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产业预警:国际金融危机对外贸影响持续深化

2009-07-01

中国计算机报 2009年13期
关键词:罗文信息产业电子信息

姜 洋

“预计2009年全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仍有望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将持续深化。”

3月27日,在由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联合举办的2009年度电子信息产业损害预警信息通气会上,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做出上述判断。

本次通气会也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立以来的第一次行业通气会。目前我国已在汽车、钢铁、化肥、纺织、电子信息等10个产业建立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截至2008年底,监测企业数已达8000多家。

据杨益介绍,2009年1~2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收入为5844亿元,增速由去年同期增长16.3%转为负增长15%。2月实现进出口总额为455.76亿美元,同比降低23%。2月出口额为265.8亿美元,同比降低23.2%,环比降低1.48%,电子元件、计算机、通信设备等行业出口额同比降幅超过25%。

与此同时,家电下乡、3G等项目的逐步启动,也相应带动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口需求增加。电子信息产业2月进口额降低22.2%,为190亿美元,环比增加26.5%,通信设备进口额增速由1月份负增长29.4%回升到增长9.7%。

而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司长周子学看来,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快速反应、中国金融目前的健康状态,以及国家从未有过的政策、投入力度等,“让我们可以比较自信地认为,中国的本土市场需求不会有大的萎缩,在有些方面还会有所增长”。

这种情况下,在电子信息领域,当前要研究的最重要问题就是投资和贸易问题。“要让产业进出口保持一定的增量,才能实现工业提出来的12%增长率和国家‘保8的目标。”周子学指出。

2008年进出口前高后低

200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为2000年以来最低。

增速下滑的最主要原因即为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的大幅下降。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罗文指出,200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呈现“前高后低”走势:月度同比增速在3月份达最高点,自7月份之后增速就一路快速下滑,9月份开始呈负增长,12月进出口增速分别下滑至-6.45%和-14.82%。

而根据统计,杨益表示,200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8854亿美元。其中,出口5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5%,增幅回落12.65个百分点;进口3637亿美元,同比增长5.36%,增幅回落14.6个百分点。

同时由于美国、欧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我国对这些市场的出口增速也急速下滑。2008年对美国出口额1004.83亿美元,同比增长6.16%,增幅下滑9.61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出口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器件的出口额均呈负增长;对匈牙利、英国、法国等欧盟成员国出口增速降幅都在20%以上,对法国出口增速更是回落了57.51个百分点。

尽管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整体上处于下滑态势,但各个细分领域的情况却不尽相同。

“出口方面,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元件、广播电视设备等行业增幅均低于全行业平均增幅。而电子材料在2008年仍实现了127.68%的高速增长。”罗文表示,“进口方面,电子器件、计算机、电子元件是进口额的前三位,但受国内生产疲软影响,电子器件仅微幅增长2.04%,计算机、电子元件分别增长6.02%和6.05%。家用电器是唯一出现负增长的行业。”

2008年出现量增价跌的出口产品亦开始增多。存储器出口量同比增长44.67%,平均单价下跌26.66%;便携式电脑出口量同比增长38.46%,平均单价下跌10.77%;液晶显示板12月份出口单价相比1月份下降了34.41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显示器、手持(车载)无线电话及零件平均单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此外,外资投资的增速已逐渐趋缓。杨益表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影响,外资企业发展受到相当冲击,外商投资增速正逐渐趋缓。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日前发表的《投资中国障碍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1100家企业中约有27%的厂商计划缩减在中国的投资规模。

预警电子信息产品

在分析200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预警信息时,罗文认为,在当前世界经济前景不明朗、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等新形势下,产业对外依存度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表现大“进”大“出”、遵循摩尔定律和反摩尔定律等特点将进一步凸显,并进而影响产业的安全形势。

具体到主要产品,罗文指出,尽管2008年国内集成电路市场依然保持了3%的增长,但随着家电下乡、电脑下乡工程的深入实施,对集成电路的需求明显增加,觊觎我国市场的国际厂商便想要将大量集成电路产品以低价卖给国内整机厂商。这必将对我国还相对弱小的集成电路产业造成极大冲击。

在液晶面板及液晶电视机方面,从2008年中开始,我国进口的液晶面板价格不断下滑,从7月份21.99美元/块下降到12月份的8.06美元/块,但7~10月份进口数量一直维持在高位。与之对应的液晶电视进口数量在2008年9~11月份也出现了大幅攀升,价格却从7月的1091美元/台,下降到12月的176美元/台。“实际上这段时间,外资品牌依靠产业链上下游打通形成的整体优势,在国内实行低价‘倾销,利用面板业务的巨额盈利来弥补其在平板电视业务上的亏损,通过持续的倾销来打垮中国的彩电行业。”罗文表示,“尽管在2009年1月份,这种局面已有所改观,但面对国内家电下乡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国内企业须谨慎防范。”

而在太阳能电池方面,我国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近年来年均增速高达150%以上,2008年产量已达1300MW,占全球产量的27%,居全球第一位。由于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尚未启动,产品95%以上出口。但目前各国政府纷纷削减对本国光伏发电的资金扶持,导致外需低迷。

此外,罗文表示,未来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我国企业还可能面临更多的专利或标准纠纷。

预计2009年下半年出口回升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将再度对其发展加大扶持力度。

周子学透露,目前国家正准备进一步提出力度更大的出口退税政策,来稳定出口。同时原来150亿元的企业技术改造贴息专项资金已增加至目前的200亿元,其中对电子信息企业的支持力度会更大。

同时罗文认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具有的比较优势仍将保持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世界份额仍有增长空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结构互补性强,市场潜力依然很大。”他判断,“加之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将出现结构性增长,数字化和网络化产品及平板显示终端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传统的产品因无法兼容新技术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由此将引发一股更换电子产品的热潮。新兴市场不断加大的信息化建设投资,也将成为拉动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也将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杨益预计,2009年全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仍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一批以内需市场为主的国内企业,将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实施,下半年效益明显好转,并有望最先走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而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整体态势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下半年将出现明显回升。

猜你喜欢

罗文信息产业电子信息
7524亿元
罗文涛作品
罗文亮(作家)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