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式探究
2009-07-05胡祝贤
胡祝贤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有一个非常新颖、独特的导入作为过渡,可以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顺利进入新授内容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新课导入非常重要,本文着重从导入的有效方式方面开展叙述。
关键词创新导入成效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刚进入课堂教学,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完全从课前的状态走出来,在听课集中程度上与教师的期望具有一些差距,此时,如果有一个非常新颖、独特的导入作为过渡,可以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将学生的心收回来,顺利进入新授内容教学。此外,某些教学内容在知识性、抽象性等方面较强,需要一些简要介绍作为铺垫引入新课,缓解教学难度,便于学生开展学习。
一堂成功的初中语文课,导入就是开门的环节,导入成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成效,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通常会将导入环节作为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成效较为明显的导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浓厚教学氛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师在谈及教学经验时,都会谈及一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成效的目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身历其境的感受,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例如在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时,一位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设计导入方式时,没有采取以往常用的语言,而是开展了一次小活动:说说我的童年趣事。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上已经习惯了严肃的教学方式,教师一上课就和大家谈论这个趣味话题,学生自然很感兴趣,教师花费了几分钟,学生讲述了许多孩提趣事,一下子就将教学情境造浓了,教师乘势引入本节课索要学习的内容,将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时引入新授内容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再比如教学《端午日》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与之相符的教学情境,有位教师是这样开展导入的,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湘西少数民族的一些恬淡纯美的民风民俗,如婚嫁风俗方面,古时候有求亲、定亲、打节、上头、过礼、迎亲、送亲、添箱、拜茶、三朝饭、回门、陪郎膳、插带等,繁琐而讲究,如今即使属自由恋爱,仍需请人说煤,经过说媒、讨八字、送彩礼、订婚、娶亲、回门等仪程。通过介绍这些趣味知识,营造了浓浓的少数民族风情氛围,创设了与课文相适应的教学情境。
2 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包含信息容量较大、表现方式更加灵活、趣味性明显增强等。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
例如在教学《凡尔塞宫》一文时,由于学生生活条件的限制,真正到过凡尔塞宫的学生寥寥无几,甚至没有,在学生普遍缺乏对教学内容直观感知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就像纸上谈兵,哪怕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说得天花乱坠,学生也不一定提起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某位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新课导入,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向学生播放了一段从网站下载的介绍凡尔赛宫华丽景象的影音资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顿时被有效调动起来,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建筑说明文,在学生眼里变得栩栩如生,增强了教学成效。再比如教学《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像资料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位教师在开设示范课过程中,就选取了渡江战役影片中我军英勇渡江和攻占国民党总统府这样两个经典场景的影响资料,作为导入新课的简要介绍,接下来进入新课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被激发出来,效果非常明显。
3 开展背景介绍,清除认识感知障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在理解上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为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较典型的有介绍高科技的文章、部分古代诗词意境的感悟等,在这样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新课导入的重要作用,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些背景介绍,帮助学生消除一些感知方面的障碍,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奇妙的克隆》一文时,作为初中生,对于克隆这样一个高科技产物并不十分了解,与自己的生活联系也很少,许多学生对于这样一个科技概念原本就没有直观的了解,缺乏感知基础,对教师即将开展的新授教学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导入过程中开展一些与此有关的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克隆绵羊“多莉”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多莉完全继承了其亲生母亲一体细胞提供者一多塞特母绵羊的全部DNA的基因特征,是多塞特母绵羊百分之百的“复制品”,目前,生产哺乳动物克隆的方法主要有胚胎分割和细胞核移植两种。通过背景导入让学生(下转第47页)(上接第43页)对“克隆”概念具有初步认识,便于开展下文教学。
4 剖析教学题眼,紧扣教学重点难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题眼是一篇文章的总抓手与切入点,教师开展导入时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环节,通过对题眼的剖析,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开展思维与探究活动,从而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实现有效突破。
例如在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时,有教师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大海、森林、沙漠,这些天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神奇景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沙漠。谁能用一个词概括沙漠?(生答:神奇、奇怪、奇异等)好,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沙漠神奇在哪里,请同学们首先认真浏览全文,找出文中沙漠的神奇之处。教师通过富有激情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文章的题眼紧紧抓住,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为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奠定了基础。再比如教学《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时,教师可以抓住“骄傲”这一题眼进行导入,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感悟到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的是民族的神圣使命,具有强烈的为人民服务愿望和坚定不移的斗争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其高度献身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美理解。
5 温故导入新知,构建完整知识框架
温故而知新,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许多内容具有前后之间的紧密联系,在题材类型、表现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是相通的,教师可以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入手,以复习旧知入手导入新课。
在导入线索上,主要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开展。一是以作者为线索,例如在教学《成功的花》时,教师可以作者为线索开展导入,有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在以前一定学过冰心许多文章吧?有哪些呢?(学生说一说),冰心的文章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今天,我们还要一起来学习她的另一篇文章《成功的花》,以作者为线索,顺利进入新课的教学。二是以表现思想为线索,例如在教学《父母的心》一文时,教师就可以从课文所要表现的“至爱亲情”主题为切入点,从已经学过的相似主题文章入手进行导入,有的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已经通过《背影》感受到了浓浓的父子深情,今天将要学习的文章同样表达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对照自学要求开展学习,以相似的主题导入新课,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三是以作品题材为线索,如在教学诗歌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以前学过的诗歌入手,进入新课学习,做到温故知新。
综上所述,新课的导入是一门艺术,对新课的教学成效具有较大作用,成功的新课导入可以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教学活动。教师在导入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形式与方法的灵活,还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注重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实现提高教学成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