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对学生的爱
2009-07-01刘杰
刘 杰
1、前言
教师爱学生是顺乎人性,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说顺乎人性,因为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人既想得到别人的爱,又想爱别人,人生下来如果得不到爱,会产生畸形心理,如性格孤僻、情感冷漠、消沉等等。说合乎社会发展需要,是人类懂得爱才形成社会,人类倘若没有爱,社会就不能发展,就会失去内聚力和亲和力,造成社会系统内有序状态减少,混乱现象增加,最终导致社会的解体。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对教师爱学生的认识。
2、教师的爱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1)教师的爱有利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的高尚情操。情感的感染作用很大,而且是潜移默化的。学生从教师的爱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可以形成团结一致,互爱互助,共同前进的优良品质;而冷漠、仇视、互不关心的人际关系,则是滋生不良倾向的土壤。
2)教师爱学生,能激发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教师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天长日久就会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和动力。反之,如果一个学生总是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就会感到压抑、悲观,失去前进的信心。
3)教师的爱具有明显的心理暗示与引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教师及时从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使许多后进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进而加深道德认识,逐渐形成各种道德信念。反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肯定,或者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就会怀疑道德认识的正确性。
4)教师只有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并对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当学生体验到教师是真诚地热爱他们时,就会激发起对教师亲切、信赖的感情,把教师当做最可信赖的人,并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教师敞开,真诚地把内心深处的秘密告诉教师。教师只有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5)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如果教师与学生感情淡漠,只是习惯于用冷冰冰的大道理说教,学生对此不仅不听不信,有时甚至反感,必然会影响教育效果。
3、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爱学生
1)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和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只重视对少数尖子生的培养,对其他学生则任其发展,这样做的结果,使多数学生为少数学生做铺垫,不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都得到进步提高。为了避免走极端,在教学中,笔者在分类指导区别的同时,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尽量做到让优等生吃饱,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中等生要让他们吃好,鼓励他们争先,超越优等生;对后进生不可歧视,教育时要热情关怀,加倍呵护,耐心教育,精心指导,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赶上先进。
二是要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学生的天赋是有差别的,有的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抽象思维,有的文化基础差一些,但动手能力很强,因此,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智力潜能,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张扬学生的个性,以探索者的敏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分层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
2)热爱学生,就是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因为尊重是理解的前提,理解是尊重的表现。人人都要有面子,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彻底清除不适应新世纪要求的落后思想,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民主管理学生,增强学生对教育的认同感。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依赖性、懒惰性相当突出,自主能力差。要正确理解学生,不要把成人和他人的看法强加给他们,只有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给予正确的疏导,绝不能因为学生犯错误,去讽刺、挖苦、打击学生,而应该培养教育、精心雕塑。爱学生的根本目的,是借助情感的触动与催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针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树立崇高的理想,这才是对学生深切的爱。
3)热爱学生,就要把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一个教师在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下,还要甘愿把自己的全部的热情、知识、智慧、心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真诚与无私,挑起“教育兴盛”的重担,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
4)应做到“爱严结合”。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有原则地爱,不能因为爱学生而放松要求、降低标准,更不能放任自流。只有做到爱之深,教之严,才是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