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新课程的感悟与思考

2009-07-01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1期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程师生

张 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笔者积极投入到新课改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积累和升华,下面谈一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一点感悟。

1、面对新教材的行动、研究、反思

1.1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探索课程改革之路,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挑战,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克隆者,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年来的课改实践,使教师对此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由于新教材与生活和社会联系非常密切,内容涉及科技新领域、物理学史等方面的知识,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对教师的知识面、思维想象力、创造力、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宽容的态度等均提出全新的要求。

1.2体现物理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新课程使人们认识到,学生不应该局限于封闭的课堂之中,他们应接触到外面瞬息万变的社会,教师应善于把生活中相关的知识“移植”或“嫁接”到物理教学之中,使教学“千姿百态”“万般风情”。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常常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生活物理大搜索”,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物理,把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使他们更好地关注生活,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1.3努力转变师生角色,使师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已经不仅仅只关注知识的传递,而是越来越多地想方设法激励学生思考,在40分钟的时间里用在传递知识上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但丝毫没有影响整堂课的效果。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趣参与课堂活动,改变静如止水的课堂教学,坚持“五权下放”,即把观察权、思考权、发言权、动手权、总结权下放给学生,也就是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亲自动手探究、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同时,允许学生旁若无人地表达,允许学生面红耳赤地争论。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作为一员参与其中,当学生遇到困惑时,适时给以启发;遭受挫折时,耐心加以引导;百思不解时,及时给以深入彻底的讲解,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启发、释疑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2、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性地

探究学习

2.1课堂教学开始充满生命的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的理念已悄然融入教师的心中,化为教师的具体行动,课堂教学也开始充满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学生零距离地亲密接触,与学生平等对话,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巧妙引入话题,提示学习方法,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为学生搭建展现才华的阳光舞台,与学生一道探究、合作、讨论、交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讨论中教师以只言片语,或概括精要,提升认识,或激情评价,培植自信,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道优美、流动的风景线。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互助意识、团队精神明显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2.2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与学一片阳光明媚,学生同样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自尊的不同个性的人。教学实践表明,唯有用彼此的信任打破师生间的壁垒,用朋友间的友谊化解师道尊严的冰霜,师生之间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学生才会产生对话的意识,课堂对话才能实现智能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十分注意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谈话,观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性格特点,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欣赏的动作毫不吝啬地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激发他们内在的热情和潜能。教师和学生心相通、手拉手、肩并肩,在学生心中,教师不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是益友。课堂的人际关系和谐了,空气自由了,情感释放了,思维活跃了,心灵放飞了!学生敢说、愿意说、会说、能说、抢着说,个性充分得到张扬。

3、小结

多年来的新课程实践使笔者体会到,在教学中只有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师生才可能真正形成情感的共同体、生命的共同体、学习的共同体。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激励,教与学将是一片阳光明媚。

猜你喜欢

新教材新课程师生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麻辣师生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