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中的细节关照
2009-07-01王守江
王守江
教育是纷繁复杂的,社会在进步,学生的特点在变化,总有太多的问题不期而至。但只要有爱在,就有能力有办法承担起责任。只有培育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最好成就。只有实现德育教育的细节关照,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
学生品德的全面界定是“齐家”(家庭美德)、“治国”(社会公德)、“平天下”(环境道德),这就应验社会上流行的一条规律:学生如果品德不好,根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危害在社会。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完成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1、家庭德育中的细节关照
家庭担负着传授基本的文化知识、培养起码的道德品质、指导日常行为规范等责任。因此,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天然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德育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进行的,它对孩子德育的细节关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上进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得到良好的熏陶。二是家长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表率。
2、学校德育中的细节关照
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教师要时刻保持一份教育的敏感性,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个教育细节,并且随时创设一个个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教育细节,让学生在这样无数个细节的处理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健康成长。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把德育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细节。同时,还要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渗透可以说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每一个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应该将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课堂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让学生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和感染。
形成良好的班风,还必须建立严格的日常德育规范,让学生在规范的德育环境中学会自律,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社会德育中的细节关照
社会德育是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影响和渗透,包括社会环境与人际环境两个方面。这两种环境都对儿童思想道德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是学生德育的大课堂。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社会风尚主要由家风、校风、民风、党风、政风、行风等构成,他们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成年公民的责任意识,为儿童树立良好典范十分必要。一方面要通过法制对社会环境的治理,为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空间。二是要通过法制对行为的导向作用,引导儿童避恶向善:通过法制的规范作用,促使儿童由他律到自律,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三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通过各种舆论机构和舆论工具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导向,传播正确的积极的舆论,抑制错误的消极的舆论,帮助儿童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提高道德的认知、评价和选择能力。在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这样一个良好的城市氛围中,每个人的社会公德意识也会完善公民的行为,教师应让学生多看看公益广告并设计公益广告,如有学生曾经设计出一条让人们走斑马线的经典广告语“生命平安线——白色斑马线”“我是您生命的小斑马,请不要让我出栏”,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内化他们的行为品质。
此外,还应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抵御错误思想、行为诱惑的能力。
总之,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创造的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各种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细节,才能不断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的人格也才能向着健康、完善的方向步步升华。鼓励学生搅动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塑造:和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发现他们的亮点,激发他们的潜能;用热情去融化冰冻的灵魂,鼓励他们振作奋发;做一名永远的激励者,用无穷的精神力量去创造奇迹;用充满活力的生命去感染学生,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其吸取更深更多的营养。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德育教育中对每一个细节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