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心得
2009-07-05常冬美
常冬美
摘要《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是由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所写,作者对于整个战争中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并力图通过文字表现出这种情感,同时作者在文中大量的使用场景描述,在令人有些眼花的细节描述中夹杂着淡淡的心理活动.因此,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应当设置如下:(1)让学生们认识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在小说尤其是记叙文中所起的作用;(2)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时了解战争的本质根源;(3)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关键词教学目标心理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是由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所写,海因里希·伯尔曾在二战时期加入德国国防军服役,并在战争期间被俘,参与战后的重建工作。应该说,他对于整个战争中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那种盲目的,被误导的战争热情,与面对冷酷的战争结局时的痛苦与反省,促使其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便于是他的作品之一。
1 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进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的教学工作的时候,学生普便的反应是“不懂”“难以理解”。学生们存在着这样的阅读困难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篇文章在阅读时,如果没有学习了解当时德国处于战败前的历史,就难以理解作者在文中大量的场景描述,同时,作者的写作手法,大量的场景铺垫性描写,令人有些眼花的细节描述中夹杂着淡淡的心理活动,这样的手法令学生们有些困惑,难以体会到阅读的快感,这也是这篇文章在教学时应当注意的重点所在。因此,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应当设置如下:(1)让学生们认识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在小说尤其是记叙文中所起的作用;(2)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时了解战争的本质根源;(3)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2 问题引导阅读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文章,让教学活动更加顺利的进行,应当在进行授课之前,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文章,“我”是谁?“我”到底受的是什么伤?“我”是不是在母校?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导读,能让学生们对文章产生一个大致的印象概念,从而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容易达成.
“我”是谁?“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我”又是一名中学生,“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文章的结尾使人眼前一亮,所有的谜底在此全都被揭开,这是什么写法?这种写法的作用是什么?
这就是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更能引发人的深入思考,产生心灵的震撼,更好地揭示主题。这种写法在小说中最为常见。 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们熟悉这种写作手法,了解它的应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我”对母校的确认,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的证据,但都被“我”一一“否定”,最终是缘“我”在三个月前用六种字体书写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句话才得到真正确认,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写作结构?
在众多的证据下,“我”为什么对自己的母校不敢确认?为什么直到铭文出现时才敢确认?确认是母校后,我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情节?(其一: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确认”?其二:作者为什么要把“我”安排在自己的母校?)作者为什么要把“我”安排在自己的母校?
3 揭示战争的本质
通过以上的分析引导来的启发学生们思考战争造成的伤害,以及战争的残酷性: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到处充满着血腥味,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使人感觉到战争与文明发生了强烈的冲撞,战争是对文明的摧残。
同时,小说中的“我”经历了这场战争,并且“失足”、“失手”,几乎“失身”,可谓“英勇无比”,他这一“壮举”有没有得到同胞、国家的认可?“我”当时是以什么样的目的或心态去参战的?而今“我”后悔了吗?醒悟了吗?
我原以为受重伤后,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哪怕是得到别人的安慰;没想到我多次因疼痛难当而叫喊,却无人理会,面对的而是别人的“冷漠、无情”,“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我失声呼叫,医生和消防队员愕然地望着我,可是医生只耸了耸肩膀”……
我原以为为了那句话,我的名字可以刻到“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的纪念碑上,如此青史留名,没想到“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我原以为听到的炮声是多么的惬意、粗犷、高雅,“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没想到那是“熊熊大火”、“红光和黑烟交织”,它吞噬了我的双臂和右腿,让我欲生不能,欲死不能。花季的年龄,却过早地凋零了……
他是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的一个代表,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他幼稚、无知,他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上了战场,又糊里糊涂受了重伤回来,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只是那句话让他去的,他狠狠地被欺骗了。充当了战争的炮灰。
再读结尾,体味悬念的作用:有捉弄人的味道,具有讽刺效果。“牛奶。”我喃喃地说……
至此,所有的迷底都已亮出,纳粹的欺骗下,一个本应当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就此上了战场,失去了自己的肢体,无人同情,无人关怀,独自一人在昔日的学校反思着这一切。当引导学生学习完整篇课文时,学生们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对于写作手法的了解,以及作者所要表达出的那种情感的体会,必然会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