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带着问题去备课
2009-07-03高春香
高春香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封闭式逐步走向开放式。这就越发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备好课。那么,备好课的关键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要带着问题去备。
一、带着未知的知识性问题去备课
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不能做书本的奴隶,而要通过书本去思索、去发现,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如此。在认真钻研教材、弄清课本上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发现与教材内容有联系的课外知识。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我就思考: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为什么可以再生?带着这个问题我去查阅有关资料,最后明白:壁虎的身体内有一种激素叫成长素。壁虎的尾巴一断,它自身就会分泌出这种激素,以促使其长出新尾巴。上课时,果然有孩子问到这个问题。当我讲明白的时候,孩子异常兴奋,又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如:还有哪些动物也有这种功能?人类会不会有这种功能?等等。由于我备课时对这些问题都有考虑,课堂上自然是应对自如。孩子们的求知欲因而大大满足。事实证明,带着未知的知识和问题去备课,不仅能避免课堂上的窘态,还会使自己的学科知识越来越丰富,教学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二、带着对教材内容的疑问去备课
学贵有疑。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或重点词句含义深刻,不好理解。教师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必须发现自己的困惑,找到需要探讨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别饿坏了那匹马”不但是题目,还在课文中重复出现了三次,那么,每次的含义都有不同吗?经过反复推敲,我明白:第一次是“我”把马草卖给残疾青年离开书摊时,青年叮嘱“我”的话。这句话看来是对马的关心,其实是不让“我”把时间都浪费在寻找马草的买家,要空下时间来看书。第二次是残疾青年帮助“我”,维护“我”的自尊。第三次是“我”关心马,“我”对青年的关心。全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关爱。因为课前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课堂上我才可以从容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从容地驾驭课堂。
有的课文是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写的,教师必须带着对教材的疑问找准教材的适度延伸拓展点。只有教师自己真正弄懂了教材,才能引导学生去深刻地理解教材。如教《怀念母亲》一课,文中写道:“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接着文中描写失去母亲后作者的痛苦。“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读到这里,我就产生疑问,作者六岁离家,四十年间只回家两次,每次也仅仅在母亲身边呆几天,为什么会对母亲有如此深的感情?带着这个问题,我上网查找作者季羡林的有关资料,原来他幼年时大部分时间都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他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他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在讲课时,将这些背景资料一补充,学生立刻明白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依恋和深切怀念,以及永别母亲后的巨大哀痛和深深懊悔、内疚。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三、带着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去备课
教师备课,最重要的是备学生。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内容,教师的备课才会有针对性。对课文中的难点,教师要有充分估计。在这个知识点上,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可以由其他学生帮助解决的,那么我该如何设计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材的这部分知识没有直接关系,我该如何回答?怎样引导?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我难以回答的,我该怎么办?等等。只有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教师的备课才有高质量,才能适应新的课堂教学。《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自读的说明文,其中很多都是专业术语,学生不易理解。备课时我预设“折射”“散射”“日晕”“光源”等词语的解释。上课时,我把课文讲完后,突然一学生站起来问:“折射是一种怎样的现象?”我先卖了个关子,问其他同学是否知道,结果班上同学面面相觑。我于是把备课时学到的知识详细地讲给学生。在学生理解后,我又让他们列举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知识加上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四、带着对课堂效果的预计去备课
我们在上每一节语文课时,都会设计一些问题去启发学生。在备课时,教师就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哪些问题是学生不用思考就能知道的,哪些是经过思考可以解答的,哪些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对有难度的问题,就要考虑学生可能会怎么回答。要考虑几种不同的答案,并考虑好针对不同答案,该如何总结,如何引导。教师不可能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自己设计的思路走,而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以“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育理念。如教《钓鱼的一课》,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文中的父子换成是你的父亲和你,请你想一想,当你钓到大鲈鱼正欣喜若狂的时候,你的父亲会怎么做呢?”假如学生说:“我父亲也会让我把鱼放回湖里去的,他也很诚实。”我会这样说:“那么,你也有一位值得尊敬的父亲。”假如学生说:“我想我父亲不会让我放鱼,他特别疼我,我一哭他就心软了。”我会这样说:“现实生活中要做到像文中的父亲那样确实很难。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父亲,文中的‘我才成长为一个著名的建筑师。”
总之,在上课前,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发现者和探究者——带着问题去备课。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帮助每个学生愉快学习,高效率学习。
(责 编 辛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