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书生教育思想对现阶段小学教育的启示

2009-07-05傅春光

科教导刊 2009年35期
关键词:魏书生班级思想

傅春光

摘要本文介绍了现阶段小学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其特征,对比研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将他思想中先进的一方面融入小学教育领域,得出现阶段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魏书生教育思想小学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1 新课程改革的成绩及面临的问题

1.1 基层小学的教学现状无根本性的改观,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1) 教学观念与教学内容。把知识当成定论,当成了死的教条。然而在教育中,我们把课本知识当成了定论,看成是“绝对真理”。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学习者心理世界的差异性。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中过于简单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偏向:相加性偏向,忽视具体条件的限制;离散化偏向,将连续的过程简单当成一个个的阶段来处理;将整体分割为部分,忽视相互联系。

(3) 教学评价及实际效果。传统的教学评价它以学科价值为本,以知识技能体系为目标参照,以教师为中心,重结果,直接导致了学生以下问题的出现:思维能力的薄弱;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初级水平上,难以产生广泛、灵活的迁移;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

1.2 班级管理制度的落后

在现阶段的广大中小学中,传统的教师一手包办的班级管理盛行,它有陈旧、狭隘、片面三个特性与新课改要求的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力的要求不相符合。

2 魏书生教育思想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1984年曾指出:魏先生“是个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对于魏书生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2.1学习

魏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法,也被一些研究者称为“六步教学法”。包括以下六点: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日结。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点上,魏老师也有其独特的见解,笔者在阅读其著作后,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激励。目的激励是指通过让学生明确树立学习生活、人生的目的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研究表明,有目的的人比没有目的的人更珍惜时间,做事更认真努力,更善于安排计划。

(2)榜样激励。榜样激励即通过伟人、同龄人、身边人中的榜样对学生进行精神上或行动上的激励。在同龄人、身边人一点一滴的激励中,自己更远大的理想才有基础,才能逐渐形成”。

(3)竞争激励。课堂教学中,魏书生经常开展一分钟竞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有效的激励作用。

(4)自我激励。魏书生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一分钟竞赛,使不少学生养成了自我竞赛的习惯。自我竞赛使学生增强了完成任务的紧迫感,提高了学习效率。

2.1班级管理

(1)民主。教育民主在一定程度上是参与的民主。魏书生的教育参与可以分为“集体参与”与“轮流参与”。“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学生按学号轮流抄格言,也是每天轮到一人。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班级集体的热爱与做事的热情与责任心。

(2)责任感。在魏书生的班级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责任心激励着每一个人都积极地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

(3)互相监督。通过对班组成员责任或义务的监督,来督促班级成员完成好自己的责任或义务。

3 总结

(1)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求老师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努力防止离开学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纲、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

(2)教师要放低姿态融入学生,促进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

(3)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性。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要培养符合新形式下的新新人类,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在发展个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们的管理能力与自立。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综观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和现阶段的教育实际,老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需要多方面的技能。要做好继续教育课程的科学设置,使教师自身的知识永远保持最新,对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魏书生班级思想
班级“无课日”
魏书生:为“教书”而生
魏书生:改革最重要的是守住常识
挑重担才是“占便宜”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