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中产妇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
2009-07-02耿申梅李菊荣
耿申梅 李菊荣
【摘要】 分析产妇分娩过程中精神心理因素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产程的影响,护士应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及细心护理,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关键词】 产妇;心理因素分析;护理
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来说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原,分娩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及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所以产科医护人员应认识到影响分泌的因素除产力、产道、胎儿外,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产程中如何对产妇提供良好的服务,解除产妇思想顾虑,消除恐惧、焦虑情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及充沛的体力顺利完成分娩是我们应该思考并不断探索的课题。本院从2008年1~12月对180例产妇进行精神心理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缩短了产程,降低了手术产率,减少了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产儿的发病率,提高了产科质量。
1 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分析
1.1 陌生孤独 医院环境、医护人员的陌生,使产妇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孤独无助,因而影响休息,食欲不振,极度疲劳,造成不良的循环状态,机体代谢障碍影响产妇的心理因素。
1.2 恐惧和焦虑 大多数产妇由于没有经验,对即将来临的分娩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怕痛,担心产后出血,怕胎儿畸形,怕发生难产及意外,担心自身和胎儿的安危等不良心理状态。
2 精神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
2.1 产程延长 产妇因精神紧张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导致饮食摄入减少。由于在产程中,消耗过多,致使能量不足,均能影响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可使潜伏期延长,活跃期阻滞,产程延长,造成心理性难产。
2.2 胎儿宫内窘迫 由于产妇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因素、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同时也促进产妇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宫内窘迫[1]。
2.3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状态,导致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2.4 产科干预率增高 不良的心理因素,对分娩没有信心,难以忍受分娩的痛苦,提出尽早结束分娩的要求,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医务人员被动采取缩宫素静脉滴注,催生、产钳、剖宫产手术等产科干预措施来结束分娩,使产科干预率升高。
3 产程监护中助产士具备的素质与护理
3.1 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较大的生理、心理、内分泌的改变,易出现紧张、焦虑、担忧等心理因素,助产士应视产妇如亲人,把爱心倾注于整个产程中,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轻松的待产环境;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证精力和体力充沛[2];精神上给予鼓励、心理上给予安慰、使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情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顺利度过分娩全过程。
3.2 作为助产士要学会主动管理及细心观察产程,消除一些不利于子宫收缩的因素,而对各种年龄、职业、文化层次不同的产妇,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认真耐心解答,注重沟通技巧,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努力提高专科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因为良好的技术和娴熟的技能是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和维护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3.3 要有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要准确地观察把握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有解决产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分娩时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产程中要学会语言的艺术性、保密性,要把心理学、教育学、论理学的知识集于产程中[3],尽可能消除产妇不应有的不良心理因素,给产妇提供温馨的人性化服务,促进产妇身心健康,使产程正常顺利的进展,安全完成分娩。
4 讨论
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通过助产士对产妇的心理疏导及细心护理,使产妇消除恐惧心理,稳定了情绪,提高对宫缩痛的耐受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缩短了产程,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围产儿的发病率及产科的并发症,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是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乳喂养的一项重要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9.
[2] 杨国建.临床护理(下册).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
[3] 陈红英,陈胜风.护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交流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