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澧州大鼓的艺术特征与现状调查

2009-07-03陈君凡

人民音乐 2009年6期
关键词:澧县大鼓唱词

澧州大鼓是湖南澧县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从现有资料来看,起码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古老的地方曲艺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却始终是当地人民精神生活的主要食粮,而且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也正是我对澧州大鼓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的理由。

一、澧州大鼓的艺术特征

1.音乐特征:

澧州大鼓的音乐是一种叙事性的音乐体裁,音乐的曲调特征与当地的地方方言紧密相连,由于澧县的基础口语是澧州官话,其声调偏低,语气平直,声调缺少“四声”(去声),以“一声”和“二声”为主,语调通畅舒缓,其句势逐渐偏低,有明显的“下落”感,因此形成了澧州大鼓音乐曲调的“平腔口语特征”,音乐旋律平直朴实。

澧州大鼓的音乐调式一般以五声宫调式和五声徴调式为主,调式发展时常有转调的现象,由于方言的原因,在旋律进行中还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偏”不“正”的音,音程关系不是完全的全音与半音的关系,恰恰因为这些不“偏”不“正”的音调而形成了澧州大鼓特有的音乐风格。

澧州大鼓的曲式结构和乐句结构一般是以歌词内容而分,它的篇幅很大,演唱有很大即兴性和随意性,但是其乐句结构却是完整和严谨的。从外部结构形象上看,澧州大鼓大都为上下句结构方式。

后来大鼓演变出说鼓形式,音乐曲调有的由民间小调变化而来,有的则脱胎于地方小戏“花鼓戏”音乐。

2.伴奏形式:

澧州大鼓的伴奏除特殊的曲目加铜锣外其他一律用鼓点伴奏,鼓点的节奏极为丰富,特征明显,节奏音一般分为八分节奏、十六分节奏,很少有附点、切分、三连音等特殊节奏。节奏富有动感。鼓边音、鼓心音和鼓梆音构成节奏三种骨干音色,十分动听,唱到激昂之处,打鼓就异常激烈。

后来,伴奏又加入唢呐和铜锣,甚至还加月琴为伴奏增加了更多丰富的色彩。唢呐吹奏一般在段落之间,开头和结尾也有规定的曲牌。曲牌一般有大闹台、中闹台和小闹台。

3.唱词内容及特征:

澧州大鼓的唱词内容开始都为民间传说、为死人请亡和历史文学唱本,有的一场下来要一个晚上甚至几天才唱完。澧州大鼓的唱词大体分五类:一类是说书,如:《白蛇传》、《西游记》等;二类是民间传说;三类是请神劝亡的迷信唱词;四类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和事;五类是即兴赞词,如夸奖人家媳妇、儿郎等等。解放后,鼓词还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等等。

澧州大鼓的唱词都是用民间俗语,方言为多,且用方言押韵,一句基本用七个字,后来有用十字句。由二句、三句、四句、六句、八句为一组,多组构成一段。每段要求一韵到底,常用韵 十个半:天、地、人、和、龙、虎、豹、豺、黄、花、黑(半韵)。

4.流派特征:

澧州大鼓经历了叫化子—打鼓匠—民间艺人三个阶段,经过400年的锤炼和艺人们的不断完善,现已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以“澧州官话”为体系的四大流派:即“西调”、“东腔”、“南板”、“北路”。

“西调”:此派艺人集中在澧县西部大堰挡镇一带,其代表人物和祖师爷叫李启正(已故),此流派演唱以情节见长,其唱腔和板式激越流利,转腔圆滑,唱词不受七字句的限制。曲式结构较为灵活。值得注意的是其唱腔里融有少量的地方小调。后来,李启正的徒弟周继阳、毛绍斌和徒孙周子房在澧县名气很大,西调也因此在澧县产生很大影响。他们演唱特别讲究韵味,风格细腻轻柔,耐人寻味。

“东腔”:此流派艺人集中在澧县东部地区红湖区一带。这个流派演唱时善于抒情,因而以“唱”见长,其腔调融有“汉剧”、“楚剧”、“京剧”以及地方小调和道教的音调,优美动听。东腔以金忠孝为代表。

“南板”:此流派集中于澧县城郊一带,因其语言为“澧州官话”又称其为“官话派”,其祖師可以追溯至明末的落第秀才苏金福,此派严守祖规,沿袭传统,其唱词结构均为七字一句,段落结构为四句,因而其唱腔结构上下句关系极为典型,由于其唱词唱腔规范、打击伴奏规整、音调素材单纯等原因,因而较之其他流派缺少变化。该流派主要代表人有郭祖登、钟吉祥、周召学。钟吉祥的演唱以悲调见长,旋律线条优美,唱腔动人。郭祖登的唱腔起伏大,风格激越。

“北路”:该流派分布在澧县各地,特指是没有严格师承关系,而又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的民间艺人,他们的特点是吸取众家之所长,唱腔灵活性较大,其代表艺人有刘清斌。刘清斌的演唱唱腔非常灵活,曲调诙谐。

二、澧州大鼓表演形式的演变

澧州大鼓原名丧鼓、孝鼓,是死人后在孝堂闹丧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后来发展到茶社、婚庆等其他场所,流行于湘北大地及湘鄂边境地区。改革开放后茶馆酒楼打鼓说书蔚然成风,在澧县男女老少人人接受。

