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2009-07-01曹东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道德情境

曹东艳

理论性强是高中政治课程的主要特点,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让学生既学会应付考试,又学会思考,学会生活,立足于社会,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的合法公民,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一份力量a笔者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多年,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也形成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

1、创设富有情感因素的教育情境,以境育情

情绪情感的情境性是指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是以境育情的心理学依据。情境教育法是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之一,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道德观念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电影、电视等电教媒体以及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在讲解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时候,笔者借助电教媒体选播电影《孔繁森》片段,电影中孔繁森的光辉事迹,形象鲜明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同时,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又体现了社会道德标准的典范,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地领会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参观、采访,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把所学理论知识、社会现实、自我情感联系起来,增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观点,并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请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走进课堂,联系高中生的思想实际作报告,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洗礼。

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情理往往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道德教育不仅需要理性的灌输和培养,更需要情感的陶冶和丰富。

2、高中起始年级要做好衔接工作

高中起始年级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衔接的关键时期,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2.1高中教师要埋头研究初中的课标、教材和中考中考考纲是依据课标和教材制定的,中考测试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学习要求、是否掌握相应的思想品德学习方法,高中教师认真分析考纲和中考试题,是了解高一新生的重要途径,从而做到以学定教。有条件的高中教师应争取下初中听课,虚心了解初中的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实际和考试实际。

2.2开设衔接课程高中学生来自不同学校,设施条件、师资水平相距甚远,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在高一学生入校后,开设衔接课,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缺陷做一些必要的讲解和训练,有利于学生迅速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

2.3改进高中课堂教学方式高中教师要发挥初中学生学习方式上的优势,继续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重视情境创设,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习信心。

2.4力戒“高考下移”,盲目拔高注意把握好讲课的深度和进度,使大多数学生能消化接受;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问题:精心编制试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感,拓宽心理情境,使学生喜欢政治学科。

衔接不是通过几课时教学能完成的,知识的衔接、学习方式的优化、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一个过程。要依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采取“低起点、高落点”的教学策略,注意创设学习台阶,分层次落实教学要求,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争取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逐渐适应高中课程学习,减少学习程度的进一步分化。

3、加强与生活、时事政治的联系

教师要重视材料的运用,贯彻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原则。时事政治热点材料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现实性、具体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在教学工作中,对材料的运用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引进材料时要做到:1)要精选材料,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鉴别和筛选:2)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保其逻辑关系的严密性,切忌勉强、生硬地引用;3)引用的材料与教材结合时,应有一定的知识跨度,不局限于某一框或某一课。如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体现出来的并不仅仅是“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结果,还有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道德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护患情境会话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