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道(外一题)

2009-07-03林华玉

辽河 2009年6期
关键词:士林伙计包子

林华玉

大清光绪年间,有好事者将原生于江南的绿茶引到山东地区,并获得成功,使得原本不习惯喝茶的山东人也对茶叶青睐起来,来客或者饭后必喝几杯。数年之后,山东地区种植的茶叶以叶片肥厚,味感醇厚,耐冲耐泡逐渐被全国广大市场所认可,并返销江南,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就出现了第一批茶叶商店和茶叶商人,王万和与他的雪青茶社就是其中最有名的。

王万和是山东日照人,他爹也是个商人,常年奔波于南北方之间,每次从南方回来,他总要带回一些名茶,受父亲影响,王万和自幼就爱好品茶,长大做了一名茶叶商人后,他就将山东的茶叶贩到南方出售,然后又将南方的茶叶运到山东地区出售,走南闯北的,全国各地的名茶他几乎都尝个遍。哪种茶的产地、口感以及茶的质量他都了如指掌,人送外号“茶精”,再加上万和为人正直,以诚信闻名,为此,山东的茶叶商人都相信他,每次南方新茶上市,他们都会委托王万和帮他们收购茶叶。

王万和有个嗜好,就是每次外出做生意,无论走到哪里,手里总是拿着一只特制的双层青花瓷杯,杯里泡着他喜欢喝的茶叶。无论人们招待他的茶有多好,他也总忘不了喝上几口自己的茶。

一年,山东几家茶行委托王万和去杭州采购茶叶,因为采购的量很大,所以就成了杭州茶商关注的焦点,他们都想与王万和做成这笔大买卖,他们纷纷送厚礼给他,但是王万和的态度却很坚决,那就是小动作一律不搞,礼物一概不收,到时候召开一次品茶大会,届时,只有他相中的茶叶,方能签约收购。

当地有一茶商张豪,初与王万和打交道,为了尽早将自己的茶叶打进山东市场,就亲请王万和进府,取出本地产极品毛尖,用煮沸的无根之水冲泡,茶具则选用他收藏的景德镇御用制品,王万和看后品后啧啧赞叹,连说水好茶具好茶更好。然而他一转身,又将他那青花瓷瓶拿出,狠狠喝了几大口,之后就与张豪聊了几句题外之话,告辞而去,却没有说签约之事。

张豪不解,以为自己的茶叶不对王万和的口味,刚才王万和说的定是推诿之辞,他认定王万和刚才喝的定是上等好茶,就乘他外出之时,花钱买通他的随从,偷偷拿了些万和天天喝的茶与他,将其之茶叶泡上一壶,请上几个同道行家,细细品尝。

一口茶才入口,众人的脸色就现出了异样的表情,原来,王万和喝的茶并不是什么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甚至连南方秋后的“大把抓”茶叶味道都不如,它又苦又涩,一丝香味都没有。王万和外号“茶精”,堪称品茶专家,什么名茶都入过他的口,可他为什么总喝这样的茶呢?

与同道商量之后,大家认为这种茶叶定是茶中极品,说不定北方人都好喝这样的茶叶,否则怎么会被王万和青睐,于是张豪就顺着万和的口味,聘请炒茶名家,连夜炒制出这种口味的茶叶十几口袋,想挣一笔大钱。

第二天,品茶大会准时召开,面对众多茶商端上来的香茗,王万和从容不迫,一一细品,并逐一加以评点,当尝到张豪的茶叶时,王万和尝后脸上却现出失望之色,说此茶叶颜色枯黄,味道苦涩,难以下口,买卖不能成交。张豪心急,站起身气急败坏地说:“那天我尝过你天天不离嘴的茶叶了,不就是这个味道吗?”

万和闻言又拿出青花瓷瓶,呷了一口后,笑着道:“对,这确实是我喜欢喝的茶,它也确实就是秋后落于茶树下的老叶子炒制而成,几十年了,我只好这一口,就像洋人喜欢喝苦咖啡一样,但这只是我个人的习惯。”说到这里,王万和语气深沉地说,“大家需要搞清楚的是,我来采购的茶叶,是要照顾千万人的口味,却并不是给我一个人喝的。”

蒸包之道

昔日,天津“白胖子”蒸包早于大名鼎鼎的“狗不理”蒸包,“白胖子”以色香味形闻名天津卫时,“狗不理”的创始人高贵友还在一家蒸包店帮忙,还只是个小学徒。

“白胖子”的创始人是山东人李士林,他十五岁逃荒要饭来到天津,被天津运河边上的王家蒸吃铺老板看中留下做了小伙计,李士林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李士林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李士林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白胖子”蒸包铺。由于李士林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骨朵,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白胖子”蒸包,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李士林在店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每天只能蒸十笼,从不多加。但是这十笼根本就不够卖,每次包子一上市,总是早早的一抢而空,每天都有不少客人空手而回,顾客不满意,颇有微词,李士林的儿子李中听见了,就让他老子多蒸几笼,这样,既可以满足顾客要求,又可以多卖钱,李士林却总是不许,说要想自己的包子对主顾有足够的吸引力,只有保持每天十笼,李中嘴上不敢反驳什么,可是心里很是不服气。

后来,李士林得急病驾鹤西去,“白胖子”蒸包铺就被李中接了手,他上任第一天就将伙计们招来,宣布每天多蒸十笼,将销量先翻一番,伙计们本想严格按照老店主的店规行事,不想多蒸,可李中说了,多蒸就可以多挣钱,多挣了钱伙计们就可以多拿工钱,伙计们一听,谁也没和钱有仇呀,自然很乐意的响应。结果第二天蒸了二十笼,才一上市,就被闻香而至的顾客一抢而光,顾客满意,李中也很是高兴,因为他一天就赚了他老子两天的钱,于是李中就叫伙计们次日再次加蒸。

随着包子卖的越来越火,李中就在天津又开了几家分号,原想着生意会越做越大,但是没承想,规模扩大了,包子却不好卖了。面还是这面,馅还是这馅,做出来的包子自然也还是这包子,可是前来购买的顾客却日渐稀少,李中和他的伙计们的脸上再笑不出来,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包子销量直线下降,一天不如一天,李中慌了神,只好将包子的价格降了三分之一,可是前来买包子的顾客还是很少,李中搞不清问题的根源到底出在哪,整天都愁眉不展。

这天,他从店里往家走,路边忽然有人喊他:“小中子,过来,陪三爷下盘棋。”李中看去,却是老街坊刘三爷。过去,李中常陪刘三爷下棋,自从做了掌柜之后,忙于活计,李中已经很久没有陪他下一盘棋了,今天刘三爷叫他,李中也就过去了。

刘三爷有个习惯,那就是一边下棋一边喝茶,所以李中坐定后,刘三爷的茶叶也泡好了,他先给李中倒上一杯,李中接过喝了一口,却不是熟悉的那个味,李中就问:“记得以前,三爷一直喝的是苏州的茉莉花茶,怎么今天换成安溪的铁观音了?”刘三爷笑笑说:“再好的茶,喝的次数多了,也会起腻的,所以要换一下口味。”

闻听此言,李中的心里动了一下,他想起了父亲说过的那句话,忽然明白了什么。

猜你喜欢

士林伙计包子
下雨的订单
明代嘉靖“大礼议”与朝鲜王朝之回应
包子有毒
防偷吃的毒招
“惹祸”的包子
包子有毒
卖包子
喝到世界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