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五心”和“五勤”

2009-07-01唐荣兵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1期
关键词:五心恒心后进生

唐荣兵

1、前言

德育工作是一项育人工作,光荣而艰巨。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做到“五心”和“五勤”,才能使工作卓有成效。

2、“五心”:爱心、耐心、信心、虚心、恒心

2.1爱心是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有一颗公允之心,既关心“金凤凰”也重视“丑小鸭”。对优等学生,爱而不纵,常用含蓄的语言指出其短处,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对中等学生,爱而力促,常用谈话法纵横比较,以情动人,以榜样激人;对后进学生,决不以成绩论英雄,对他们抱着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特别要注意发现他们的长处,用放大镜去看优点,用望远镜去看缺点,因为他们身上缺点多,优点就显得更加可贵,让他们少听些批评,多听些赞誉,在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心理上安慰鼓励他们。

2.2耐心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引导、关心、转化后进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后进生的产生,某种程度上是家庭因素产生的,因此转化后进生,须得有家长的配合。经常家访,或请家长来校,交流教育学生的方法。后进生总有其优点,挖掘闪光点,凡可表扬之处就不失时机地表扬。间隔一段时间,找其谈一次话,再提出一个新的目标。

2.3信心是德育工作的保证,信心是互动的,在学校教育中,它来自学生和教师2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班级、对学生的信心;另一方面是学生相信教师,对教师的教诲充满信心。师生双方的信心,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保证。

2.4虚心是德育工作的法宝,德育工作不能仅凭经验办事,要用科学理论作指导,虚心学习。首先,德育工作要协同作战,不能孤军奋战,不能唱独角戏,经常与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值周教师、指导教师等密切配合形成德育合力;其次,还要向学生学习,因为众多学生的办法并不比一个德育工作者的办法少。

2.5恒心是德育工作的关键,教育是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思想工作的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德育的恒心,表现在甘于平淡、日久而不懈怠的默默行为中,切不能急于求成,时冷时热,虎头蛇尾,取得成绩的关键不是看开端怎么样,而是看能不能持之以恒。

3“五勤”:足勤、眼勤、口勤、手勤、脑勤

3.1勤于深入学生,即“足”勤,走进学生,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学生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就能及时地把握学生动态,对学生中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避免工作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3.2勤于观察,即“眼”勤

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和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优秀德育工作者总是一位好的观察家,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萌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长善求失”的教育。

3.3勤于捕捉与学生交谈的机会,即“口”勤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知的阐发,情的表达,意的领会,行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交流“媒介”来实现。“口”勤可弥补眼观之不足,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口”勤在说服学生的过程中,能做到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思考,给学生以有益的忠告,或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赞赏,对偶发事件进行艺术处理和巧妙引导。

3.4勤于做出表率示范,即“手”勤在学校,与班级、学生接触最多的可能要数德育管理者,学生的品德受德育管理者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品德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德育管理者每天都在接受学生严格监督,其一言一行、人格感召力都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德育工作者只有用行动作出榜样使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效能。

3.5勤于思考,即“脑”勤勤于思考是德育工作的灵魂。要思考德育工作的理论,寻找合力,协调与科任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关系,打造适合自己的工作特色,将每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有创造性和高度复杂性的劳动。虽然德育工作有规律可循,但教育对象却是有差异的,只有区别不同情况,思考通过怎样的途径、手段、方式、方法,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才能找到打开一把“锁”的“钥匙”,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

猜你喜欢

五心恒心后进生
亚洲“天坑”里的“五心”党支部
独“数”一帜,五心并至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基层党建如何引领社区治理——鄠邑区推行“五心工作法”
“燕子垒窝”显恒心——“思想政治受洗礼”评论之一
政贵有恒——为政应有“恒心”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