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抽象艺术欣赏教学

2009-07-05

科教导刊 2009年35期
关键词:蒙德里安米罗吴冠中

钱 芬

摘要抽象艺术教学一直是高中美术教育的难点。但是抽象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闪光的一页,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中学生有必要了解抽象艺术。本文通过长期的实践,来阐述对抽象美术教育的体会和构想,让高中生感受和欣赏抽象艺术。

关键词高中生抽象艺术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我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抽象美术欣赏难于具象美术欣赏,学生在面对抽象美术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特别是联系到作品名称时,学生觉得犹如雾里看花,更不用说去评价作品。欣赏一些如毕加索、蒙德里安、达利、吴冠中等大师的作品时,学生常会感叹“这些画我也能画!。太简单了!”“怎么像儿童画呀!”。很难用理性的思维去评价作品的真正内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一方面是由人的审美逻辑所决定的,无论是认识自然规律还是审美,人们都是从表象入手,然后深及内部,也就是先从感性入手,再到理性的深入。具象的美我们可以认作是感性美,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在自然界中感觉到,因为具象美在现实世界中是有原型的。抽象的美彻底抛弃了物象和事的外表,它是艺术家对物象或事内在本质的挖掘,表现的是内在美,如形式美。所以从审美逻辑上人们更容易领略具象美。另一方面在学生的中小学阶段,所接触的美术课程中艺术实践多于艺术欣赏,强调的是技法的训练,也就是“术”,而今天的美术教学把“美”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学生却缺乏对抽象美术的审美经验。

在现实教学中,该如何引领学生接受抽象美术并与之对话呢?通过长期的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对抽象美术教育的体会和构想。

首先了解教学对象。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教学必须要了解对方的需求点。在进入课堂之前先通过问卷调查,意向测试等。例如提供多幅简单的抽象图形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或是让学生写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抽象美术或造型抽象的生活用品,例如汽车、家庭装饰品、小家电等,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素养及对抽象美术认识的程度或兴趣。

其次,鼓励学生在课余收集自己感兴趣或好奇的抽象作品,例如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米罗、马蒂斯等的作品或东方的书法篆刻作品。教师将这些作品及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并布置在美术教室里。同时可以收集一些音乐例如学生熟悉的大制作影片的配乐、古典名曲等。

再次,基础知识的铺垫。没有基础知识的学习,直接让学生欣赏抽象美术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抽象美术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有自己产生的生活土壤,它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朵奇葩。结合历史知识和网络资料让学生对抽象美术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对学生已找出的抽象美术的不同类别的代表人物进行简单的介绍。

在做好以上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按类型安排课堂结构。

(1)专题型:即通过对归类的作品和资料进行分析选出学生较赶兴趣的几组进行专题欣赏。对米罗的系列作品进行赏析,例如《哈里昆的狂欢》、《加泰隆风景》、《星空》等,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作品之间相互联系,发挥想象,大胆评价。米罗的艺术是自由而抒情的。他的画中往往没有什么明确具体的形,而只有一些线条、一些形的胚胎、一些类似于儿童涂鸦期的偶得形状。颜色非常简单,红、黄、绿、蓝、黑、白,在画面上被平涂成一个个的色块。看起来,这些画自由、轻快、无拘无束。但是,如果你认为它们是一蹴而就的,那你就错了。它们其实是艺术家自由幻想和深思熟虑相结合的结果。正如米罗自己所述:“当我画时,画在我的笔下会开始自述,或者暗示自己,在我工作时,形式变成了一个女人或一只鸟儿的符号……通过专题型的欣赏让学生以点切入,挖掘代表人物的作品特点。

(2)解构型:即通过多种风格的抽象作品寻找抽象作品的绘画语言。由于抽象美术已丧失了事物的表象因素,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好象很难理解,更不用说如何运用它去进行表现了。所以可引导学生去解构抽象作品,寻找作品中的绘画语言(点、线、面、色彩等)。在此可选择蒙德里安的《红黄蓝》、吴冠中的《春曲》、波洛克的《男人和女人》进行联系欣赏找出画面中的形式语言。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由线条和色块构成的,所以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与要素,并运用不同色块的大小带给视觉上不同的重量感来达到画面的视觉平衡;吴冠中的《春曲》由富有节奏的线条,鲜明纯正的色彩、明亮的色调表现春天诗一般的意境;波洛克的《男人和女人》此时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几乎已经完全被抽离。一眼看去很难辨认出画面上的两个人物形象,整个画面充满了浓烈的色彩和强烈转折的块面,干枯与湿润的笔触交替出现。在颜色上,画家采用浓烈的红色和黑色来覆盖,似乎表达画家对女性的某种强烈的认识和感受,似爱似恨,倒是画面上竖放着的两个眼睛图形带有一丝妩媚和性感。画面右边的男人形象给人感受最强的是那个黑色的、布满奇怪符号的长长的矩形条块,男人被周围奇怪的形状所包围和侵蚀,表面看似宁静而又内心汹涌,可以说这是一副貌似平静实则激烈的绘画,即使沉默也是摄人心魄的。在对抽象作品结构赏析的时候仅停留在听、想、看这个层面是不够的,还可以请学生自己动手去切身体会线条、色彩在画面上的变化。

(3)感悟型。抽象美术的欣赏别强调绘画(下转第16页)(上接第11页)同音乐的结合,音乐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是最抽象的,一首曲子通过节奏的快慢,韵律的高低来表达情感,而抽象美术也正好是通过形式语言的变化来表现节奏、旋律、情绪,可谓是异曲同工。吴冠中的抽象作品用配乐法来感悟最为典型。吴冠中先生学贯中西,长期致力于视觉艺术形式美感的研究与探索。他的抽象绘画作品一向被认为极富音乐美感。他非常注重画面中点、线、面的组合与搭配,以及色彩的情感表现所形成的强烈的形式感。而造成这种形式感中内涵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又给观众以强烈的音乐美的动感享受。所以在引导学生欣赏抽象作品时可配上音乐去理解画面中的形式语言,感知作者作画时的情绪。

(4)参观型:限于条件,学校不可能有众多实物艺术品来供教学使用,尤其是工艺美术、建筑等,如果将学生带到博物馆,同专门的工艺品商店进行实地参观欣赏,其效果便会十分理想。

加强“抽象美”教学,是克服美术教学缺陷,弥补学科教学失衡的有效手段。“抽象美”教学在启发学生认识造型形式规律,引导学生体验审美情感,训练学生熟悉视觉要素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相信在抽象美术教育中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主动性,能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猜你喜欢

蒙德里安米罗吴冠中
春江水暖
米罗:一生像孩子一样画画
吴冠中追画
蒙德里安作品五幅[荷兰]
这不是简单的格子,是蒙德里安心中的宇宙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带蒙德里安一起回家
风格派的巅峰
“米罗制造”梦幻版画体验展2015/10/31 — 2016/01/03芮欧百货(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