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2009-07-05王晓英
王晓英
摘要:山西作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在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促使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先进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煤炭企业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结合山西省煤炭企业特点,构建了山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关键词:山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139-02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和输煤大省。山西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和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山西拥有如此优厚的煤炭资源,但是,整体经济的发展却一直徘徊不前,主要表现为结构不甚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科技水平不高,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煤炭资源面临枯竭而且浪费严重,大气污染,水资源破坏,地表塌陷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在新型能源与工业基地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山西煤炭企业的发展道路该怎么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以尽可能低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代价,实现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山西煤炭经历了高强度、大面积的开发后,现状如下:
1.浅层煤炭资源衰竭。全省煤炭资源除已开采和在建项目占用外,剩余储量为1 532.3亿吨,特别是动力煤中,浅层侏罗纪煤仅占1.6%,而深部的石炭二叠系煤占到98%。
2.煤质逐渐变差。石炭二叠系煤属于高硫高灰煤,含硫量一般在1%-2%之间,而优质侏罗纪的低灰煤将在近10~15年内枯竭。
3.煤种市场结构将会发生变化。由于全省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中,炼焦煤为1 506.2亿吨,无烟煤49 719亿吨,分别占到全省煤炭总量的53%和18.70%,占到全国同类煤炭探明总量的56.8%和46%,因而在这两大煤种上,对市场仍有一定的调控能力。
4.资源的勘探程度低。地质工作程度极低,可靠性差的煤资源量和远景调查资源量相差很多。
5.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例如,开采条件比较复杂,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不相适应,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开发。
二、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山西作为一个煤炭大省,逐步形成了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体系,然而,随着采矿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其经济增长仍以低层次、粗放型和外延型为特征。
1.企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产业集中度低。山西省多数煤炭企业的生产规模偏小,小、散、乱问题突出,既不利于一次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也不利于煤炭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2.煤炭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劳动生产率低,安全事故居高不下。近年来,山西的煤矿瓦斯爆炸、水害等特大事故频发,煤炭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3.采出率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煤炭资源管理工作薄弱,煤炭资源勘察和开发秩序比较混乱,煤炭回采率低,焦、肥、瘦煤等稀缺煤种得不到有效保护,资源浪费触目惊心,造成了回采率低、资源利用率低以及水、土地资源的无序占用和破坏严重,城市空气质量大幅超标,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负外部性强。
4.煤炭产业链短,高附加值产品少。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山西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深度加工产品所占比重极低,能源产品和技术基本上停留在初级阶段,煤炭产品结构调整和综合加工利用步履迟缓。
5.国有企业负担过重,经营管理落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开采资金投入不足与产品销售的低价格导致山西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主要的设备老化,技术更新资金缺乏,机制转换较慢,管理方式粗放,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6.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前些年煤炭经济运行比较困难,资金短缺,造成了煤矿安全装备费用欠账较多,而现行政策又不能及时改进,从而使历史欠账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职工收入低,处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差的环境中;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较低,特种人才严重短缺。
三、山西煤炭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的意义
(一)循环经济的界定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从经济层面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是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全社会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从宏观上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从微观上改变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强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实现持续振兴的必然选择
传统煤炭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仅实现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步,获得了有限的煤炭开发价值,而把煤炭的深度开发和使用价值拱手转让给了下游用户,从而使自己一直处于基础的、粗放低效经营的状况和相对从属的社会地位。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新型的煤炭企业发展模式是煤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
四、山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伴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炭企业在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煤炭资源造成了触目惊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环境形成极大威胁。因此,进入新世纪,煤炭企业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将传统经济活动“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流动改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模式,通过向“两低一高”的煤炭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理想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模式设计:
破坏土地的修复利用←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精煤→用户
↓ ↓ ↓
新生土地资源 矿井水资源化洗矸和煤泥
↓↓
制砖、砌块、水泥矿区第一产业 矿区供水业、发电
↓ ↓
矿区高耗能产品开发粉煤灰→建材
此外,煤炭开采后形成的地下空间可能用于商业仓储、固体废物永久处置等。产业链每延伸一步,就增加了煤炭加工转化带来的附加值,同时减少了废物排放。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通过单个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将进入个体生产系统的物质、能量减少到最小,废物的产出达到最少;通过多个企业间组成生态工业链,将上游企业的代谢物变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从而使整个生产系统内的能量、物质实现梯级循环利用。
五、山西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优化煤炭产业组织
优化煤炭产业组织的目标是优化煤炭产业的市场结构,建立规模经济与竞争兼容的寡占型市场结构,是优化煤炭产业的市场行为,形成一种在政府产业政策干预下的煤炭企业之间竞争与协调有机结合的市场行为。所以,优化煤炭产业组织可以提高煤炭产业的市场绩效,使整个煤炭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的建设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所以,要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和共用技术;充分调动政府、社会、企业资源进行重点攻关;以多种有效形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煤炭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研究开发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建立起技术支撑体系。包括污染治理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煤炭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祸合共生技术。
(三)加强对煤炭产业的财政支持
鉴于长期计划体制的低价政策导致煤炭企业发展基金严重匾乏,因此,建议对煤炭企业给予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政策。对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工艺与设备的企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和土地使用税,或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加速折旧等政策,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应充分考虑煤炭企业的实际,改进成本核算体系,增加环境成本,通过理顺煤炭成本价格机制,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促进企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创新有利于促进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
为了促进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国家应实施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矿业权管理模式,完善矿业权管理体制。在维护国家对煤炭资源所有权权益的前提下,以矿业权的有偿使用为根本,通过拍卖、招标、挂牌等竞争方式,实施矿业权的出让和转让;地方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设计激励手段,搞好各产业间产权的整合;国有煤矿应加大股份制改革力度,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
(五)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加强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使煤炭企业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开展循环经济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培训力度,采取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使企业逐步树立“绿色经营”的理念,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把实施循环经济作为煤炭生产的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