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维技术发展给运动规律教学方式带来的新思考
2009-07-05时一铮
时一铮
摘要计算机三维技术的发展把动画的表现形式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给动画创作者们提供了无限可能,同时,三维技术的发展也给学校动画教育者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动画运动规律传统手绘三维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动画,是一门运动的艺术。对动画的运动规律的学习与研究是每一个专业动画创作者的必备修养。运动规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被作为动画专业的重要课程,且一直以来都是以传统手绘动画为主要教学方式。
目前,国内个别艺术高校在动画运动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了新式的“三维教学”方式。这种所谓的新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动画运动规律教学时采用计算机通过三维动画软件MAYA或者3D MAX等来进行教学。同样,学生也要学习这些三维软件并进行初步的制作。在计算机3D中制作动画只需要把关键时间点上的动画制作完成,就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动画帧的绘制工作,对传统动画制作带来了巨大影响。三维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利用三维软件进行运动规律的初步学习是不合适的。原因如下:
(1)传统的手绘运动规律教学方式,是经由众多国内外动画大师以及动画教育前辈们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通过实践验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受到动画从业者的广泛认同,也是目前高等教育和专业培训机构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方式;而运用三维动画软件进行运动规律教学,是一种伴随计算机技术发展产生的一种阶段性的、随机的一种教学方式,还没有经过系统的检验是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2)从运动规律的学习过程来讲,作为传统运动规律的一贯教学方式的手绘运动规律教学,它的整个学习过程大概有以下几个步骤(以人物的运动规律为例):①对基本的运动规律理论知识进行了解;②在专门的动画纸上,利用拷贝台进行手绘训练;③利用动画动作检验系统进行拍摄;④在动检系统中设置动作节奏;⑤检验生成的视频动作是否符合运动规律。
其中②、③、④、⑤这四个环节根据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不同是一个绘制→拍摄→设置动作→检验动作的反复多次修改、多次检验的复杂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具备了相应的手绘基础,他们很容易就可以通过铅笔勾画出自己想要的形象和动作来。同样,当他们通过动检系统对自己绘制的动画进行检验时,如果发现错误只要把错误的几张画挑出来进行修改或者重新绘制就可以了。
而利用计算机三维软件进行运动规律教学的过程则是这样的(以人物的运动规律为例):①对基本的运动规律理论知识进行了解;②在计算机三维软件中建模→贴材质→设置关键帧→渲染动画。
从上面这个制作过程来看,通过运用计算机三维软件进行教学和学习,过程显得简单化了。事实远非如此:第一,在MAYA(这里以MAYA为例)中建模,对学习者的绘画基本功的要求比较高,它需要学习者对人体结构了解十分精确。如果学生对人体的了解稍微有一点点的模糊,或者对所创作的人物稍微有一点马虎的话,创作出来的人物模型就会产生变形。对于学习运动规律的初学者来讲,对一个结构准确的正常比例的人物进行动画运动规律训练都是有一定困难的,更何况是对一个扭曲变形的不正常人物?第二,学生在从建模到最后的动画渲染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制作时间,在这一点上教学时间就很难得到有效保证。而且,当学生们在前期准备阶段花费很多时间,而到了关键帧设置之后发现设置的动作不符合运动规律时,返回去从头修改的漫长过程将会极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效果,继而影响到课程的整个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这一点较之传统运动规律的教学方式存在更多不利因素。
(3)手绘基础是一切动画学习和制作形式的必备条件。传统的运动规律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从纯绘画表现形式向设计专业表现形式转变的机会,这个基础转换的机会对学生今后专业的发展起到很关键的转折作用,是动画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单纯的机器技术不能替代的关键环节。
除此之外在三维动画制作中还有很多亟需纠正的动画观念,比如:在三维动画中,很多人认为三维软件的透视视图本身就是完美符合透视规则的,所以不需要考虑透视。其实不然,在一个模型的制作当中,一个不懂透视的人制作的人体一定是很不自然的。
综上所述,在三维动画理论中对传统绘图和动画技法的全新诠释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重点在于经典二维动画规律的三维化。在还没有找到另一种更成熟有效的教学方式之前,教学还是稳步发展比较实际。所以,对于运动规律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来讲,改革创新有必要,但三维技术不能盲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