开始,澧州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击鼓演唱,有站立也可坐着,鼓为木桶和牛皮制成,一般用红漆,大小有别,声音清脆洪亮。鼓棒两根,演唱者两手各拿一根鼓棒,击鼓动作随曲目唱腔或急或慢,或收或扬,激情飞扬,潇洒自如。

到了清朝同治年间,澧州大鼓的演唱形式有所改变,主要是在说唱中间加吹唢呐,有由一人完成的,也有由两人完成的,一人完成叫“独脚”,两人表演时分上手和下手,上手说唱兼击鼓,下手吹奏唢呐。另外,还有一种三人表演的,除上手和下手外还有一人专门和上手“逗唱”,其实第三人是充当丑角,以说为主,说唱相间,说有散白和韵白之分。这样表演形式既是说书又带有小品的表演形式,更加增添了澧州大鼓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后来衍生出说鼓,说鼓的音乐有的是由当地民间小调变化而来,有的脱胎于澧县地方小戏“花鼓戏”的音乐。

解放后,在澧州大鼓的基础上演变出了另一种说唱形式,叫“澧州对鼓”。其表演形式是由两人各奏一鼓,一般是站立,时间长了也可以坐着表演,最大的变化是已有女性学习和表演对鼓。这一形式的主要特征是二人都是即兴演唱,双方针锋相对,舌战不休,有点像相声艺术,由于说的内容都是当地的事,又以娱乐见长,所以备受欢迎。直到现在这种形式还在当地久传不衰,在民间异常活跃。

现在,澧州大鼓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艺人也越来越年轻,女性艺人越来越多,表演中融入了说、学、逗、唱等相声和小品形式,有的搭档还在中间加入月琴、唢呐,有时还加二胡等,更加增强了澧洲大鼓的艺术表现力。

三、澧州大鼓现状调查

从2000年开始,我曾多次深入澧县调查澧州大鼓的生存状况。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各种文化相互涤荡,澧州大鼓却始终呈现出勃勃生机。

2008年3月,本人又一次到达澧县,对澧州大鼓进行了深入采访。首先我去了一个茶馆,这个茶馆每天说书两场,一场3个小时。茶馆听众有的摇头晃脑,有的捧腹大笑,好不热闹。茶馆容客100余人,场场爆满。后来当地群众告诉我,在澧县城关打鼓说书的茶楼有十余家,有的装饰豪华,有的是简单的凉棚。

据当地文化馆干部和澧县剧团的团长李小平介绍,到目前,在澧县境内会大鼓说书的民间艺人有300余人,一部分活跃在县城,一部分活跃在农村。艺人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一是艺人年龄从原来的老年化向年轻化发展,中年班子较多;二是有相当一部分队伍里出现女性大鼓说唱;三是艺人大鼓说书从服装、化装、舞台和道具方面更讲究艺术化;四是演出场所日益扩大,无论婚丧之事还是开业大吉,无论添子满月还是房屋动土搬迁都会请上“打鼓匠”闹上几天。

多年来,澧州大鼓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艺人发展成专职和业余两大阵容,从业者靠大鼓说书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从四个例表中我们就比较清晰地看出澧州大鼓的现状。

澧州大鼓不仅在澧县流行,它还辐射到周围的津市、临澧、安乡、湖北沙市等多个县市。

在文化艺术形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澧州大鼓在当地的市场如此之活跃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澧县在湖南北部的常德市,常德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在常德的其他地区民间活动基本被时尚的艺术形式所替代,众多的乡镇都有农民铜管乐队或者电声乐队承担着各种婚丧和其他礼仪活动,独有澧县,人民喜爱的还是传统而古老的澧州大鼓,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分析原因有四:

首先,澧州大鼓历经几百年,除保留了相当一部分传统精彩唱本外,他们的说鼓内容能紧跟时代,能说现代事现代人,能根据群众的生活创编反映群众生活的艺术唱本。能即兴演唱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这是澧州大鼓受群众欢迎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澧州大鼓的表演形式发展到现在,已经发展成既有说、学、逗、唱,又融相声、小品为一体的群众喜闻乐见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澧州大鼓雅俗两方面主要还体现在演唱内容和演唱语言上,在说书和故事时语言十分典雅,而在表现百姓生活时大多是当地土话和略带粗俗的痞话,这样迎合老百姓求俗的口味。

再次就是艺人个性鲜明,群众喜欢。澧州大鼓师傅在挑选学徒时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观其相,要看学徒的形象是不是属于个性鲜明又惹人喜欢,要看他的亲和力。第二步要听其声,学徒的声音要高亢和好听,不能有怪嗓。第三步要考学徒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学徒要具备很好的记忆唱本的能力和即兴创编唱词的能力。因此,澧州大鼓的艺人大多是当地群众喜欢的人,有“明星效应”。

第四个原因就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在澧县每年都有一次全县大鼓比赛,极大地激励了艺人们的热情和老百姓的兴趣。另外,政府各部门经常运用澧州大鼓进行相关政策的宣传,同时还组织编演澧州大鼓参加各级文艺比赛,并获得很多奖项。这样使大鼓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陈君凡 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猜你喜欢

澧县大鼓唱词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博采芬芳酿花蜜——“风流三部曲”唱词创作谈
常德澧县举办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班
常德澧县召开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工作会
大鼓声声
1961电影、1978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的唱词文本研究
大鼓
简述乐亭大鼓
明代戏剧唱词“白”范畴非原型颜色词研究
大鼓敲响基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