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农民增收新支点

2009-07-02

当代贵州 2009年5期
关键词:鸟笼草莓现代农业

喻 丹 等

“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贵州省返乡农民工人数将达到150万人左右,农民纯收入减少60亿元,相当于贵州省农民人均减少210元。”分析人士认为,2009年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最为困难的一年。

记者近日从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获悉:2009年省级安排财政支农预算27.7亿元,实施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1000万亩的保粮工程,并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000万亩,新增茶园50万亩,中药材种植20万亩,干鲜果8.5万亩等的产业规划,预计农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全省一场以确保农民增收为核心的“突围”战由此打响。

文化产品开发成增收新亮点

2009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民文化家园”、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并按照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以及推动扶贫开发从注重产业开发向注重智力开发并重转变,千方百计把旅游文化等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亮点。

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地处黔中腹地,至今保留着最完整的傩雕技艺与屯堡地戏剧目,被称为“傩窝”。近年来,周官村把傩戏这一非物质文化产业加以规划并不断扩大生产,通过这一本土文化让农民收入获得逐年提高。2006年周官傩雕产值为300万元,2007年达500万元,2008年这一数据上升到了800万元。对周官专业从事傩雕的农户来说,这门技艺带来的收入占了年总收入的80%,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撑。

刘官傩雕协会会长秦发忠认为,2006年之后傩雕技艺与傩雕产业的确迎来了一个春天。首先是周官村民在连续三年的“两赛一会”上共获得二等奖、三等奖、最具民族特色设计创新奖、最佳创作奖等60余个奖项,这为传承傩雕技艺、提升傩雕品牌、推介傩雕产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2007年1月,刘官傩雕协会成立,协会对文化的传承,技艺的创新,市场的开拓,经营的规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年11月,协会成功申办“周官”傩雕文化品牌,统一注册了傩雕商标,申办了十二龙鼻、傩柱等14个专利,周官纷繁的傩雕产品从此统一了商标、规格、价格、销售。

据秦发忠介绍,3年前周官精于傩雕技艺的民间艺人不足300人,人均收入仅占总收入三分之一左右。近年来,安顺市扶贫办、人事局、农业技术推广学校等单位和部门加大投资与培训力度,在有一定基础的农民中普及屯堡文化基础知识和提高他们的雕刻技能,目前从事这一专业生产的艺人达到了800多人,个人年均收入在2万元左右。2009年将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确实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多彩贵州”整体品牌引领下,我省各地近年来紧紧抓住自己的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认可,并逐步成长为我省农民增加收入的新增长点。

“主辅换位”换出增收新格局

贵阳市花溪区把伙村人发现了一个颇为尴尬的现实:长期以来“以粮为主,其余为辅”,但在增收方面,“为

主”的粮食却难肩重任,倒是“为辅”的草莓产业在不断鼓胀着钱袋子。

如今贵阳大街小巷,那红彤彤的草莓都是来自花溪,而漫步于花溪街头时,常听到市民议论,把伙村现在真的“火”了,农民发了。数据显示,最近五年,花溪区清溪街道办事处把伙村的集体经济和人均纯收入都翻了一番,达到了4000多元,比10年前增加了近两倍。

清溪办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卫介绍,花溪区在2000年左右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清溪草莓种植开始由单纯的农业种植逐步向三产过渡。2007年,清溪办又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途径,开展实施了把伙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计划投资4424万元,规划用地600亩、建单体面积180平方米的草莓大棚1000个,配套种植2000亩经果林、生态林和300亩莲藕等,并采取“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协会租地,统一建棚,配套设施,反包农户,带动发展”的方式建设,这为把伙村的草莓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我是1989年读贵阳农校时开始种植草莓的,当时把伙村已有好多农户在种植露天草莓了,但大棚草莓是2007年才开始种植的。”把伙村草莓种植大户陈祖奎介绍,草莓产业是个新兴的产业,对选种、育苗、打膜、病虫害防治等都很有讲究,传统种植收获不大,收入相对较低。近年来,把伙村在清溪办农业服务中心的帮助和支持下,于200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品种改造,并于2007年开始了大棚草莓种植,草莓现已成为把伙村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村委会主任唐开祥介绍,草莓种植在把伙村有着较久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就成为了继水稻、苹果之后的第三大产业。随着全省对农业的结构调整和科技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强,草莓已经发展成为把伙村的主导产业,并初具发展规模,草莓种植每年都在700亩左右,近50万公斤的产量和300多万元的产值。目前,全村358户农户,草莓收入已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近年来,为破解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我省根据市场需求加大对农业的结构调整,以及对农产品的扶持和奖励力度,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记者日前从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了解到,今年我省将重点加大对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精品水果等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优势特色农产品布局规划,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重点产区建设,集中投入打造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大县,形成一批专业村和专业乡镇。

