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子女成为他自己

2009-07-03

妇女之友 2009年6期
关键词:父母心天下父母变性人

有句耐人寻味的话说:家,应该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

天下自认为尽到责任的父母很多,但真的能让孩子感到“不管我变成怎样,我都可以回家”的家庭,并没有想像中的多。

家是爱的窝巢,但也可能是人们压力的最大来源。绝大部分的人,一生都在“我该给家人一个交代”的压力下生存,我们很在意自己是不是有辱祖先、对得起父母、可不可以被家人接受与祝福。

天下自认为开明的父母很多,但能接受孩子改变性别的很少。

如果孩子忽然想变性,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母,通常都会觉得“我到底做错了什么?”用他们的自责,使孩子们怯于回家。

最近,我看到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位计算机程序设计界有相当知名度的程序设计师,把“男生的名字”改成“女生的名字”,在博客中告诉大家:我已经变成女生了,所以,请用阴性名词称呼我。

原本是男孩的他今年二十五岁,完成了变性手术。他说,多年来,他与社会隔绝,完全生活在网络上,因为,他很确定自己是女人,却跟社会期望相反,这种状况造成他的焦虑。于是在家人及爱人的支持下,“她”决定要变成女人,接受一连串的手术。

“她”很勇敢。但最感人的是她的父母。从小为让她接受健全的人格教育而尽心尽力的父母,在儿子决定变成女儿之后,都全力支持。父亲对媒体说:以前总希望有了儿子之后,还有个女儿,现在愿望实现了。

他们说:“我充分信任我的孩子。如果她觉得性别的转变可以让她更快乐—又不会伤害任何人,没有理由不接受。”

他们唯一担心的是,不少人不尊重变性人,怕他们对变性人不友善,伤害了自己敏感的孩子。

我想要对这一对父母敬礼。他们的确是开明且心胸开阔的父母。

他们知道,这是“天意”,是扭转不回的倾向,也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做他自己。

这不是任何人的错,只是孩子的选择。

虽说天下父母心,但父母心多半无法脱俗,如果孩子有违常理,都希望他“正常一点”,管他快乐还是不快乐?

于是,家就变成“除非你放弃做自己,你才能回去的地方”。

这个例子感动了我,真正感人的亲情,并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是“望子女成为他自己”。编辑/周六

猜你喜欢

父母心天下父母变性人
天下父母心
天下父母心(男声独唱)
特朗普不许变性人入伍
最柔天下父母心(例文)
高等教育中的三心与启发式引导
印尼建世界首座变性老人之家
《父母心》教学设计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