累经验,深刻体会,增长能力,为日后高考总复习打下扎实基础。

4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受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理解基础,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制约。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由量变到质变。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地形区的分布及分析地形特征后,就可以在老师引导下去分析某大洲的地形特征、某地区的地形特征、某国的地形特征,某地形区的特征,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是靠老师讲授,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地通过阅读地图去观察、发现,最后总结出来的。又如,对某国或某农业部门、某农作物、农业区位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老师启发下从农业区位理论去分析,由于学生头脑中对所在地区最基本的分析要素——当地的地形、气候、河流、土壤都不知道,分析的方法、思路也不明确,导致学习过程是被动的、消极的,学到的知识也是不扎实的。我们倡导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该地的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湖泊、城市、交通等地理要素,再用高中农业区位的理论及分析方法,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自主地去发现、探究,真正地深入思考,大胆质疑,绽放出智慧火花。这样,学生学到的是鲜活的知识,是真正自已拥有的知识。

猜你喜欢

高三定位区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高三·共鸣篇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区域发展篇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