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09-07-01赵卫江
赵卫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成为新课改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图文声像并貌地展示数学知识,扩大信息容量,及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开发及创新能力,给课堂教学带来无穷的魅力。因而呼唤课堂教学要走向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提高教学效益。
1、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1.1快乐地教与学,新课程改革认为,生活体验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加以开发和利用。因此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更好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品尝学习的乐趣,营造出和谐、真诚和温馨的氛围,从而使学生自己明白事理,自主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看动画片。笔者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结合教材设计猪八戒分西瓜与孙猴子分桃的故事,并制成CAI课件。生动形象地再现客观事实和感性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记忆力和理解力,提高学习效率,他们兴致很高,助人为乐的心情让他们忘记是在课堂内接受知识。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信息网络,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创造出一个高水平、个性化、高效益的崭新学习策略,克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厌学情绪,学习效率提高很快。
1.2主动地教与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呢?即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抓住小学生的“好动、好想、好奇”这一共同的心理特征,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和现实,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材上的知识点都以静态、单维的形式呈现,多媒体所演示的内容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演示的内容,或重复某些重点内容,将复杂问题简化,化难为易,使教学中的难点迎刃而解。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单维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多维的网状知识结构。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设计一个表示1平方单位的小方格,然后将小方格沿着长方形的长排放,展示给学生看长方形的长一共可以放多少个这样的小方格:接着又用小方格沿着长方形的宽排放,让学生明白一共可以放多少排,从而得出长方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个动态的演示过程中学生感知形象,具体清晰,认知深刻,不需要教师提示,即可准确地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2、图文、声像并茂展示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讲,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场所,向学生提供新颖而有趣、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网络多媒体环境,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知识内容,充分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满足其自主学习的需要。
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功能。它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知识发生的过程的展示;实现交互控制和双向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用多媒体展示2个面积、形状一样的三角形,慢慢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又重合为一个三角形。这样,抓住小学生心理和思维特征,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思维。这时,学生就很自然地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与之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并且对这一公式记忆深刻。
3、将课堂教学延伸,扩大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
益,并及时有效地反馈学生学习信息
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借助于电脑、视频展示台及网络功能,能迅速提供和处理大量的信息,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不断提高。在新课改实践中,借助因特网,通过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指导学生学会操作微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持续提升,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性学习的广阔空间,延伸了课堂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获取有价值的实验中,实验教师可发挥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发展学生个性,允许学生对实验方法提出不同看法,即使有些看法不妥,也要对他们的探究精神给予肯定和表扬,以保护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同时,要全面、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并运用实验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有趣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顽强意志。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个性品质。
4.4积极开展课外实验兴趣小组活动实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结合教材内容,适时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一方面认识这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怎样制作标本,并写一篇实地实验考察报告。这样,学生不仅丰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且还从野外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总之,通过对学生实验的优化管理,督促预习和课前培训,精心组织,精讲多练,巡回指导,以及积极开展其他一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实验活动,学生的实验技能一定能得到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