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情报对部队抗震救灾卫勤保障医疗物资准备的重要性探讨

2009-07-01程乃俊周建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信息化

程乃俊 周建丽 张 璐

【关键词】抗震救灾;卫勤保障;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R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01-0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中国近30年来发生的最具破坏性地震,我院一共派出5批次16支医疗队前往救援,在本次的卫勤保障任务中各方面的保障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信息情报对医疗物资准备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汶川大地震”卫勤保障医疗物资准备的面临的挑战

1.1通信不畅,无法了解灾区情况对地震灾区地形、气候、人数分布、房屋结构等缺乏了解,无法判断该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无法估计灾后疫情发生的可能性,无法根据当地房及结构决定伤病的种类[1]

1.2医院所在地属于地震灾区,医疗物资准备困难地震发生后,四川地区忙于抗震救灾,供货渠道不能畅通,致使所有的应急医疗物资采购不到,应急库存和本地医疗物资供应公司货源有限,无法全部及时满足部队的需求,筹措难度大。

1.3医疗物资筹措时间短,数量大本次地震强度大、波及面广、受灾地区灾情严重,要按预案要求时间内筹措多批次医疗队物资。时间紧迫,易致筹措不全。且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于14:28分,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多,同时还出现了上千次余震,造成房屋连续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受伤人员数量急剧增加,早期以脑外伤、骨折、挤压综合伤病员为主,而先期到达的医疗队较少,对脱水剂、止血药、绷带、夹板及三角巾等救伤物资需要量大,易出现物质短缺情况。

1.4特殊医疗物资的筹措难度大灾害发生后,对部分消毒、防疫药材需求比较大,而此类医疗物资比如漂白粉、过氧乙酸,效期短,易燃易爆,难以储备。防护服、眼罩等耗材平时少量储备且多次报废,因而筹备量少,当需大量筹措时异常困难。

1.5应急医疗物资准备经验不足,缺少平战结合平时卫勤演练针对应急拉练、战伤救治、卫生防疫等方面比较重视,在医疗物资准备上存在欠缺,对及时保障意识、速度、针对性不强,应急供应经验不成熟。

2信息情报对部队医疗物资准备的帮助

2.1灾区情报为其提供了数量依据地震重灾区地多数地处山区,气温、雨水、湿度情况复杂的情报、城市房屋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山区少数民族羌寨以石砌、木制结构为主的情报,根据本次地震的破坏程度来判断该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可以估计灾后疫情发生的可能性,并据此调整携带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例如都江堰市,其距离地震中心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造成城区房屋大面积倒塌,前期救伤物资需要量大,需增加配额,后期出现了高温天气,灾后发生疫情的可能大大增加,因此防疫就成为救援中期的重要一环,出队前就对防疫药品的携带量及防疫人员的配备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就目前情况,这样的调整在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2主要病种及其时段分布情报为其提供了类别依据地震前阶段主要以救援为主,以脑外伤、骨折、挤压综合伤病员为主,需要脱水剂、止血药、绷带、夹板及三角巾等救伤物资。后阶段救援转为卫生防疫、疾病预防为主,对防疫物资、卫生疾病预防药品等很需求,随着地震灾区天气的逐渐偏高,加之,灾区灾民安置多比较集中,且生活缺少规律性,一些夏季常见疾病容易发生,根据此类情报,我们必须在医疗物资准备的种类上做出调整,要有预见性的准备各种防疫和夏季常见病的医疗物资,确保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完成。

2.3军地协同情报确保了卫勤分队得到补给,维持医疗功能本次“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国家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可谓是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所以在地震灾区,即有军队的救援单位,又有地方的救援机构,还有一些国外友邻国家派驻救援队和医疗方舱等,他们都有各自的了隶属关系和医疗物资的供应链构。军队内部、军队与地方的相互协同就非常必要,有效地维持卫勤分队的医疗功能。

2.4地方医疗医疗物资保障情报为部队灾害救援卫勤准备提供了经验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救援物资很快在灾区集结,保障了灾区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卫勤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接下来部队卫勤保障医疗物资准备,一是与部队前指、地方抗震救灾指挥部,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红十字会等沟通联系渠道,有效保障医疗物资的供给,特别是难以储存且需量大的消毒、防护药品必须通过联合保障体系才能得到保障。二是选择几家家本地供货公司建立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

经过本次抗震救灾工作的逐步进行,信息情报的重要性越发显著,应加大对信息情报工作的投入,培养既懂医学又懂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尤其需要具备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专有人才。平时开展情报分析服务,为院领导的决策提供支持,为医疗服务,战时为医院卫勤分队服务,为后勤医疗物资的准备服务。实现现情报资源主体由文本型转向网络化,情报服务手段由手工型转向现代化;情报服务范围由局部型转向全面化情报服务对象由单一型转向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汪茜,王明新.从海外地震救援谈信息情报对医疗物资准备的重要性[J].武警医学杂志,2006,(10):791-792

(收稿日期:2009.02.20)

猜你喜欢

信息化
水利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探讨
如何构建交通信息化的防护墙?
法律为信息化护航
医院会计信息化 路怎么走?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