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2009-07-02邓向军
邓向军
[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集机械、电子、通讯和液压传动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这对汽车维修业而言,带来的则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如何面对这种变革,培养出适应汽车新技术发展要求的人才,是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520123-01
在汽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汽车与传统的汽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它从简单的机械、电气控制发展为融机械、电子、液力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结构从基本的机械、电气装置发展为机电液一体化装置: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EFIE)、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安全气囊系统(SRS)、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AT)、加速滑动调整系统(ASR)、自动空调系统(A/C)、电子悬挂系统(ECS)、动力转向系统、自动巡航系统、防盗系统、自诊断系统、控制局域网技术(CAN-BUS)等。新技术对汽车维修业而言,带来的则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面对众多的车型和复杂的结构,汽车维修业对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大大提高。目前,汽车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懂原理、会使用检测仪器修车的维修人员太少。如何面对这种变化,是我们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导致学生的专业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往往是等理论课结束后才进入实习阶段。这样学生学习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时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当教师把实践操作过程在课室黑板进行板书教学时,学生更觉得“抽象空洞”、“枯燥乏味”。而进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因此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实习往往局限于模仿性操作训练,而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去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
(二)教材内容陈旧。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八、九十年代编写的,内容偏重于汽车机械构造和原理,不能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要求。开设的《汽车修理》、《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等课程以机械原理和机械修理为主,而涉及电子控制技术的专业课程是《现代汽车新技术》,课时占量少。课程安排缺乏新意,与实际生产相差太远。
(三)教师知识老化。近年来,电子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得汽车不再是单纯的机械产品,而是多学科的集成物。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而我们的汽车运用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七、八十年代培养的本科生,在校时没有学习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由于课本涉及汽车新技术较少,又缺少去生产一线接触汽车新技术和接受培训的机会,教师的知识老化严重。
(四)实习硬件缺乏。汽车修理是很重视操作经验的行业,尤其是近年来汽车检测设在汽车维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一般学校的维修设备陈旧,几乎没有供学生实习的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四轮定位仪、侧滑和制动实验台等设备。这就导致了学生虽有一定理论基础,但技术不过硬的状况。
(五)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由于缺乏必要的实习设备和检测仪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只能以课堂教学为主,加之没有相应的实物、挂图和多媒体软件来辅助教学,只能让学生对照教材凭想象去理解。这样的教学效果既抽象、难以理解,又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渐渐地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差。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
(一)加强教材建设,注重内容更新。我校汽运专业主要为汽车维修企业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他们只有熟悉汽车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基本原理和规律,了解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才可能准确地诊断汽车故障并进行维修。而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有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于汽车工业,不断有新的车型问世。因此,汽车运用课程在内容上应该既体现汽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又要反映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成果和趋势,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为此,必须把新知识、新技术、新车型的结构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由于正式出版的教材内容不可避免地滞后于汽车技术的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在讲授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时主要结合目前流行的车型 (如本田Accord等)和最新的车型。对于书中过时的内容我们少讲或不讲,比如我国汽车法规已经禁止生产化油器轿车。对此我们在讲解汽油车燃油供给系统时,对化油器只花很少时间介绍一下,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汽油机的电喷系统上,及时地把新技术、汽车新结构补充到教学中去,加大与汽车有关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液压技术等知识的信息量。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一流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学校要做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聘任制。真正落实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加快建设兼职教师资格和其它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用人制度上要“学历”和“能力”并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派专业教师到维修工厂锻炼,提高操作技能,吸收新技术、收集新信息。提供教师参加技术研讨会和学习的机会,教师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和实习教学,聘请汽修厂的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重视检测设备的应用。今天的汽车维修仅靠螺丝刀和试灯的时代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解码器、示波仪、编程器、汽车专业万用表等设备是汽车故障诊断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视检测设备介绍和使用。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课,实践内容很强,而且现代汽车结构(系统)的复杂性是传统汽车不可比的。不是传统的一支粉笔、几张挂图就能讲解清楚的为了使内容讲解透彻。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理论讲解与现场教学、实物教学、电化教学相结合,把难讲、难懂、难记的内容用形象、直观、仿真的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听、记笔记的沉闷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由于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实际振作技能,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一般问题。因此,教学过程必须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从理论上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且要实实在在能对汽车进行拆卸、装配、调整、检测、维修。因此要十分重视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张保成等,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4.
[2]金喜庆,汽车维修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几点体会[J].交通职业教育,2001.6.
[3]张保成等,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