据省农业厅预测,到2009年底,全省油菜籽产量将达65万吨,肉类总产量173万吨,蛋类产量11.36万吨,奶类产量4.47万吨,水产品产量8.5万吨,年内完成新增蔬菜面积50万亩,无性繁育茶园面积50万亩以上,精品苹果4万亩,火龙果0.5万亩,柑橘1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

“雨露计划”

代表的增收行动

“大量的农民工失业返乡,使得全省农民增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相关调查显示,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今年返乡农民工人数在150万左右,占全省外出务工农民总数的20%以上,这将直接影响到我省今年的农民人均收入。

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我省将有针对性实施“雨露计划”等,结合就业形势和产业发展,加大以初高中毕业后未考取大中专院校,又不愿再复读的学生为主的初级技工培训和产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组织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转产及创业效果。全省今年计划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万人以上,实施易地搬迁4万人和农村贫困人口就业转移培训10.1万人,训后转移转产8万人以上。

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因鸟笼而蜚声海外,村党支部书记吴明海告诉记者,2009年卡拉村将实现全体村民在本村就业。村两委已决定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次扩大鸟笼生产规模,计划生产鸟笼10万只,产值350万元,人均单项收入再增加1000元,达到年初制定的6000元发展目标。

“鸟笼现已不再是单纯的民间工艺品,已经发展成为我们卡拉村的支柱产业,成了我们群众手中捧着的‘金饭碗。2008年,全村有86%的农户从事了鸟笼生产,编制与售出鸟笼近8.5万只、实现产值250余万元,群众来自鸟笼产业收入已达5000多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了两倍多。”吴明海说,农民的经济学都是从生活实践中得来的,随着收入的逐年提高,村民都没有外出务工的了。

吴明海介绍,20多年前的卡拉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是全县耕地面积最少、粮食产量最低、经济发展速度最慢的村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末卡拉村的鸟笼开始打入市场后,卡拉村鸟笼生产很快被激活了,短短几年间便形成了不小的规模。2005年,卡拉村成立了鸟笼协会,采取“协会+农户”的方式进一步扩大鸟笼生产规模。为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这一产业开发,村两委近年来都要出资免费为返乡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并由村两委统一购买了30多台台钻,动员村里木匠自制了80多把手式打孔机分发给村民,同时建立了鸟笼加工厂,解决了村民就业的问题,确保了村民的逐年增收。

目前,卡拉村参加生产鸟笼的农户已由过去的10多户增加到现在的96户,年产量由过去的几千只增加到现在的8.5万只,年销售收入由过去的几万元上升到现在的250多万元。此外,卡拉村已修通了通村公路,接通了国家电网和闭路电视,喝上了自来水,组建了党员活动室并建起了篮球场,还建成了花园式的村庄。吴明海透露,卡拉村下一步将抓住国家的有利政策,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加大对村民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扩大鸟笼的生产空间和加快发展规模,把卡拉人的生活搞得更加火红。

据了解,按照《贵州省2004—2010年农民工培训规划》,我省把加强培训作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重大措施来抓,并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畜牧业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依托和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实用性。进一步搞好农民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等培训项目,并鼓励中介机构、用工单位对农民工进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着力提高农民工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以及提高农民工的择业和就业竞争能力,确实提高农民工的增收能力。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6年围绕“三农”问题发出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处。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200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猜你喜欢

鸟笼草莓现代农业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鸟笼
古董鸟笼:欣赏收藏两相宜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草莓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我想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